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没让文希像我当初那样停在原地。
我让他带着手稿和老师的证词站上法庭,让他在胜诉後对着镜头说“原创值得被坚持”,更让赵银翻出五年前的录音demo,用最直接的方式替他正名。
其实我是在借他们的故事,给自己圆一个“被守护”的梦。
当初我只能一个人抱着证据无法反驳,而文希有赵银,有愿意为他挡在前面的人;当初我没来得及说清的“不是抄袭”,都让文希在故事里,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所有人。
有人说,文希的胜诉太“理想化”了。
可我偏要这份“理想”。因为我知道,现实里有太多像我一样的创作者,在“抄袭”的指控面前只能沉默退场,那些没来得及证明的清白丶没来得及说完的坚持,都成了心里的遗憾。(收到了道歉信,但非诚意。)
所以我让文希赢,让他不仅赢了官司,还赢了赵银的守护丶赢了粉丝的信任,更赢回了对“原创”的底气。
就像赵银说的“原创不该被污蔑”,这句话,既是说给文希听,也是我想对那个快要放弃的自己说。
写赵银翻出五年前的手稿时,我哭了。
那不是简单的“帮个忙”,而是他把文希的每一份努力都记在了心里。
就像我多希望当初也有人能对我说“你的大纲我看过,那是你的心血”。
文希抱着赵银说“谢谢你”的时候,其实是我在借他的口,感谢那个没放弃的自己,也感谢所有愿意相信“原创有光”的人。
现在再看文希和赵银,总觉得他们不仅是故事里的人,更像是我对抗遗憾的“铠甲”。
我没能在现实里找回的认可,让文希找到了。我当初独自扛过的委屈,让文希在赵银的陪伴里慢慢消解。
那些曾让我想放弃创作的时刻,都成了文希故事里“坚持下去”的理由。
原来把自己的遗憾写进故事,再让角色带着这份遗憾长出勇气,是这麽治愈的一件事。
文希说“现在有人替我挡风雨”,其实我也想对自己说:“现在,你的故事也替你挡住了过去的遗憾。”
未来文希和赵银还会在新戏里继续并肩,而我也会带着这份从故事里找回的勇气,继续写下去。
毕竟,那些没在现实里实现的圆满,都能在文字里,变成照亮别人的光。
有人说“你一个高中生,写这些太矫情”,可他们不知道,十七岁的难过很具体:是草稿纸上的人物小传被说“抄袭”时的委屈,是想解释却被打断“别找借口”的无力,是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是不是我真的错了”的自我怀疑。
所以我写赵银对文希说“你的努力我都记着”,写文希最後赢回所有信任,这些都是我想听到的话,是我希望有人能对十七岁的我说的话。
现在再看文希和赵银,他们更像我给自己造的一个小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认真创作不会被轻易否定,努力不会被一句“抄袭”抹杀,连我们的喜欢和坚持,都能被好好守护。
我知道我的文笔还很生涩,故事也有很多漏洞,但我会一直写下去。
就像文希没放弃唱歌,我也不想放弃这份喜欢。
或许未来某天,我会把那篇被骂的短篇草稿找出来修改,会敢把自己的作品大大方方地分享。
而现在,我把对创作的期待丶对不被否定的渴望,都揉进了文希和赵银的故事里。
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结局,其实,也是在给十七岁的自己,一个“你没有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