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1】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在位者善待亲族,百姓之中便会兴起仁德之风,在位者不遗弃故旧之交,百姓便不会冷血淡薄。【2】
由此可见上行下效丶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杜青棠直接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写出一篇长达四百字的四书文。
然後换一张草纸,继续第二道四书题。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3】
这句话仍然出自《论语》,从对待妻子丶父母丶君主和朋友四个方面大谈君子道德。
即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丶有修养的人。
杜青棠以此展开论述,一篇五百三十二字的四书文一气呵成。
接下来是试帖诗,最让杜青棠头疼的试题类型。
所幸经过这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再有傅文的指点,她在这方面的水平提升不少。
杜青棠定了定心神,阅读题干。
“明月松间照。”
这句诗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以此写一首五言六韵诗。
杜青棠沉吟半晌,在草纸上写下《赋得明月松间照,得松字五言六韵》。
如此这般,算是初步完成正场的三道题。
而彼时,已是正午时分。
杜青棠停笔暂歇,吃了两个包子丶一块肉饼,又喝了点水,然後继续写。
先是润色了两篇四书文,过程中发现三五个错别字,顺手纠正了,然後逐字逐句地推敲试帖诗,确保每个字都使用得当,确保每一句都押“松”字韵。
做完这一切,又通篇浏览一遍,这才用标准方正的楷体字将其誊写到考卷上。
申时二刻,杜青棠拉动手边的铃铛,举手示意,表示要提前交卷。
考官走过来,当场弥封,将考卷放入匣中。
“你可以走了。”
杜青棠拱手行了一礼,拎起考篮离开。
傅文尚未交卷,左右闲来无事,杜青棠便在避风处等候。
许多考生家长候在考场外,或徘徊游荡,或谈笑风生。
“你们听说了没?早上抓到一个县试舞弊的,据说把小抄藏在屁股里面,可还是被县令大人发现,把他关进了牢里。”
“噫~真恶心!”
“最讨厌这种投机取巧的人,若人人舞弊,那些勤勤恳恳读书,老老实实考科举的人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所以对于舞弊之人,朝廷向来重判,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杀得好!”
杜青棠慢条斯理地嚼着肉饼,眼角眉梢尽是惬意。
科举舞弊的确会重判,轻则徒十年,重则杀头。
但这远远不够,太便宜元盛了。
舞弊之人几乎每年都有,时间一长人们就遗忘了。
她要元盛遗臭万年地死去。
“青棠!”
傅文轻快的嗓音由远及近,杜青棠见她笑容满面,心里有了大概。
两人默契十足,绝口不谈县试,回到寝舍後洗漱休息,醒来後继续读书丶刷题,静待正场成绩揭晓。
两天後,正场放榜。
杜青棠之名高居榜首,曹行粲次之,傅文则名列第四。
“恭喜青棠。”
“同喜。”
曹行粲看着互相道喜的两人,嘴唇紧抿,眼中闪过莫名的情绪,一言不发地离去。
傅文挠挠头:“曹同窗他。。。。。。”
杜青棠神色如常:“考场如战场,胜负乃兵家常事,他总要接受现实。”
而她也不可能因为和曹行粲的那点交情就放弃唾手可得的案首之名。
二月二十六,第二场开考。
第二场为初覆,试四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不得误写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