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夫君死而复生了还即将跟公主成婚我带3个孩子 > 第147章 第 147 章 所谓一门三皇後应当(第1页)

第147章 第 147 章 所谓一门三皇後应当(第1页)

第147章第147章所谓一门三皇後,应当……

方盈是来拜年的,当然不会提安定郡公去世,而且她今日最主要的目的,是问冯氏斟酌得如何,可愿去纪府教授小娘子们。

这次王氏没有回避,还一直以鼓励的目光看着小姑。

冯氏与嫂嫂对视一眼,便看向方盈,说道:“我这个人,你也知道,心里怎麽想就怎麽说。”

方盈听了这话,心顿时提了起来,觉得冯氏怕是要回绝她,但还是说:“您尽管说。”

“早前只听你说贵府兄弟多,不知兄弟几人?有几个小娘子到了学龄?”

方盈一喜,问有几个学生,看来是想教的,她立刻如实讲了,最後甚至把几个侄女都是哪一房的都说了。

冯氏点点头:“若只是教几个小娘子识字丶陪着读书,我倒是勉强能胜任,但我自小在兄嫂庇护下长大,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与夫家人更是处得不好,见到你婆母和妯娌们,恐怕也……。”

“姨母放心,除了第一回进府,可能要见见夫人和嫂嫂们,其後应当都见不着,就算要见,还有我呢,无论何事,我都陪着姨母。”

方盈先打了包票,接着又说婆母和妯娌们都是宽和好相处之人,只三房嫂嫂好挑剔,但有她在,绝不会让冯氏受委屈。

王氏道:“只看你们夫妇行事为人,便知贵府不同一般武将之家,是重家教的,只是我们少与贵人打交道,你冯姨母才有些忐忑。”

冯氏低声道:“毕竟是做过公主的。”

王氏道:“是啊,不过单看夫人能选中盈娘做儿媳,便知是不重门第丶有识人之明的。”

方盈愣了一下,才想起没同这两位长辈说过自己是怎麽嫁进纪府的——此事在汴京几乎算得上街知巷闻,所以她一向无须提起此事,旁人只要听说她是纪六郎的妻子,都会露出了然之色。

“夫人确实有识人之明,不过我们这桩婚事……两位长辈可听说过隆兴元年征交趾丶败于白江一事?”

冯氏摇头,王氏却想了想,道:“我恍惚听郎君说过,可是一场惨败?”

方盈点头:“是。我夫君六郎当年也随军出征……”她把事情经过简单一讲,最後道,“直到隆兴四年白江大捷,他才归家。”

王氏和冯氏都听得满面怜惜,一个说:“你这几年真是不容易。”另一个则皱眉道:“怎麽又是这个术士?”

方盈看看两位长辈,问道:“二位姨母见过陆天师?”

二人一齐摇头,冯氏心直口快道:“我们又没有什麽好给他骗的。”

“阿容。”王氏冲小姑摇头。

方盈猜测王氏以为自己和纪府很信奉陆天师,所以不让小姑多说,便笑道:“当时也是没法子了,我和六郎其实都不怎麽信这个,只是这桩婚事总归算是陆天师促成的。”

王氏自己有儿女,对李氏颇能感同身受,“是啊,人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能让孩子平安回来,自是什麽都肯做的。难得的是,你们两个如今这般恩爱,贵府夫人一定欣慰极了。”

冯容冷哼:“算那术士积了点德。”

方盈笑问道:“姨母这般不喜陆天师,可是因那一门三皇後的预言?”

冯容还没答话,王氏先叹了口气。

方盈看过去,王氏却没有开口的意思,还是冯容嗤道:“什麽预言?不过是那些想当皇帝想疯了的人的借口罢了。”

“此话怎讲?”方盈好奇起来,“不是说早在昭穆皇後待字闺中时,陆天师就有此预言了吗?”

“昭穆皇後嫁予今上时,晋烈祖都还没称帝,若那时便有这个预言,晋烈祖又没有立养子之意,为何不为自己亲儿子求娶?”冯容反问。

方盈道:“听说是烈祖之子年纪都比较小……”她觉出不对劲,摇头道,“或许烈祖不知有这个预言?”

冯容顺着这话问:“烈祖周皇後呢?是也不知道,还是跟周家人一起瞒着烈祖?”

“……”

好像都说不过去,毕竟一门三皇後的第一位皇後,就是晋烈祖皇後,她不应当不知道,就连传言都是说比起烈祖几个亲生儿子,她更看重官家,所以才将有皇後命的亲侄女许配给他。

这无疑让官家篡位之举,显得正当了几分。

但这麽大的事,且不说是否真能瞒住烈祖,周皇後分明已将庶子养育膝下,又为何舍近求远去扶持养子兼侄女婿?难道指望养子不改回本姓,继续姓高,承继晋国宗庙?

方盈摇头叹息,王氏见状才道:“我嫁到冯家後,常去周府做客,大姑也待我十分亲厚,但我从来都没听说过什麽预言,连先夫亦是在隐帝继位後,才听闻这所谓的‘一门三皇後’。”

当时冯家人包括周从善的生母,都对这所谓预言十分不安,因为昭穆皇後并无姐妹,三皇後,显然是把周从善算在内的。

“周家可有说过,我们冯家为何与他家断绝往来?”冯容问。

方盈迟疑,冯容自己接道:“可是说家兄不满他们忘恩负义丶谋朝篡位?”

“……”虽然事实如此,但冯姨母也太直言不讳了,方盈听得心惊,但还是点了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