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回民国养弟弟顾安 > 第104章 1939 信平安扣还(第2页)

第104章 1939 信平安扣还(第2页)

顾安弯腰捡起来,轻轻搁在药箱上:“程家。。。。。。来消息了?”

“嗯。”林烬清了清嗓子,“他们去香港看了林时他们。”

风吹动信纸,露出後半截内容。顾安瞥见那句“林时说想你了”,突然转身往院里走:“我去炊事班顺点红糖,给你泡。。。。。。”

“顾安。”

被叫住的人僵在原地。

林烬的声音很轻,却像刀子般割开五月的暖风:“信上说。。。。。。程夫人每次看到和林时差不多大的学生,都要问人家'衣裳够不够厚,有没有咳血'。”

槐花簌簌落在两人之间的空地上。远处有伤员在学口琴,断断续续吹着《松花江上》。

顾安走回来,重重坐在门槛上,罐头盒咚地砸在地上:“早晚宰了吉田这王八蛋。”

——正是这个日军大队长,去年在忻县用刺刀挑死了七个不肯说出伤员藏匿处的老乡。

林烬把平安符塞进怀表夹层,那里已经攒了三张同样的黄符。程添锦的小像在层层符纸下微笑,学生装的领子永远洁白如新。

“写回信吗?”顾安问。

林烬摸出从日军参谋部缴来的钢笔,在药方背面写下:

「沫沫:

平安符收到。告诉林时,他要是敢熬夜看医书耽误长个,回去揍他。

齐会这边打了胜仗,缴获的日军罐头难吃得要命,不如你哥煮的阳春面。

另:程伯母若再来,请她不必带点心——香港的杏脯,终究不如苏州的甜。」

写到最後一句时,笔尖划破了纸张。

林烬盯着那个“甜”字看了很久,直到墨迹干透,才折好信纸。

顾安突然伸手,往信封里塞了张照片——是他们上月在大捷後的合影。

照片上,林烬站在缴获的日军火炮旁,身後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的程修远和沈知微。顾安自己只露出半个肩膀,却固执地把手搭在林烬背後的阳光下,像片无声的支撑。

“再加一句。”顾安说,声音哑得不成样子,“就说。。。。。。”

林烬笔尖悬在纸上。

“就说,”顾安望着远处正在帮老乡挑水的程修远,“等望儿会写字的年纪,我送他支派克金笔。”

风吹起满地槐花,像场温柔的雪。

1939年6月·冀西山区

战地医院的煤油灯在夜风中摇晃,将林烬的影子投在帐篷上,拉得很长。他手里捏着程家父母的来信,信纸上的字迹有些颤抖,像是老人执笔时难以抑制的哀恸:

「林烬吾儿:

见字如晤。

上月赴港,见林时那孩子刻苦学医,深夜犹在灯下抄写《伤寒杂病论》,神态专注,竟与锦儿年少时如出一辙。拙荆归途上一路垂泪,言道若锦儿尚在,或许也该有这般大的孩子了。。。。。。

家中自老太太去岁听闻噩耗病逝後,愈发冷清。我二人思量再三,欲认林时为义子,带他回沪继承程家家业与藏书。自然,此事全凭你与林时意愿。。。。。。」

信纸在林烬指间微微发颤。

他望向桌上那枚已被摩挲得温润的平安扣,白玉在灯下泛着柔光,红绳却已褪色——

帐篷外传来脚步声,顾安拎着缴获的日军水壶进来,见他神色不对,皱眉道:“怎麽了?”

林烬将信递给他,自己则拿起平安扣,指腹抚过上面细密的纹路,玉料来自程家祖传的羊脂玉镯。当年程添锦将玉扣赠他时曾说:“羊脂玉养人,你总是受伤……”

顾安读完信,沉默片刻:“你打算怎麽办?”

“看林时自己的意思。”林烬声音沙哑,“那小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

他取来纸笔,在摇曳的灯火下回信:

「伯父伯母尊鉴:

林时年已二十,当自行决断。无论他作何选择,皆是他心意,我必尊重。

平安扣随信奉还。此物本是程家祖传之物,当年添锦磨镯制玉,私心窃据至今,每每思之愧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