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需要一种比较便宜且接地气的小吃。
她蹙眉想了片刻,便想到了辣炒田螺。
田螺乡下的鱼塘河边溪流,到处都有,原料便宜。没有辣椒炒出来的田螺,土腥味重,味道毫不惊艳,就连乡下小儿也不喜欢吃,一旦加了辣椒,能去掉土腥味不说,还能丰富味道。
於是李青禾立刻去菜市场,把所有的田螺都搜刮回来,也只得一百多斤,一斤才一文钱。
第二日,李青禾就把这一百斤田螺全都炒出来,香辣咸香,味道浓郁,十分适合做茶馀饭後解闷的小吃,应该能征服总是吃些清汤寡水的古人。
这些辣炒田螺她不打算在店里卖,而是去腊肠作坊借几个头脑活络的工人过来,让他们用桶挑着辣炒田螺,到处走街串巷。
於是清石县就有了这一幕,挑着水桶的汉子,口里喊着:「辣炒田螺,三文钱一瓢喽。」
「啥是辣炒田螺?」一个老汉问。
「就是用辣椒炒的田螺,可香可好吃了,不信可以尝尝」,汉子用葫芦瓢舀了一个田螺,递到老汉面前。
老汉半信半疑地拿起来尝试,「嗯,有些火辣辣,但确实好吃,你刚说多少钱一瓢?可是这个瓢?」
汉子朗声道:「就是这个瓢,只需三文钱一瓢。」
「倒也不贵,我去拿碗来,我买一瓢。」
旁边一个小孩,闻到这鲜香的味道,赶紧进屋跟自已奶奶或者娘亲撒娇撒泼,要吃辣炒田螺。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很多小巷子里。
就这样,辣炒田螺风靡了清石县的大街小巷。
李青禾天天都要收很多田螺,乡下小儿也不掏鸟蛋了,整日下河摸田螺,毕竟一文钱一斤呢。
她一开始就交代卖田螺的工人,不仅要卖田螺,还要着重宣传辣椒这一调料。
於是几天过後,几乎整个清石县都知道都知道辣椒,辣炒田螺做法简单,只要买到辣椒,自已就能在家炒,毕竟买炒好的,三文钱都不够一斤,而买生田螺,三文钱都能买三斤了。
只是田螺好买,那辣椒要去哪里买?
还没等清石县的百姓疑惑,那卖田螺的汉子就跟他们说,可以去禾食记的腊肠铺买,鲜辣椒十文钱一斤。
一听着价格,众人又犹豫了,这辣椒咋卖得这麽贵?
「哎呀,一斤鲜辣椒就有好多根,你只需放一两根,就够炒一斤田螺,而且你炒别的菜也可以放,那味道可比不放辣椒好吃多了」,工人们激情轩昂地解释。
众人一想,只放一两根,就够炒一斤田螺,那也不算贵。
於是上门买辣椒的人就多起来。
李青禾见买辣椒的人多越来越多,心里默默地给自已点个赞,这辣炒田螺这招,还真是妙。
腊肠铺子货架多,腾出一个给自已放辣椒,秦松他们一点意见都没有,不说她是大东家,就这上门买辣椒的人,也有会顺道买腊肠的,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
第110章出名
近日来,清石县最火热的话题就是辣椒,以及李青禾。
「你们知道不?这辣椒,原来是禾食记的小掌柜最先种的。」
「哦?那个小掌柜也才金钗之年,怎麽懂得这些?」
「哎,这我哪儿知道,不过听说他们铺子的新鲜吃食,可都是她研究出来的,什麽月饼啊,卤味啊,火锅啊,还有那个腊肠,啧啧啧,春风楼和醉霄楼的大厨,都没她厉害。」
「这可真是神了,我家丫头也十二岁,烧个火都烧不好。」
「别提,我家那十三岁的小子,千字文都背不下来,气得他娘天天拿个烧火棍在他後头追着打。」
「哎,也不知道他们家长辈是烧哪家铺子的香,才能有个这麽能干的姑娘。」
「就是,就是。」
城南的某座茶楼,章龄之听着隔壁桌两人的谈话,喝了一口茶,落了一颗棋子,跟对面的年轻人道:「那姑娘确实不普通,你可知我们章家的制冰方子,是从谁那里买的吗?」
温时琛执起一颗黑子,问:「也是她?」
「没错,她说她只是巧合之下做出来,想来是没有说真话」,章龄之慢条斯理道。
温时琛:「那她还真是不简单。」
章龄之又道:「虽说她不简单,但有些事情也想得太过单纯,做事没有顾全後果。」
温时琛终於抬眼,问:「怎麽说?」
这次章龄之却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李青禾不知道别人如何讨论她,这会儿她正在看梁有根一家收辣椒,这批辣椒她准备晒乾,每年十月份之後,辣椒秧就不会在结辣椒了,她得留下一批,等十月到来年的五月份用。
而且林义每个月才会往宁州送一次腊肠,也顺便让他给送些辣椒去给宁州的分店,鲜辣椒不好储存,还是干辣椒合适。
梁有根家儿子多,孙子辈更多,十来个小孩子光着脚丫,灵活地穿梭在辣椒地里,没一会儿就摘了一小背篓,把背篓的辣椒倒在大箩筐里,就又撒丫子钻进地里。
还不到晌午,就把红了的辣椒都摘下来,梁有根的老大和老三用一把大秤,把十来个箩筐的辣椒称完,他们称一筐,老二跟老四就抬一筐上牛车。
在一旁看着的梁有根那饱经风霜的脸,露出丰收的喜悦。
「这批一共一千八百四十斤」,黝黑的梁家老大,咧着嘴笑得一脸开心。<="<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