笔趣阁

少年文学>秦时剑问明月女主 > 第194章(第1页)

第194章(第1页)

其中的道理与杨明此时可在以五万兵力横行天下一般。

王翦乃是当世堪称兵家宗师的存在,早已将兵家之学融会贯通,身上毫无弱点,用兵沉稳老练,可将自己不败之地,这个优点,需要大规模的兵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李牧一代军神,将赵国兵家之学与狼族的用兵之法融于一身,用兵之正奇两道皆是当世顶级存在,二十万兵马在其手中,就是一无敌的存在。

至于杨明,以二十岁的年龄晋升宗师之境,所修白虎七杀式是当年白起的成名绝技,为当世最顶级的兵家绝学,而三分归元气更是可超越这个世界的功法,其特性让杨明成为可力敌万军的存在,只要兵马保持在五万人作用,他以个人的武力和对军势的把握,使得他同样也是一个近乎无敌的存在。

“卿可能做这一人?”秦王政见杨明似有推托之意,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当秦王政了解到东郡一战的具体过程后,哪怕是秦王政也要为杨明在一战中的惊艳表现所惊叹,在秦王政看来,此时的杨明有着足以比肩天下间任何一个名将的能力,由杨明则担任切入赵国腹地的领军大将,绝对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孤军深入赵国虽然危险,但也不见得就比杨明不久前经历的东郡之战危险多少。

“大王,臣经验有限,指挥五万兵马可以得心应手,但指挥起十万兵马甚至是更多的兵马,则超出了臣的能力,犹如一幼童持重剑利器一般,难以尽数发挥武器的锋利,反而会束手束脚,变成了累赘,切入赵国的大军,兵力至少也要在十万之上,以臣的能力难以指挥这样的一支大军。”杨明说出了自己的理由道。

“只是因为经验不足吗?”秦王政并不打算就此放弃,直接点出了杨明话语间的破绽,既然只是经验不足,那补上就是了。

当今天下,别的经验不好补,但这领兵作战的经验却是太容易补了,这个天下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少战争,经验不足,从别的地方补充就是,灭赵,秦王政已经看到,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此秦王政愿意付出更多的耐心的经历,在这些时间中,足以让杨明将经验给补上。

桓齮虽然是秦王政亲自选中的上将军,但赵国一战已经让秦王政意识到,桓齮可谓一国之将,但作为天下之将,却还差上不好,真正能够助他攻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人,唯有杨明与王翦两人。

“正是。”杨明听出了秦王政话语间的另外一层笃定,也就不再寻找更多的理由,若是那样,不免有着推诿之嫌。

“那就将经验补上就可以了。”秦王政笑道,随即又问道:“卿觉得离间楚、魏关系,以绝两国联盟之势,可行吗?”

“楚魏两国因宋国故地多有边境摩擦,若非是因为有着来自秦国的压力,他们早就打起来了,想要离间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容易的。”杨明道。

有些事情,杨明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发生过程,但其中大致的发展方向还是知道的,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数年后秦国发四郡战兵助魏国攻取楚国所占领的宋国故地,致使魏楚彻底绝交,直至两国覆灭,其中秦国的具体操作过程杨明不知道,但只知道结果就足够了。

“寡人与姚贾也是这般认为的,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大军的主攻方向是赵国漳河、南境长城以南的城池,如阏与、安阳,邺城等地,大军对赵国的强攻,会让韩魏楚三国放松警惕,不至于让他们在我秦国的压力之下形成合势,再从其中做些文章,以宋国故地为诱饵,绝楚魏合纵之势,还是有着极大成功的可能的。”秦王政说道。

杨明静静地听着秦王政的陈述,他大概已经猜到了秦王政接下来想要说些什么了。

只听秦王政道:“这件事情就交给卿与姚贾负责,适时,就由卿统领大军助魏军伐楚,以楚国作为卿的练兵之地。”

以楚国作为杨明的练兵之地,这样的事情大概也只有秦王政能够做得出来了,这就是他的魄力。

第325章都是属狐狸的

“寡人准备以杨端河统领上党、河内、东郡之众,包括驻守在东郡的龙虎禁军,不知卿意下如何?”在确定楚魏之事后,秦王政又向杨明说起了对秦军部属的调整。

杨端和,现任秦国河内郡郡守,在之前的攻赵一战中,与王翦共同执掌秦国南路大军攻打赵国南境,虽然因为秦军的北路大军在肥地惨败而未能建功,但还是将秦军完整的带回了秦国境内,并在河内郡有效挡住了来自赵国和魏国的进攻,自身的能力毋庸置疑。

而且,最重要的是,杨端和同样出身华山杨氏,论起来还算是杨明的伯父,只不过,对于这个世界所谓的宗族,杨明向来没有什么亲近之感,但在外人眼中却并非如此,在这个讲究宗族的时代,杨明的杨字,是不可能被人忽视的存在。

东郡,有超过一半的领土是原来魏国与卫国的领土,是杨明领兵打下来的,东郡境内,从各地驻军,到各城县令、县长,甚至是更基层的的小吏,如亭长之流,多是杨明的旧部,这虽然不是权利,但却是一种不输权利的力量,名为影响力。

秦王政将东郡以及驻守在东郡的龙虎禁军划入杨端和的辖制之下,自然也要考虑到杨明的反应,尤其是在他准备重用杨明的情况下,并不想在两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猜忌,而由与杨明同出一族的杨端和辖制东郡,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猜忌,最起码依旧秦王政自己的用人之术,他是这么认为的。

“东郡是秦国的东郡,龙虎禁军也是大王的龙虎禁军。”杨明亦是坚定地说道。

秦王政显然是多虑了,权利对于杨明来说,从来都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的工具,他又怎会让被权利所驱使。

这种思维的误差,并不是秦王政的智慧能够理解的,他更擅长的终究还是权术,但杨明却很讨厌这样的权术。

“终究能够减少不少麻烦,尽然未来数年内由卿负责楚魏两国之事,罗网所部也应该交到卿的手中才是。”秦王政说道,似乎是临时起意,又似乎又是蓄谋已久。

“罗网之事不是一直由吕相国在主持吗?”杨明反问道。

“正如卿方才所言,罗网也是秦国的罗网,而不是相国府的罗网。”秦王政道。

既然吕不韦短时间内不想离开秦国的朝堂,那秦王政也就只能分割相国府的权利了,他以熊启分割相国府的行政之权和财权,又提拔顿弱与姚贾两人分割相国府的外交之权,至于军权,相国府从未真正掌控过,由此,相国府的权势已经不能一家独大。

但在相国府的诸种权势之中,却还有一种权势必须被分割出来,那就是掌控罗网的权势,罗网,情报组织与杀手组织的***体,在特定的时候所能爆发出的力量并不下于一支大军来,对于罗网,有心削弱相国府权势的秦王政又怎么还让吕不韦继续掌握它。

可惜,在针对罗网方面,在秦王政身边的心腹之中,却还没有人能够取代吕不韦的影响力,虽然秦王政最心仪的人选是赵高和李斯,但可惜,赵高与李斯两人职位太低,还不足以让成为取代吕不韦对罗网的掌控,如此,杨明就出现在了秦王政的视线中。

在秦王政的了解中,杨明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执掌过罗网的魏国部属,之后虽然迫于相国府的压力,又将罗网的魏国部属统辖之权交还给了相国府,但却换的了罗网的韩国所属,是罗网中唯一可以不遵从相国府调遣的一部。

秦王政并不在意罗网的下一任执掌者是谁,他真正在意的是罗网以后的执掌者还是不是吕不韦。

在吕不韦这个最坏的选项之前,哪怕是杨明这个并不怎么好的选项,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是要拿我当刀使。杨明在心中想到,却是已经生出了一丝反感来。

“臣明白了。”心中无论如何想,至少在表面上杨明还看不出什么来。

“卿好好努力,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中不能没有卿的位置,你我君臣当携手,完成这自古以来无人能够完成大业。”秦王政对杨明勉励道,亦是在为杨明画着大饼,身为君王,这是必备的能力之一。

“青史留名,亦是臣之所愿。”杨明回答道。

秦王政深深的看了杨明一眼,在杨明的身上,他看到了过分的淡然,这种淡然让秦王政不太喜欢,一个没有欲望的臣子,在君王看来不是一个好的臣子,因为君王相信,忠诚是需要交换的,当一个臣子没有了欲望之时,君王就难以拿出足够的东西换取对方的忠诚。

只是,你真的就对权势如此淡然吗?就没有让你看中的东西?秦王政回想着过于杨明的信息,任他如何想,似乎只有那韩国的明珠夫人之事情,才让杨明对他第一次开口相求,难道是女人?

意识到这一点的秦王政恍然间明白了什么,一个青年男子怎么可能真的无欲无求。意识到这一点的秦王政不由放下心来,总归不是无懈可击。

这种可以拿捏他人的感觉正是秦王政所需要的。

杨明既已归咸阳,自东郡一战而得到的各种赏赐也进入了杨明的手中。

职位,杨明现在是秦国的护军都尉,在秦军序列之中,除了国尉以及上将军之外,护军都尉的职位差不多已经是最顶层的军职了,位比九卿,虽然与前将军这样的封号将军平级,其权势地位还要在前将军之上,依杨明现在的情况来说,拥有这样的职位显然是不可能继续升职了。

依杨明的估计,秦王政是准备将上将军一位留给王翦,虽然现在桓齮依旧是秦国的上将军,为主将之首,但只要王翦取得足够的军功,拥有足够的声望之后,就会接替桓齮的上将军之职。

桓齮虽可称为名将,可守秦国,但秦王政要的却是一统天下,桓齮显然还达不到要求,王翦才是秦王政最心仪的人选,至于杨明?因为赵姬与他之间微妙的关系,他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秦王政真正的心腹。

这一点,当初在杨明进入甘泉宫后选择了赵姬时就已经是心知肚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