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李翎又向外面瞅了瞅,确认没再有大佛要来,这才让人将袁鹤声和裴若琴带上来。
二人均为未定案的疑犯,李翎本就要看刑部如何行事再行对袁鹤声定夺,如今变成了在顺天府堂审,他就不能马虎了。
此时堂下站着三个人,一个是昨日的报官人,一个淮州大盐商,还有一个伯爷之女。
怎麽看都是身穿布衣的报官人最弱。
要说这报官人也并非被害人亲属,而是其邻居,而那书生也已经被害,死了十多年。
所有条件加起来,怎麽看都不是能这麽快开审的,他也的确打算拖延,却没想到刑部动作如此之快。
李翎馀光瞄了瞄两尊大佛,轻咳了一声,审起案来。
李翎:“报官人武宽,你说书生袁敬是被谋害,可有证据?”
武宽没有一丝惊惶,十分平静道:“草民并无证据,但草民找到了袁敬的尸骨,他的头骨曾遭钝器重击,淮州的仵作验过,说是当场毙命。”
李翎点了点头,武宽昨日呈上了淮州仵作验尸的文书,他又看向裴若琴。
“袁夫人,你说说你夫君是何时亡故的?又是如何亡故的?”
“袁夫人”的称呼一出,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一瞬的陌生,包括观看堂审的民衆和裴若琴自己。
自从她回来京城,所有人都称呼她裴夫人,似乎所有人都不记得她下嫁之人姓袁。
裴若琴在伯府晕过去後,也没耽误刑部将她擡走,擡走的方式简直和她女儿袁珂在秋猎上被擡走时如出一辙。
她晕到半路就醒了过来,前往顺天府的路上已经全然清醒。
不过是前去问话,又不是已经有证据表明她和袁鹤声杀了人,而报官那人定是也知道如此,所以只报官说袁敬是被害,没说是被谁害。
袁敬说过他父母早已双亡,世上就他一人,那这报官之人又是何人?
只是此刻容不得她细想,她定了定心神,见顺天府尹如此问,她盈盈弱弱一礼,别看裴若琴如今已近四十出头,这般作态还真有几分楚楚可怜。
裴若琴:“民妇于十九年前下嫁书生袁敬,同年和他回了淮州老家,一直租住在淮州立霜街,直到第三年,在女儿出生不久,夫君突发急症,当晚就去了,左邻右舍都可以作证。”
李翎正要点头,就听坐着的楚大佛开口了:“公堂之上所言不实,损的可是文安伯府的清誉,自然,文安伯府也没什麽清誉可损。”
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一句话,却让所有人都听懂了。
观看堂审的民衆轻声议论起来,晋王爷侧首看向三弟,点着头赞同,点着点着就看见了一脸急色的文安伯,他突然记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他清了清喉咙正要说话,就听三弟低声道:“二哥还是莫要说话,免得受到无关人等的牵累。”
晋王爷大吃一惊,这个三弟竟然在关心他!
晋王爷感到了极大安慰,也不枉这一年来他发自内心觉得三弟可怜,终于有所回馈了!
他觉得不应该拂了三弟的关心,于是乐呵呵闭紧了嘴巴。
站在赵澜身後的一个俊俏小护卫,将二人的动作全都看在了眼里,此时正用力压了压嘴角,这人正是楚王妃沈宁。
沈宁本可以正大光明的前来听堂审,但是她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便扮做了赵澜的护卫。
一来她好奇古代的公堂是什麽样,二来她也想知道赵澜是如何用计让这二人伏法。
那边李翎见楚大佛如是说,便也跟着补问了一句:“袁夫人所言可句句属实?”
裴若琴暗暗咬了咬唇里侧的软肉,硬着头皮道:“民妇所言句句属实。”
李翎暗暗觑了一眼楚大佛,见他没有再要张嘴的意思,这才踏实地点了个头,转而问起了袁鹤声。
“近日京城传闻,说你和袁夫人关系匪浅,此事当真?”
袁鹤声毫无惊惶之色:“回大人,草民与袁夫人并不认识。”
这次不用楚大佛开口,李翎自行就开了口:“公堂之上若所言不实,可要梃杖一百外加流刑,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袁鹤声暗暗暼了眼文安伯,文安伯暗暗点了点头。
袁鹤声:“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李翎暗暗点了个头,一个淮州盐商,想来也没这胆子说瞎话。
然而还没想完,堂外一个婆子道:“大人,他说谎,前两日早上,伯府裴夫人明明是从他的宅子里出来的,很多人都看到了!”
李翎眉头一皱:“堂外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