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灵气枯竭,55大棚,蔬菜,水果……
地头里的东西很单调,但要看的内容却不少,闻竹不仅关注産量,也会问的很细,比如大家对目前的工作有没有疑虑,新技术新作物的接受度如何,学习进度,甚至健身人数占比,娱乐项目的使用频率,夜校和技能培训班情况什麽的,她要做到心里都有数。
能被带来这里的,其实都是和农业沾边的,就算原本有些质疑,也越听越明白了——没有这点上进心,根本入不了闻竹的眼。
等看完地头,就到了大棚,这里的东西才真是让衆人都忍不住轻呼一声,相当意外的。
这些大棚里种的都是各种蔬菜水果。类似黄瓜茄子番茄这些,已经是成了规模,绿意一片,搭起架子。比较罕见的还有西瓜,油桃,蜜瓜,哈密瓜,生菜,葡萄……
这些作物有些已经开始挂果,但绝大部分还是青色,或者只有藤蔓植株,郑本富叫来负责大棚的总管李四季,让她一一介绍,衆人这才知道这些看着不起眼的满眼绿意有多少价值。
如今已经到了秋天,按照正常的种植规律,新鲜蔬菜会逐渐绝迹,因此大部分人家都要趁着这个丰收时节准备各色菜干,腌菜,酸菜,泡菜,以备一整个冬天使用。百花洲地理位置不南不北,但条件也没好到冬天市场上有新鲜蔬菜的程度。
大户人家的暖房只供自己吃用,甚至只供给老祖宗,男主子,都是常态。
而这些大棚……有比较接地气的人心里估算了一下,又靠到农家出身的同事身边小声问:“哎,咱们这一路过来,看到的大棚也有二十个往上吧,这一个大棚就能出这麽多东西,你说这些大棚能供应咱们整个桃源吗?”
从小做惯了农活的杨白棉也估计不出来,越是算越是心里都哆嗦:“我也没有种过这种地啊,哪里算得出来?反正是绝对不少!”
如今天气渐凉,蔬菜变少,衆人看着这水灵灵嫩生生的青菜,就忍不住大感兴趣。但比这个还诱人的,就是各种被一一介绍的果树了。
李四季也是本地人,三十岁出头的女性,正是拼事业的年纪。她家条件比郑本富还要好一些,但父母只生了她一个女儿,因此招赘一个女婿在家,当家做主的却是自小就利落大方有主意的李四季,她原名就叫大姐儿——庄户人家,不讲究这个。等闻竹占领此地,李四季才正经上了学,做主给自己改名叫四季。
她也是庄稼地里的一个好把式,而且爱钻研琢磨,对四季轮转作物生长颇感着迷,自从被派来管理大棚,她恨不得吃住都在这里,把一切都弄得明明白白。由于只有课本和视频教学,李四季在农学方面也约等于自学,但如今讲解起来已经头头是道,而且很有想法。
“这些果树都是矮化品种,而且挂果会更多,棚里控温很稳定,所以外面的气候变化影响不到这里,不过我们开始种植的时间比较晚,之前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考试讨论研究,所以这些果树估计最早挂果也要到明年了,稳定供应的话,最早也在後年。不过目前蔬菜已经可以做到稳定産量,快速出産。生菜这几个品种呢,一个月一茬不成问题,因为是整畦定植,所以采收也很方便……”
她身上还兼具管理大棚所有工作人员生産的责任,因此又说到:“目前来说大棚里还是存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我们这个农庄居住的人数大概在两万左右,是附近村镇加上分流其他州城流民的结果,除去老弱妇孺和异地工作,城里上学等人数,能够投入本地农庄生産的大概只有一万左右,这还是加上异地来工作的人数的结果。大棚这边上下只有两千人,负责所有的沤肥,耕地,施肥,浇水,日常除虫控温定植吊蔓管理……包括农学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可以说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农业最重要的就是抢占天时,大棚里的作物受到气温天气变化影响很小,但是每次种植,上肥,吊蔓,采收,都是集中劳作,几天之内争分夺秒地做完,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管理人员,这种时候也必须上……”
说来说去就是要人,还要更多人。
听到这话,郑本富的眼里都冒出了希望之光。
挨过饿受过罪亲手从地里刨食的人,是无法拒绝高産作物和丰富作物的诱惑的,他们都只想把这地种到天尽头。现在这些劳动力都是当初闻竹进驻的时候直接收编的,当时他们还是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就只盼着闻竹再来一次,把其他州城也纳入囊中,赶紧输入更多劳动力,一起种地。
提起这个话题,大家都有话说,都想劝进,不过场合实在不适合,只盘算着趁着汇报工作单独见面,想办法试探一下。
看过了大棚,衆人又去了实验室,农庄学校,操场,娱乐活动中心什麽的。
闻竹毕竟是有经验的,给每个单位配备的娱乐活动中心包括各种琴棋书画,阅读角,乐器,书法班,绘画班什麽的,陶冶情操。全民健身热潮前,这里就配备了操场和锻炼器械,类似高低杠,秋千,扭腰机漫步机平步机云梯什麽的都配上了。
这些器械的用法都直接贴在器械身上,而且也不难理解,类似的活动方式其实本来就不少见,只是钢铁加橡胶组成的器械新鲜,很快就引起了很大兴趣。就闻竹看到的第一农庄里,这些器械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痕迹。
她点了点头:“看来大家都挺爱活动的嘛。”
农庄里的人虽多,但基本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平时也是轮班制,娱乐活动中心是分散开的四个,每个宿舍楼区一个,还是够用的。不过闻竹还是跟郑t本富说:“多安排一些器械,鼓励大家锻炼身体还是很重要的。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郑本富这方面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不太理解必要性,但他也不笨,见闻竹大力推动,自然不会唱反调,点头:“是这麽回事!这半个月啊,农庄里的年轻人都疯了一样,又是早晚跑步,又是锻炼身体,就连食堂的饭,也消耗的更多了,都是有志气的人啊!”
被闻竹点名跟在身边的李四季也点头:“要说我们以前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出的力气流的汗实在不少,但这锻炼身体还真不一样呢!我早晚都跑步半个小时,没空锻炼别的,也觉得好像更轻松,更有劲了。”
她是生育过的,两女一儿,身体难免受到影响,虽然也算天选之人,照样在地里忙活,但自己的感受如何,李四季当然清楚。医院推出避孕药和手术後,李四季就去做了皮埋。她孩子是够多了,不想再生,更听说有几个避孕方式可以调节身体不适,就更是迫不及待。
此刻,她又忍不住道:“以前,谁还有身体健康这个概念呀,就算不舒服,疼的死去活来,也都是忍着,请医生看病,那也得看什麽情况,有些人病死了,也不过吃了些偏方,开两贴药顶天了。就说这些老夥计们,谁身上还没有个三病两痛的,那又怎麽样?难道还不干活了?只要不死,人就得吃饭呀。更别提我们这些女人,身上不舒服,都说不出口,我生了我家老三,腰痛了整整一年,还是上个月有空才去看,医生说是腰椎怎麽怎麽,要连续治疗六个月,又是开膏药,又是上仪器。在以前,谁当一回事了?就连我自己,也没啥办法,就只好不管了。”
说起女子産育之事,李四季是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她若不是这个泼辣性子,就算有父母支持,也难以顶门立户,更别提现在,领导就是女人,她说点女人的话题怎麽了?你们不是女人生的?
周遭的男人则多少有些不自在,也有人面露不赞同之色,或者觉得听到这个自己不道德,纷纷假装无事发生,或者不看李四季。
郑本富最了解自己这个同事和晚辈,管不了她,听到这话叹了一声:“四季侄女说得对,我家那老婆子,也是这里痛那里病的,要不是有医院,也没有办法。”
闻竹点点头:“女人的问题,没什麽不好意思说的,也没有什麽不好意思听的。大家都是人,谁不生病了?生孩子司空见惯,看到人家孩子没觉得不好意思,这又有什麽不好意思的?不仅要听,还得要解决,妇女的问题,也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四季啊,你应该是了解情况,深有感触的,这样,你之後写个报告上来,还有谁有什麽意见或者建议,或者需求,全都写报告一起送上来。妇联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关心妇女儿童的权益。你也是第一农庄的妇女代表,应该跟你们妇联的工作人员加强沟通交流,尽量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她来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了解情况的,当然不会局限在地里。
检查结束後,一行人来到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