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名利场中女性性格对比 > 第 18 章(第1页)

第 18 章(第1页)

第18章

*

虽然玛蒂娜一向觉得米尔沃顿那家夥很恶心,但是她不得不承认,他在收钱後的办事效率格外高。

在这位舆论界的传奇蟑螂(?)化腐朽为神奇的操作下,曾经的舍勒绿与巴黎绿染料被渲染成杀人于无形的魔鬼的毒药(虽然它们确实是),从染料生産到布料加工再到成衣丶墙纸丶窗帘丶玩具等一整条生産链,但凡沾了这两种染料的厂家丶公司丶企业无不被打为视人命为草芥的恶毒资本家(虽然他们也确实是)丶摧毁大不列颠的帮凶。

当然,相对的,就是大慈大悲救大英帝国子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善人(?)丶为万千热爱绿色的环保人士(?)带来此世唯一福音与安全港湾的——尊敬的玛蒂娜·卡文迪许小姐与她的公司。

“我就说那家夥很恶心。”

玛蒂娜如是说,并“唰”地快速撇下报纸,嫌恶地将视线从标题上移开,好像看见了脏东西。

但是他也确实掌握了舆论界的精髓。

前日主持收购的生産线与扩招的男工们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宣传海报与概念宣传册一张皆一张地印刷并输出,布匹丶衣服成堆地生産并售卖,家居丶玩具业也伸来橄榄枝。订单如雪片般飞到伊丽莎白的桌上。与此同时,咒骂信也接踵而至。

伊丽莎白并不赞成玛蒂娜这种将竞争对手逼上绝路的做法。在她看来,这种做法固然有效且收益高,但风险也极大。大家都在同一阶级,谁都知道身为资本家兼贵族的剥削阶级能有多下作。而当他们面临玛蒂娜的步步紧逼,伊丽莎白无法预测反弹与报复将是什麽。

她并不对大小姐隐瞒自己这种焦虑。

也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大小姐发出了一声笑声般的轻嗤,像哄孩子那样拍她的手背。

“你说的很对,伊丽莎白。”

玛蒂娜一向喜欢毫无避讳地与人直视,这次也是如此。阴影之下,那双孔雀石绿的眼睛里凝聚起一丝冰冷的光泽。

“我们的确可以选择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与大家合作共赢。毕竟我们的生産效率再高也难以供给全国乃至将来走向世界,在把持着专利的情况下分享一杯羹未尝不是好办法,也能防止同行们狗急跳墙。但是——”

说到这里,玛蒂娜眼眶中那对眼珠慢慢转了半圈,无意义地看向天花板:

“但是他们不行。”

她将“他们”这个单词加重读音。

伊丽莎白隐约明白了这个“他们”是哪个群体。

那群倚仗自己与生俱来的地位优势,妄图从所有人身上撕下血肉以供自己享用,并且一旦尝到血腥味就会立刻贪婪地将其视为己有,将她人善意视作软弱,将她们的让步视作进攻信号的鬣狗。

还有……

伊丽莎白迟疑地将视线转向玛蒂娜,只看见大小姐似乎轻微地对她摇了摇头。

伊丽莎白心下一沉。

这是大小姐的任务。

因为伊丽莎白是玛蒂娜看好的继承者,所以她必须清白,不能沾这种罪孽,无论是参与或是提供帮助,哪怕是连知晓都不能。她不能沾上一点,否则万一将来到了玛蒂娜不得不以“死亡”来解脱罪名的时候,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过玛蒂娜倒是没在想这些。

对她来说,把那群贵族逼到急眼自有她的用意。

毕竟他们可不止纺织业这一项生意,即便在这里大出血,也难免还有其他收入,依旧能够断臂以求生,绝不会到破産乃至走投无路的境地。

可这样一来,他们吃了如此大一个亏,必然恼怒。

根据玛蒂娜在诺亚迪克号上的观察,她已然明白这群欺软怕硬的杂碎在情绪濒临崩溃时会选择用什麽方式来“调节”情绪。

麦考夫只得到了猎场似乎重新有所动静的风声,并命令玛蒂娜解决这件事,剩馀的全都要玛蒂娜独自完成。那种见不得人的聚会,拿到名单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多只有领头的组织者会拥有一个名为“打猎”的爱好。

比如上次的倒霉蛋恩德斯伯爵,再比如似乎与倒霉蛋交好的詹金斯伯爵。

所以玛蒂娜选择在他们聚会时将他们一网打尽。这样也就无所谓名单,更无所谓他们是谁。

只可惜她没有莫里亚蒂们那样的耐心,一步步精确无误地布置好每一个环节,让他们落入陷阱。她更倾向于一次性就将他们的情绪全数击溃。

幸好,她很擅长这件事。

*

将伦敦搅得天翻地覆的卡文迪许小姐终于走了。在竞争者和同行们濒临崩溃时,她忽然坐上火车回到她在德文郡的家乡。

不管怎麽说,这都让大家松了口气。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高兴得太早了。无论卡文迪许小姐在或不在,她手下的资本机器照样有条不紊地运作,每一个齿轮都精确无误地环环相扣。

这时候,人们才终于将“伊丽莎白·巴托里”这个名字真真切切地记在心上。

于是他们厚颜无耻地将她的厉害归功于“男性气质”上:

“她简直像个男人一样厉害。我们不应该再称呼她为巴托里小姐了,而是应该尊称她为巴托里‘先生’了!”

也有人对“厉害的巴托里小姐”感到不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