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扭曲的“收藏家”
案发後出现在附近!嫌疑进一步上升!
“他实习期间,有没有对院长的办公室表现出什麽特别的兴趣?”白小璐抓住细节。
女主管努力回想:“好像…有一次他送文件去院长办公室,回来跟我夸院长的砚台很有味道,像是老物件…
线索再一次严丝合缝地对上了!这个孙伟,极有可能就是系列盗窃案的嫌疑人!他利用实习的机会踩点,摸清了院长办公室的位置和内部情况,甚至注意到了值钱的物品,之後择机实施盗窃。
“立刻查本地所有师范类丶社工相关专业的院校,两年前左右,是否有叫‘孙伟’的学生,尤其是实习记录与‘温馨家园’敬老院能对上的!”王哥在返回的车上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回队里布置任务。
调查范围从茫茫人海迅速缩小到特定的几所院校。信息很快反馈回来:本地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工专业,两年前确有一名叫孙伟的学生,其教学实践记录显示,曾在“温馨家园”敬老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
更重要的是,该生已于一年前毕业,毕业後档案转回原籍,但据其辅导员模糊回忆,孙伟家境似乎不太好,毕业後好像并未从事社工工作,据说在打零工,具体不详。
原籍信息被迅速调出:本省一个偏远的县级市。
“联系当地警方,协助核实孙伟目前的住址丶行踪及经济状况!”秦锋指令清晰。
等待反馈需要时间。专案组并没有干等,而是继续围绕已知的孙伟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技术队尝试恢复其可能使用过的手机号码,网安部门则对其可能的网络活动进行筛查。
白小璐则再次梳理所有案发现场的细节,试图构建孙伟更完整的行为模式。她发现,孙伟选择的盗窃目标虽然都是老人,但物品却有所侧重:独居老人主要是金银小件,而敬老院则是文房类的老物件。他似乎对“有年头的”丶“有故事”的东西格外偏爱,而不单纯追求现金价值。
“他会不会不仅仅是为了卖钱?”白小璐提出一个想法,“也许他本身就有某种收集癖好?或者,他对‘老东西’有特殊的情感寄托?”
这个观点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如果嫌疑人盗窃并非纯粹为了经济利益,那麽销赃渠道可能会更隐蔽,甚至可能自己收藏,这会给追赃和固定证据带来困难。
就在这时,前往孙伟老家调查的当地警方传来了消息——孙伟并不在老家!其家人表示,他毕业後很少回家,只说在城里打工,具体做什麽不清楚,偶尔会寄点钱回来。最近一次联系是一个月前。
线索似乎又要断了。
但当地警方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他们走访时,孙伟的一个初中同学提到,去年年底曾在市里的一家大型古玩市场附近遇到过孙伟,当时孙伟看起来“混得不错”,穿得挺体面,还说自己现在做“文化用品”生意。
古玩市场!
所有线索仿佛一条条溪流,最终都汇向了这个地方。
“重点监控古玩市场!特别是经营老旧金银饰品和文房用品的店铺!派人便衣潜入,寻找孙伟的踪迹!把他照片发给大家!”秦锋果断调整部署。
一张无形的网,悄然撒向熙熙攘攘的古玩市场。
白小璐主动请缨,再次跟随经验丰富的李姐进行便衣摸排。她们僞装成挑选礼物的顾客,一家店铺一家店铺地逛,留意着店员和顾客中是否有符合孙伟特征的人。
古玩市场人流如织,鱼龙混杂。连续两天的摸排都没有结果。就在大家有些疲惫时,一个安排在市场周边制高点的观察组传来了消息。
“报告!发现目标!在市场东侧‘博古轩’後门小巷,一个戴眼镜的瘦削男子正在与店老板交谈,体貌特征与孙伟高度相似!”
“盯紧他!便衣组向目标位置靠拢!注意隐蔽,不要打草惊蛇!”指挥车里的秦锋立刻下令。
白小璐和李姐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迅速但又不引人注意地向东侧移动。
她们接近小巷口,借着地摊的掩护,果然看到一个穿着polo衫丶戴着黑框眼镜的瘦高年轻人,正将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小包裹递给一个胖乎乎的店老板。两人交谈了几句,店老板递给他一叠钞票。
交易完成!孙伟警惕地四下看了看,将钱塞进裤兜,快步向巷子另一端走去。
“行动!”秦锋的命令通过对讲机传来。
守候在巷口的便衣刑警立刻上前,拦住了孙伟的去路。
“警察!孙伟!跟我们走一趟!”
孙伟脸色瞬间煞白,下意识地想转身跑,但前後路都被堵住。他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被刑警一把架住。
李姐和白小璐也迅速上前。白小璐的目光落在掉在地上的那个报纸包裹上。报纸散开,里面露出的,正是一对雕刻着繁复花鸟纹样的老银镯——与第一位事主退休老师丢失的那对照片一模一样!
人赃并获!
白小璐看着那个被铐起来丶面色惨白丶浑身发抖的年轻人,很难将他与那个在养老院里“勤快懂事”的实习生联系起来。
虚僞的善良之下,隐藏着的竟是如此的冷漠与贪婪。
“孙伟,”李姐上前一步,声音冷静,“知道为什麽找你吗?”
孙伟低着头,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白小璐蹲下身,捡起那对银镯,冰凉的触感仿佛带着原主人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