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甚至可以满意恶意的想到,秦王政将让他日后主持联合魏国攻楚一事,也是为了给王翦铺路。
毕竟,未来秦国虽然不会对赵国大举用兵,但却会不断蚕食赵国在南境长城和漳河对岸的领土,而在这些领土中,以漳河和大河之间的平原最为重要,此地位处平原地带,水系发达,是赵国最重要的农耕区之一,更重要的还是,赵国在这个区域中虽然坚城二十余座,但却无险可守,在赵国国势整体不如秦国国势的情况下,是极易被攻取的地方。
可以说,漳河与大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如安阳、邺城之地,就是一件件显赫的军功,偏偏这这个区域与东郡隔大河相望,秦军只要对其用兵,必定要从东郡筹集粮草,调拨兵马,而杨明对东郡小有影响力,若是不让杨明在未来的数年年负责楚魏两国之事,在蚕食赵国的战争中,绝不可能抛开杨明,秦王政又如何能够让王翦取得足够的军功。
至于让杨明筹划合魏国之兵攻楚一事,看似是战争,但楚国的城池却是送给杨魏国的诱饵,在秦国的叙功体系中,却是要大打折扣。
当然,这样的猜测也可能只是杨明想多了。
不过,秦王政用杨明分吕不韦的罗网之势却是实打实的存在。
所以,当杨明带着秦王政发下的诏令来到相国府时,吕不韦是真正的黑着脸看着杨明。
“罗网啊。”吕不韦看着手中的诏书,思绪莫名,秦王政这段时间来不断分割相国府的权势的意图,深谙权谋之道的吕不韦自然是洞若观火,但他终究只是臣子,且年龄已大,又不是秦人,自然也没有多少与秦王政对抗的意思。
但道理虽然都能想明白,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却还是让吕不韦心中难以畅快。
“杨护军觉得罗网是什么?”吕不韦将诏书按在书案上道。
“国之利器,可伤敌,亦可伤己。”杨明道。
“是一件利器,只是,这件东西,我不想交出去,杨护军准备怎么办?”吕不韦阴沉着一张老脸道。
“那就让它继续留在相国手中吧。”杨明无所谓道。
吕不韦打量着杨明,似乎想要看出杨明真正的想法,在少许的沉默之后吕不韦突然笑了:“好吧,我已经能够确定,杨护军这一个被当成了针对老夫的利器了。”
吕不韦执掌罗网十几年,罗网内部从上到下多是他的人,新的罗网执掌者对他留下的人是什么态度,是一个十分值得玩味的问题,尤其是罗网帮吕不韦办了许多见不得光的事,其中有的是为了秦国,有的却只是为了吕不韦个人的私利,人走茶凉,被清算的事情,吕不韦怎能不防。
吕不韦早就有意将罗网交到杨明手中,之前更是将罗网在七国间各个据点的分布图送给了杨明,相对于熊启以及秦王政身边的那些心腹,吕不韦显然更放心杨明,最起码在杨明身上,吕不韦不用担心自己日后被清算。
但吕不韦只是有着这个倾向而已,今天,若是杨明真的表现出对罗网的迫切,吕不韦不免就要好好想想是否给杨明埋下几个陷阱了。
但现在看来,杨明却罗网的兴趣并不多,这样的反应在吕不韦看来是更让自己放心的。
第326章臣欲往赵国一行
“老夫已经老了,操持不了罗网这样的利器了,将罗网交到杨护军手中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吕不韦捋须一笑道。
“罗网确实是利器,这样的东西,我也只是暂掌而已,不出三年,还是要交出去的。“杨明直言道。
罗网这样的存在,杨明这样的统兵大将若是执掌了时间太长了,可不是什么好事,不过杨明也不用对此担心,因为不用到那个时候,秦王政就会派人接管罗网,李斯已经初现峥嵘,赵高也已经磨剑以待了。
“杨护军到底是杨护军,看的长远,更是拿得起,放得下。”吕不韦道。
在秦王政的眼中看到的是杨明在战阵之道的才能,但吕不韦看到的却是杨明的治政一道的能力,一个护军府的三史六令制,就足以证明在杨明在治政一道上的天才造诣。
对于秦国国政中的弊端,吕不韦能够看到,在秦国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切为军事服务,这些弊端还不足以构成多大的祸患,但若等秦国真的一统天下了,其中的弊端就会蔓延开来,天下太大,会将那些弊端数倍的放大,足够构成对秦国的致命威胁,若依旧依秦国现在的一国之法行天下之法,则天下未必能够安定下来。
相对于打天下,治天下更难。对此,吕不韦深有体会,而在杨明身上,吕不韦就看到了治天下的智慧,可惜,杨明也是一个奇葩,相对于谋国,他更愿意谋身。
“识时务者为俊杰。”杨明亦道。
“这话似乎形容小人更合适一点。”吕不韦皱眉道。
“在大王面前,还是当一个小人比较好,大人,只需要一位就够了。”杨明另有所指道。
不过吕不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但就杨明与吕不韦的接触中,却不得不承认,吕不韦是卖了自己几分面子的,尤其在在杨明自己根本没有面子的时候还卖了杨明几分面子,这个人情杨明还得记得的。
若是以三言两语可帮到吕不韦什么的,杨明自然愿意去做,但若是更多的东西,杨明就懒得去做了,他不是多么热情的人。
“小人啊?”吕不韦沉吟道,面露若有所思之色。
真是习惯了他人的敬畏,又怎么愿意再回归平凡吗?权利两字,世间又有几人能够看破,哪怕是未来成为天下第一的皇帝不也是想着长生不死,永远不失去自己的权利吗?
“希望杨护军以后也能记得这句话。”吕不韦最终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吕不韦早年走南闯北以行经商之事,中年又步入朝堂,操持秦国,搅动天下,他的见识在这个时代绝对算的上是最顶尖的人,他也见到了太多的人。
杨明对秦王政看似小心对待,但吕不韦却知道,杨明的这种态度不是因为敬畏,而是因为懒得招惹麻烦而已,杨明告诉他小人在秦王政面前可以得活,但杨明自己又甘愿在秦王政麾下作一“小人”吗?对此吕不韦可不这么认为。
……
“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家吗?”立于高楼之上的焰灵姬俯瞰着视线中的府邸,只觉得也就比韩国的太子府小上一些而已,规制要远远超过血衣侯的府邸,但话又说回来,两者一个新郑,一个咸阳,却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是吧,只要我不倒,这里就永远是我们的家。”杨明凭栏而望道。
曾经属于成蟜的府邸确实不小,哪怕是分出了隔壁的韩府,依旧是一座可在咸阳城中排进前十的豪宅,不过杨明向来不怎么喜欢太大的房子,他虽然喜欢热闹,但喜欢的却是家庭间的热闹,而不是这个时代一高门大户之中奴仆成群的热闹。
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杨明还适应不了那种以人为奴,一人为仆的生活。
“这里是不是也应该有我的一座院子?”焰灵姬问道。
这座府邸,前后三层,前院的大厅堪称一座小型的宫殿座于高台之上,直至中院子,有着望楼、戏楼、仓楼、水榭、门楼、阙、飞阁、仓楼之类,甚至还有着一座小小的武库。
而杨明与焰灵姬现在所处的高楼就有飞阁相连。
“那是自然,到时候你选一座自己喜欢的就是。”杨明道。
在后院之中,除了正房之外,在左右两侧还分割出了不少小院,其间布局之法,似乎是请了道家之人,以流水为带,花草树木假山为隔,没有墙壁带来的那种分裂感,却依旧看到看出后院中的不同区域,犹如浑然一体。
“我选那座怎么样?”焰灵姬说话间已经指向了后院的正房之处。
“可以。”面对焰灵姬这“过分”的要求,杨明却是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
“真的?”焰灵姬狐疑道,杨明答应的实在是太过干脆,以至于让她有了一种不相信的感觉,那里可是主房,不是什么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