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夫君死而复生了还即将跟公主成婚我带3个孩子 > 第146章 第 146 章 在方盈看来官家也很(第1页)

第146章 第 146 章 在方盈看来官家也很(第1页)

第146章第146章在方盈看来,官家也很……

“她答允了麽?”纪延朗问方盈。

“没有,但她答应会仔细斟酌。”

纪延朗点点头,又说:“这个祝先生也着实可憎,怎能这般厚此薄彼?要是我在家里,必要找他理论理论。”

“说不定此番真因着这个老古板成了事呢。冯姨母都没想到,咱家这样门第,女儿还能受这个委屈。”

纪延朗本来只有一分怒气,听了这话,顿时变成三分,脸色都难看起来。

方盈见状,笑着劝道:“你同他生什麽气?若真能因此打动冯姨母,让咱们为家里的小娘子们单设一个女儿学堂,不是更好麽?”

“是很好,但只有冯娘子一个,恐怕还不足以办起学堂。”

“要是能把王姨母也请来就好了。”方盈惋惜道。

纪延朗失笑:“你还想把人家一家都请到咱们府里麽?”

方盈看他一眼,没有言语。

纪延朗:“……你还真想过?”

方盈笑道:“我是听冯姨母说她侄儿聪敏好学,对她像母亲一样孝顺,想过等祝先生来洛阳,叫这孩子来咱们家读书,侄儿们也好有个榜样,不过现下我已经不敢打这个主意了。”

主人家的小娘子,这位先生都敷衍,一个无依无靠来附学的孩子,能得到先生教导吗?别再把人家孩子耽误了。

“聪敏好学,这孩子读书,是准备科举入仕吗?”纪延朗问。

“我问过冯姨母,她说冯韬给儿子的遗命是,待到天下太平,兵戈止息,方可入仕。”

“那现在算不算天下太平?”

方盈知道他对冯韬还有成见,便说道:“那定然是不算了。不过冯姨母虽没怎麽提过兄长,但我听她言谈之中的意思,冯韬不入仕,好像还有几代王朝都因战乱重武轻文的缘故。”

纪延朗点头:“这倒是,但本朝近年已逐渐重文抑武,只能说他生不逢时。”

方盈轻轻一叹,她原本也觉着是冯韬性情偏狭,才闹到与周家断绝来往,甚至不肯入仕的地步,但来到洛阳见了王冯二位之後,她逐渐怀疑中间可能有什麽误会。

因为那时周从善还小,两家为何闹翻,定然是後来听大人或家中婢女说的,周家人提起此事,言语之中必定向着自家人,错的只能是冯韬。

她不是没想过问个究竟,但冯韬去世不久,冯氏提起兄长仍难掩伤心,王氏勉力支撑冯家已很辛苦,方盈实在不忍心多问。

而且冯韬已经去世,她是受周府之托来照应妇孺的,自然当以活着的人为先。

方盈没再说冯家的事,这次汴京送来的东西,还有给长公主夫妇和岐王的年礼,纪延朗和纪延辉今日先去了长公主府,她便问了一句可有见到长公主。

“见了,进去磕了个头,长公主说正月里办宴,叫咱们都去。”

长公主府修缮完毕宴请宾客,她和高氏就去过一回,但长公主请的女眷不是王妃夫人,就是郡主县主,高氏名分上虽是长公主的继女,却一向规行矩步,方盈跟着她,除了不停问好把脸笑僵以外,着实没得着什麽乐趣。

因此听到这话,方盈非但不觉欣喜,还有点烦恼。

第二日纪延朗兄弟俩又去了岐王府,这一份年礼送完,他们就没什麽事,只安心准备过年了。

但说是准备,就他们两房七口人,也不宴客,比起往年在汴京,实在是简单得很,方盈每日照旧读书,再教鸿儿背几句识字歌,转眼到了腊月中,官家传召的那几位也终于都到洛阳了。

“……都赐了宅邸,在修业坊,大夥做邻居。”纪延朗满脸幸灾乐祸的笑容,“定难节度使的宅邸最大,官家说其他几家在汴京都有赐第,就不要与定难节度使争大小了。”

“这是要留定难节度使过年麽?”方盈问。

纪延朗道:“来都来了,宅邸也赐下了,能轻易放他走麽?”他喝了盏热茶,接着说,“我明日还得去瞧瞧舅舅。”

“舅舅是自己来的,还是一家人都来了?”

“官家传召的只有舅舅,事先也没说赐第,应当不会一家子都来,总之我先去瞧瞧再说。”

两家再不亲近,到底是纪延朗的亲舅舅,他第二日早早从营里出来,便先去见了李胥。

“果然没带家眷,只有二表弟随侍左右。”纪延朗回来告诉方盈,“舅舅说,官家昨晚设宴,席上没说非得要他们都举家搬到洛阳来住。”

“怎麽?舅舅还想回汴京去?”

纪延朗点头:“他嫌麻烦,这边宅子跟咱们家当初差不多,要想住得舒坦,至少得花上大半年去修缮。”

方盈没说话,官家都赐第了,能答应让他们回去?

纪延朗接着说:“舅舅这个人,明白的时候是真明白,知道官家召他们来,是给定难节度使看的。但糊涂的时候也是真糊涂,真以为住在哪由得他自己选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