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有些涣散的眼神立刻精光发亮,在朝堂上左右扫视,盘算着怎生随意应付一下溜之大吉。
那神情,像极了在学堂苦挨了半日终于临近放课的小学童。
——至于柳霜绫曾建言有机会开导皇帝几句,看能不能做个贤君。
就看皇帝这一脸的衰相,哪个救得回来?
亡便亡了吧。
老太监在皇帝身边轻声几句,皇帝突然精神大振,目光发亮,在朝堂上左右扫视,腾地一声从龙椅上站起,朗声道:“诸爱卿且退。柯太师,齐仙长,两位随朕到御书房一叙。”
那模样,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就差雀跃起来,像极了在学堂苦挨了半日终于临近放课的小学童,与齐开阳随意应付一下就想溜之大吉的样子绝无二致。
齐开阳瞠目结舌,皇帝当成这个样子,要不干脆退位罢了。
那模样,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就差雀跃起来,像极了在学堂苦挨了半日终于临近放课的小学童,与齐开阳随意应付一下就想溜之大吉的样子绝无二致。
齐开阳瞠目结舌,皇帝当成这个样子,要不干脆退位罢了。
皇帝与柯太师当先,齐开阳随着老太监在后,穿过大殿向御书房行去。
一路上皇帝不断向柯太师讨教养气炼丹之法,意态诚恳,无论巨细靡遗,有疑必问,痴迷于长生简直无可救药。
柯太师则脸上一直带着笑容,面对皇帝的殷勤,偶尔答上两句。
到了御书房落座,皇帝仍是热切地询问柯太师修行之法,齐开阳被晾在一旁。
旁无他人,柯太师这才缓言道:“陛下,身为人君,当先以天下为己任,以百姓为念。就算要养气长生,亦需先治国安邦。”
这让齐开阳肃然起敬。
道理正是如此,身为帝皇,得天下人望才是最好的养气之道。
这位柯太师身居高位,又得皇帝尊重,并不一味地曲意逢迎,反而寻机劝导,可见不是谄媚包含祸心之人。
柯太师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齐开阳自幼一样熟读经典,见柯太师谈起儒道先贤之言。
若单论解读,柯太师远不能与恩师相提并论。
但对少年人而言,第一回听起旁人从不同角度解读经文,一时听得津津有味。
直说了有半个时辰,皇帝虽不阻止,但只是嗯嗯点头,看样子是一个字都没能听进去。
柯太师说完这篇经文,轻叹了一口气,终于和皇帝说起养气功夫来。
如前相同,皇帝立刻精神大振,注目凝神倾听。
柯太师讲完一篇养气总论,道:“陛下,齐道友在此,陛下不妨讨教讨教,或有所得。”
皇帝这才醒悟般记起齐开阳,一副心痒难搔的模样道:“齐仙长,朕欲修养气长生之道,望仙长指教。”
齐开阳没修习过什么养气之法,原本不欲多言。
只看柯太师珠玉在先,有样学样,顺着柯太师先前的话说下去,道:“陛下人中之龙,造福百姓,自有福报。圣人有云:为政以德……”
初时皇帝满心期盼,齐开阳将从前所学挑拣与苍生相关的开始讲起。
不到一炷香时分,皇帝见所言皆与政事相关,兴趣大减,只是随口应付。
齐开阳见皇帝无可救药,简略说了说便住口不言。
皇帝又向柯太师讨教起来,将齐开阳抛在一边。
齐开阳撇撇嘴,正要寻机告辞,老太监又对着皇帝轻声几句。
皇帝道:“啊,准了。齐仙长,皇后想向仙家讨教一二,还请一行。你带齐仙长去吧。”
齐开阳长舒一口气,终于摆脱了皇帝,从此再也不见。出了御书房,老太监道:“娘娘在宫中敬候,齐仙长请跟老朽来。”
齐开阳想了想,宫中入仕修者甚多,这皇后几乎把持朝政,皇帝对她言听计从,莫不是什么妖孽?
顺道见上一见,若真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妖物,倒要寻机除去,也算是为宋国百姓做些实事,积份功德。
随着老太监穿过一片足称人间仙境的花园,来到一座气派的宫闱前,上方的门牌大书三个大字【延宁宫】。
齐开阳觉得浓郁的花香迎面扑来,从门口看去,红烛摇曳,其余纱帘,春帐,桌案等奢华陈设之物脂粉气甚浓,正是女子日常用度。
难道方才穿过的是御花园?
这里是皇帝的后宫?
齐开阳纳闷,这皇后怎地这般嚣张跋扈,居然在寝宫见一个外人?
他虽是修道之人,心中自有规矩,有些底线不肯触碰,遂停步不前。
“齐仙长请稍候,老朽先行通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