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时间就是过得快,转眼已经到五月份,从城外赏桃花回来後,元茜和田诗诗来找过机会李青禾,礼尚往来,李青禾也偶尔约她们去玩,算是奠定了三人的友谊。
剩下的时间不是在打理铺子,就是去看看腊肠作坊的帐本,还得去小河村看看辣椒的长势,以及去平江村看看番茄和生菜的长势。
她在院子花圃种的辣椒跟番茄已经结果,番茄只有婴儿拳头大小,辣椒倒是快些,墨绿色小指大小的辣椒沉甸甸地挂在辣椒秧上,看在眼里,像是挂着一个个铜钱般那麽可爱,再过些天,由绿变红,辣椒就可以采摘了。
平江村的番茄一共种了六亩,生菜则是种了三亩,生菜即使再稀罕,也就是一种叶子菜,注定掀不起什麽风浪,所以她的关注度基本在番茄上。
其实只是花圃的土壤比较贫瘠,上溪村和小河村的土地平坦肥沃,田村正跟梁有根看着辣椒秧上硕果累累,喜悦都挂在脸上,笑得脸上的褶子,似乎都能装下夏日的阳光。
李青禾当初说一亩至少能结两千斤,还是说得保守了,以他们的多娘侍弄庄稼的经验,这辣椒一亩至少三千多斤,新长的枝丫上,还有新开的花,等最先结的辣椒采摘之後,又会再长。
田村正悔得肠子都青了,当时李青禾问他自家的地要不要种,被他一口回绝,如今这产量,按照她一斤三文钱的收购价,这比种南瓜豆角能挣不少钱。
听说小河村的佃户种了五六亩,自已怎麽就没有人家有魄力呢。
心里计划着,明年定要多种些。
这日他正要去辣椒地巡视,看到一片墨绿之中,有零星的几点红,有的辣椒已经开始转红,心里一喜,当时李青禾就跟他说过,辣椒变红,就是可采摘,这有些已经快成熟了,想必再过些天,就能收获第一批辣椒。
又过了几天,最先转红的辣椒,已经全红了,红彤彤的细长果实,看着格外喜庆。
他连忙拿着竹篓,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辣椒摘下来,摘了满满一背篓,看着地里还有很多半红半绿的辣椒,又开始笑开了。
拿起一根长相不好,只有半截的辣椒放到嘴里,想尝试一下李青禾花大价钱买来的新作物是怎麽滋味,只一口下去,嘴唇舌头丶喉咙内脏都火辣辣地疼,差点没把他送走,这滋味怎麽这麽怪啊,难道是不能生吃,於是留下一把,让儿媳今晚上炒了,说不定煮熟之後味道会好些。
剩下的一背篓辣椒,则是称了下重量,就背着前往县城。
第109章收获
五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火锅也暂时退出美食市场。
去年风靡清石县的冰饮又重出江湖,只是今年不是禾食记一家独大,县城再早些天就开了个冰铺,想必是章家人开的。
李青禾也不在意,毕竟方子都卖出去了。
李青禾正在摇着扇子招呼客人,田村正就背着一背篓的辣椒前来。
「村正爷爷,这大热天的怎麽来了」,李青禾看见大汗淋漓的田村正,赶紧帮他把背篓卸下来,然後给他倒一杯冰镇过的绿豆汤。
田村正一口绿豆汤下肚,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不少,道:「地里的辣椒成熟了一下,就摘了给你送过来。」
李青禾也早就看见这满背篓的红辣椒,欢喜道:「已经有辣椒成熟了啊?」
她在院子中的,才一点点红。
田村正一口把绿豆汤喝完,道:「今天只收获了这麽点,过几日能采摘更多。」
李青禾闻言心里一喜,便拿出秤,称了一下,一共三十四斤,按照当初说的,除去她本来的五成地租,剩下的三文一斤,为了方便计算,所有的辣椒折合成一文半一斤。
跟田村正解释之後,他也只是迷糊一会儿,就想明白了,乐呵呵地接过五十一文钱,然後就要回去。
李青禾还想留他坐一会儿,但他说地里活多,要赶着回去干活。
李青禾这这些辣椒拖到厨房里,她瞬间就想到好几个新菜式,什麽剁椒鱼头丶辣子鸡,酸菜鱼,也不怕食客们一时接受不了辣菜,毕竟这几个月,麻辣卤味可是渐渐比不辣的要受欢迎,这表明喜欢吃辣的还是比不喜欢吃辣的多。
米粉经过一年的时间,也不新鲜了,可以熬辣椒油做螺蛳粉。
李青禾把一背篓的辣椒,留三分之一出来,剩下的全都拿去晒乾。
田村正家的可以采摘了,那梁有根家的应该也差不多,再等两天,梁有根家的不来,她再去小河村问问。
晚上,田村正的二儿媳负责做饭,直说这辣椒呛人。
一家人围着这辣椒,田村正先尝试一下,还是烧心挠肺的味道,并不好吃,想不明白李青禾要这个做什麽。
一家人除了怀孕的三儿媳,都吃不惯,三儿媳因为怀孕,再加上近来天气炎热,本没有什麽胃口,但就这辣椒,吃了一口还想吃。
他们後来某次机会吃到了李青禾做的辣菜,才知道原来他们吃不惯不是辣椒的问题,而是不会用辣椒做菜。
第三日,李青禾便迎来了梁有根。
梁有根开门见山道:「地里的辣椒红了不少,你打算如何?」
李青禾想着,这些辣椒她自已也消耗不了这麽多,得想办法让别人帮自已消耗一部分,道:「你先给我摘来吧,红多少摘多少。」
等梁有根走後,李青禾就开始思考如何把辣椒卖出去,这麽多辣椒,若是卖给别的酒楼,他们没有对辣菜没有研究,估计也消耗不了多少,最好的办法是让全县的人,或者是宁州府的人,都爱上吃辣。<="<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