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临近中秋,即便时境艰难,每家都要备些瓜果同家人分享。王公贵族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十余年前立国那一仗便是中秋胜的,一旁山上一反荒芜常态结满各种果实,太祖抚掌大笑道是天命所归。便命将士们将果子采摘,那时果子比肉还稀罕,太祖命人一一分下去,全军同乐!
这便流传下来。
她吩咐下人将果子分门别类,又数了数,本想分成几份,后又转念全归到一处。
唤来两个小厮抬筐随她去世安苑给老夫人问安。
这阵仗,人还未到世安苑,老夫人那头就听到风声。说孙媳来送东西啦。
本就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一听这话觉得新鲜,要来送什么呀?
便到门口等着,没一会儿就瞧见一行人拐了过来。
第一眼便瞧见硕大的箩筐和冒尖的瓜果。
“这是?”老夫人手指着,带着疑惑。
柳清卿笑盈盈先行了屈膝礼,“这是新得的果子,拿来给您。”
“哪来的这么多果子啊?”老夫人讶然。
瓜果不易得,去岁旱灾,仅剩的的田地恨不得都种上稻麦。这一篮子瓜果长得歪七扭八并不精美,瞧这便是自然所得,许掺杂了些自己种的,什么模样的都有。
柳清卿:“姐姐遣人送来的,说是百姓摘来送到寺庙供奉,然后特地托姐姐送来侯府。”
“这……”老夫人没想到是这来头,一时愣住出神。
随即探身摸来一个仔细闻了闻,不知是否因有心思,只觉得这瓜果沾上了佛香。
果真是山里的果子,她幼时摘过,小小的,模样不好看。
“真是百姓送来的?”老夫人又问。
柳清卿颔首。
得了肯定的答复,老夫人喜不自胜,这是漫山遍野摘的,又经虔诚供奉,却能送到他忠武侯府。
足见今朝日入佳境得了民心,二是他们侯府在百姓眼里还算是好人。百姓饱腹之余有了盼头,抑或是得了侯府庇护,才会有着感念。
当初老侯爷随太祖四海征战,求得便是如此。
老爷的遗志便是如此。
这一想,老夫人欣慰不已,眼睛发热。
她也没有遮掩,拿帕子轻拭眼下,连声道,“好好好。”
不管是因着朝政稳固,还是侯府算得民心,无论是何,都好。
“那便快分了吧,还等什么。”
老夫人笑容和蔼慈祥,“我这把老骨头也吃不了多少,留些给下人吃的,剩下的便由你劳累分给各院。”
这分果子主母来分,以示恩泽同享,不忘初心。
老夫人将这活派给了她,那她去各个院子,便不奇怪。
在老夫人那过了明路,接下来便简单地多。
她走后,老夫人满脸悦色扫过颗颗有疤或奇形怪状的果子,稀罕地看了又看,连金银财宝都未得过老夫人这般青睐。
半晌后,老夫人终于觉得累了,坐下后跟安嬷嬷感叹,“瞧我这孙媳,笼络人心厉害着呢。”
满院的瓜果香沁人心脾,老夫人眯眼望着渐黄的葡萄叶。
“之前都没送过,怎今年忽然送了?”
老夫人一摆手,“安嬷嬷,你问问琬琰是何故。”
这头柳清卿动作利落,并未回嘉兰苑,刚在老夫人的院子中已吩咐下人将果子又分三份。两大份与一小份。
给公爹和二叔的自然是大份的。
公爹公务繁忙,并不在府,柳清卿说明来意将筐子交了过去。
随即便要去二叔的院子。
铺垫这样久,为的便是这。
二叔的院子叫听竹轩,是一二进小院。
此时主子不在院门正紧闭。
柳清卿扫了一眼,小厮便上前叩门,说明来意。
半晌无人应。
小厮回头看向夫人,见夫人没有去意便继续叩门。
终于,大门从内徐徐打开。
柳清卿一口气绷紧了。
从门缝中走出一瘸腿老仆,看到来的是少夫人面露急色,忙行礼,后指了指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