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与病弱爆君朝夕相处 > 第25章 扶光是谁(第1页)

第25章 扶光是谁(第1页)

第25章扶光是谁?

然而此刻,一场关于扶光身份的闹剧,也在京都拉开了帷幕。

事件的起因还得从扶光的新书说起。

从第一册《谪鹿》起,《扶光文集》便定好了体例。

开篇先是叙景述情的诗词曲赋,随後便是应景应时的辞赋。若是遇上文坛盛事了,还会有几篇华美的骈文。

当然,扶光写得最为出色的,还是议辩与杂文。前者鞭辟入里,犀利又刻骨,後者沉郁顿挫,激荡人心。

其中文人风骨,可见一斑,这也是扶光深受追捧的原因。

而已然成册售卖的四本,也皆是这个体例。

唯有这第五本与衆不同。

翻开封皮,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首稚嫩又矫揉造作的《并蒂莲》,与扶光往日的文风大相径庭。

再往後翻,便是扶光亲自留下的序跋。

扶光是个极为内敛的人,便是《谪鹿》篇,也从未留下过任何的序言。

他与书生们的所有联系,从来就只有诗书而已,他似乎并不希望人们走近他,了解他。

所以这难能可贵的序跋,便成为了所有人靠近他的唯一机会,刚一付梓,就引起了整个京都的轰动。

文人们都聚集到了一处,将那篇短短的序言读了又读,总结出了大抵三个意思。

首先是在文章开篇,扶光便先承认了《并蒂莲》是自己所作。

莲者,出淤泥而不染,可同出于污泥之中,一朵至多为高洁,双头并蒂便为祥瑞。

扶光说,这是他少年时的隐秘心事,对着一个终不可得的人。

若是同样不祥的两个人,珠联璧合,是不是就可以摆脱命运,成为被爱着的幸运儿了?

其二便是要告知诸位封笔之决定,扶光已存三载,托笔志向,魂梦游哉,已是不可得之幸事。

衆人皆在哀叹之时,又见末尾留了一首极为俏皮的打油诗,大意是让衆人用扶光自己的生辰去对应文集中的文章,便可拼凑出另一首诗。

扶光留下的文集唯有四册,并不难对应。真正难的,是找出扶光的生辰。

于是那首《并蒂莲》自然成了绝佳的突破口。

而关于扶光究竟是谁,也成为了整个京都最大的轶闻。

朝中自然也有不少大臣在读扶光的文集,拿到新书的第一眼就认出了那首《并蒂莲》乃是楚云璋在三年前的赏花宴上所作,哪里还有什麽的不明白。

索性拿着文集兴冲冲地去了楚侯府,说要亲自拜会扶光先生,促膝长谈。

就这样,本就门庭若市的楚侯府没多久便被堵了个水泄不通。

沈若昭早为楚云璋告了假,母子二人皆在家中休养,如今事态演变成了这样,是两人都没有想到的。

可如今人已经上了门,那也只能和和气气地往家里引。

趁着去会客的间隙,沈若昭又不安地望了一眼楚云璋,低声道:

“云儿,你究竟是不是扶光?你告诉为娘,为娘也好有个应对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