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步履之往晋江 > 第20章 修订 她是男人碰上也认了(第2页)

第20章 修订 她是男人碰上也认了(第2页)

改为于连,就是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红与黑》里男主人公于连的名字。

是给自己个警示,也是想告诉辜拾零,人世漫长,请此後当他是个混蛋尽快遗忘,早日另寻良人。

在《红与黑》里,出身穷苦的于连只身一人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挣扎奋斗,往上层阶级游走,後来渐渐迷失自我,为了上位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比如利用女人感情。在他以为自己已然踏上了飞黄腾达之路,且将一份超越阶级的爱情攥在手里时,社会却无情地打碎他的幻想,将他送上了冰冷的断头台。

于连不希望自己是于连。

更无意从他的穷苦大衆阶层里跃升,不想攀龙附凤。

可他手起刀落斩断感情线,辜拾零却仍旧没有放弃。但她知进退,也没再像过去一样紧追,恐打扰于连,增他烦忧。

她亦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可等她手头的项目到了尾声,终于有闲暇时间南下去找她的于阅微时,命运于她南下的路上空降了一场致她小腿截肢的车祸,生生改了她非于阅微不可的意志。

她再未主动出现过,就此消失于于连的世界之中。

辜拾零那条腿,也生生改了于连的意志。

彼此都好,可以互不打扰。若一方不好,便是生生世世锁在一根儿绳上了。

战友们曾经问过于连,有没有想过想办法离嫂子近点儿,方便照顾她,也方便重修旧好。

于连自知:“暂时不行。”

他即刻为此离开心系多年的南海,从辜拾零的视角看,就更坐实了她那个拖累他的想法,他们离重温旧梦的路就更远了。

这麽多年了,于连知道自己拧巴,也知道辜拾零倔。有时候夜里想得狠了,清醒到天明。他了解她,她那麽要强的人,受困于残缺的单薄躯体,更会坚持独居。她会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静坐,任何事不假手他人……单是想到她可能的形单影只,他就心口如有绵密针扎,分秒间便会疼得红了眼。

**

正说着,叮一声,有新消息挤进手机,封疆立时查看。

来自步蘅:我们在沈老板的1473,等你们。

见封疆快速查阅信息,于连突然想起来问:“那堆贝壳这是已经送到它的主子手里了?”

封疆视线即刻扫向于连:“?”无声质询。

于连并未解释他做出这番猜测的原因,只带封疆挖了块儿回忆:“你小子收集的那堆贝壳走的时候背走了,我可是亲眼看见的。大家问,你特麽还随口一扯,硬说是送人辟邪用的。”

于连啧了声,语重心长:“我知道那不只是贝壳,是一天攒一个攒起来的六百个日子,用了心。要是这心不是用到姑娘身上,事儿就大了。”

封疆:“……”

不曾犹疑,封疆道:“用在姑娘身上,也只是她凑巧是个姑娘。她是男人,碰上也认了。”

于连:“……”

于连哂笑:“好了,不逗你了。哥盯梢儿你两年了,知道你是动真格的。”

边走边说要走出雍和宫南邻的长街。

一旁卖佛像的小店开着扇窗,店主在看新闻时评类的节目,从窗内飘出些播报新闻时讯的声音。

是国际时事,主播和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正在发表对整一年追踪的热点事件的感言。

店主将电视声音开得很大,即便街边有不时呼啸而过的汽车引擎轰鸣声干扰,封疆和于连仍能将那内容听的一清清楚。

“感谢张教授刚才的精彩点评。今年我国周边外交局势持续紧张,先说南海,中菲于黄岩岛对峙,6月,□□在西沙群岛设立三沙市……”

南海,三沙……听闻这些字眼,封疆和于连相继放缓了脚步。

曾经这些地方于俩人只是两个地名,自蹲守过边防线之後,意义大不同了。

电视节目中主播的声音继续扩散:“再看东海,日本推进钓鱼岛国有化,我国民间开展保钓行动。8月,“啓丰二号”从香港出发抵达钓鱼岛,7位保钓人士将五星红旗插在钓鱼岛上,但随後全数被日方拘留。9月,时值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内很多城市更是爆发反日示威活动,抵制日货的声音一浪接一浪。这些声浪在不断发酵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和思考……”

隔窗听完主播声情并茂的这段陈述,于连和封疆对视了眼,叙旧的心淡了些,血倒是热了点。

于国,他们都是,都曾是一个兵。

在祖国最南端亲身参与过这些动荡,感触到底与旁观,与置身事外是不同的。

于连问道:“还记不记得之前在岛上挂在营房前面,晒褪色的那条标语?最近出操,副连长那破锣嗓子带头吆喝,喊得我头疼,真想往他嘴里塞块儿棉花。”

封疆自是没忘。

下了连队之後,因为那点儿书法基本功,营房外的标语,不少是封疆这个兼职干事一笔一划刷上墙的。

封疆:“记得,还是你拎家夥什,老林念,我写的。”

那是很朴实的一句话,带些上世纪的质朴色彩:十亿青年十亿兵,国耻岂待儿孙平。

在身披橄榄绿之前,听人说起这些,会生出浮夸丶捧颂之感,觉得耳提面命这些“主旋律”,渗着虚僞的意味。

可现在不同……

于12年风雨之际因伤病退伍,怕将是他此生的意难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