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女卿隐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

张延的奏疏一呈上,朝堂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清流一派顿时哗然,朝堂之上如沸水泼油。

张延的上峰太子詹事徐昂反应最为激烈。

宋千昭太得知张延上疏後,她这边也没闲着,连日来撺掇太子带她频繁面圣。今日这“偶遇”群臣,倒不如说专门等他们来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走在最前头的并非徐昂,而是户部尚书宋谏——她的祖父!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丶万岁丶万万岁!参见太子殿下,千岁丶千岁丶千千岁!”

以宋谏丶徐昂为首,身後跟着六部侍郎,约莫八九人的阵仗。

其馀天官都不敢来,多多少少——都与李孰风有些牵扯。

宋千昭偷眼瞧去,发现皇帝面色微僵,尤其在看到宋谏时,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厌烦。

这位祖父,活脱脱是个弱化版的海瑞。从外戚宦官到勋贵大臣,连当年还是太子的永授帝都没能幸免,全被他怼了个遍。

宋谏身为在场品阶最高的臣子,素来以耿直着称,当即直言不讳:“陛下,臣等此来是为张延举荐吕謇出任三边总制一事。”

“吕謇此人狂妄自矜,先帝朝时便与蒋峰沆瀣一气,如今又与李孰风狼狈为奸。”

“此等寡廉鲜耻之徒若再获重用,天下人将如何议论我大绥朝廷?又将如何看待陛下圣明?”

“此事朝中确有分歧。宋爱卿所言在理,但张延的举将疏也写得颇有见地。”

“陛下!”宋谏激动道:“臣实在不解,与奸邪勾结之人,何以称得上有见地?此事朝野皆知,还请陛下明示,为何非要起用吕謇不可?”

永授帝将目光转向宋千昭。面对他这位耿直的大臣,他着实头疼。既然宋千昭先前说有把握说服群臣,不如就让他代为应对。况且祖孙对峙,倒也有趣。

“这个问题……”皇帝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不如让宋小爱卿代为解答如何?”

宋千昭上前一步,向祖父施了一礼後道:“孙儿斗胆,想先请教祖父,为何坚持反对此事?”

宋谏一愣,这才注意到宋千昭的存在,不由脸色一变。

他花白的胡须气的一抖一抖的:“我方才已经说得很清楚!吕謇此人品行不端,与李孰风之流沆瀣一气。这等趋炎附势之徒,岂能担此重任?”

宋千昭深吸一口气。边关有患,此刻她便只能硬着头皮同长辈起争执了。

“当真不能胜任吗?”她直视祖父,“孙儿记得,吕謇在辽东屡立战功。祖父当年也在朝中,应当比孙儿更清楚才是。”

殿中一时寂静。这话确实戳中了要害——吕謇的战功,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宋谏有些语凝,徐昂替他出声道:“吕謇虽曾立下些许战功,不过是为臣本分。况且当年辽东大捷,上承先皇威德,下赖将士效死,岂是吕謇一人之功?”

宋千昭闻言,眉峰一挑:“听徐大人这意思,是觉得今上不如先皇圣明,如今将士也不复当年勇武?”

徐昂脸色一变,没料到宋谏这个孙子言辞如此犀利。他急忙辩解:“本官何曾说过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那究竟是何意?吕謇还是那个吕謇,变的不过是皇上与将士。当年能胜,如今反倒不能胜了?莫非在徐大人眼中,今上仁德竟不足以支撑吕謇再建战功?”

这番诛心之论来得既疾且厉,徐昂一时竟无言以对。

这年轻人也太会给人扣吓人的高帽了。

“这……”宋谏刚要开口,却被宋千昭擡手制止。

“祖父请稍等。”宋千昭抓住时机,丝毫不给对方打断的机会,“其他事都可暂且不论,但事关陛下圣誉,徐大人必须给个明白话!陛下乃圣明之君,以陛下之天威圣德,难道还不足以庇佑吕謇得胜还朝?!”

徐昂被逼无奈,只得道:“陛下圣德自当庇佑我大绥将士百战百胜,岂独吕謇一人!”

宋千昭立即抓住话柄:“如此说来,诸位也承认吕謇将军领兵是能取胜的。祖父可听清了?徐大人已经替我解答了您的疑虑。”

这话已然讲死了——若再反驳,岂非质疑天子圣德不足?

宋谏终于按捺不住,沉声道:“边关军务关乎国本,岂是逞口舌之快就能定夺的?将领在外征战,固然仰赖圣上洪福,但为何非要啓用这等品行不端之人?难道朝中就找不出一个德才兼备的忠良之臣?”

宋千昭看着祖父固执的模样,不禁摇头:“祖父此言未免太过书生意气。若良将易得,陛下与诸位大人又何须在此争论?”

“吕謇熟谙兵事,正是当下最合适的人选。就像祖父刚正不阿,故而执掌户部要职。孙儿为何不举荐祖父出任三边总制?正是因为各有所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