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回民国养弟弟顾安 > 第88章 1936 3(第4页)

第88章 1936 3(第4页)

许广平红着眼眶接过药包,突然往他手里塞了张纸条:“先生让交给‘明德掌柜’。”

暴雨倾盆而下,纸条上的血点晕染开来,变成八个狂草的字:

“我以我血荐轩辕。”

六月惊雷炸响,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正在起锚。而街头巷尾,《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的传单在雨水中倔强地粘住行人的鞋底。

1936年7月·上海吴淞口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柴油味扑面而来,林烬站在码头边的货堆後,望着远处海面上日本军舰的炮口。那些漆黑的钢铁巨兽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演习的炮声震得脚下木板微微发颤。

“第三舰队新增了两艘驱逐舰。”秦逸兴压低声音,手里装卸的麻袋里藏着望远镜,“今早有个渔民靠得太近,被机枪扫射。。。。。。”

他没说完,但林烬看见不远处滩涂上搁浅的破渔船,船帮上的弹孔像一双双哭瞎的眼睛。

明德书店·午後

新到的《中国的一日》堆满了柜台,茅盾主编的烫金字在封面上闪闪发亮。张冠清故意把书垒成碉堡状,挡住印度巡捕窥探的视线。

“第三十七页。”杜老突然用烟杆点了点书脊,“卖报童阿毛。”

林烬翻到那页——描写闸北报童的短文里,藏着左南萧从华北发回的密报:“日军在丰台增兵三千”。

沫沫正给这本书包上《三民主义》的书皮,突然轻声念出另一段的句子:“这时代,一面是庄严的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

窗外传来日本军车的轰鸣,碾碎了她的尾音。

程公馆·深夜电台

短波收音机滋滋作响,程添锦调整着旋钮,突然捕捉到陕北的广播:“。。。。。。红军主力已回师延安。。。。。。”

林烬盯着军事地图上蜿蜒的红色箭头,那支曾东渡黄河的部队,如今在黄土高原上缩成一个坚定的点。

“蒋介石还在调兵围剿。”程添锦摘下耳机,眉心拧出深痕,“但东北军已经不肯打了。”

月光透过纱帘,照见书桌上《中国的一日》里夹着的照片——张学良的副官与周恩来握手时,大衣下露出手枪柄。

顾氏商行仓库

顾安踢开装满白银的木箱,日本商社的封条被粗暴撕裂:“狗日的用这些银子造子弹,反过来打中国人。”

他忽然扔给林烬一套船员服::明天有批'棉纱'要运去青岛。”

林烬抖开衣服,摸到内衬里缝着的密信——是给陕北的药品清单。

“吴淞口在演习。”顾安点燃香烟,“但顾家的船,他们不敢查。”

远处海面上,日本军舰的探照灯扫过漆黑的水面,像恶兽巡视领地。

暴雨夜·印刷所

蜡纸在油印机下沙沙作响,最新一期《救亡情报》的标题墨迹未干:“华北日军实弹演习,炮口对准北平!”

林时和工人们忙着装订,汗水混着油墨往下淌。突然,沫沫从雨里冲进来:“巡捕往这边来了!”

程添锦立刻拉断电闸。

黑暗中,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窗外越来越近的皮靴声。

林烬摸到藏在墙缝的手枪,却听见巡捕们骂骂咧咧地转向隔壁——那里传来《何日君再来》的留声机旋律,是顾安安排的掩护。

暴雨冲刷着墙上的抗日标语,墨迹化作一道道黑色的泪。而黄浦江上,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军歌声随着潮水起落。

林时突然在黑暗中小声说:“哥,等打跑日本人。。。。。。”

“嗯。”

四下无光,林烬攥着弟弟的手,力道不自觉地收紧,掌心相贴传递着一丝温度。

这时代,有人对着炮口写诗,有人在白银里下毒。

而他们,在暴雨中传递火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