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郎骑竹马来 > 辩白(第2页)

辩白(第2页)

这一日,上闻贵妃患病,圣人亲去承香殿看望,不想,贵妃称恙,借病为兄长子侄讨爵要官。

白日里,各家来拜,贵妃心中有怨。

童氏一门皆有恩赏。许德妃的两个侄子入军中,一个陪驾圣人,一个随行东宫。张贤妃的叔父跳任尚书右丞。岳昭仪的祖父,陈修仪之父,各家子侄不是入弘文馆,就是崇文馆,皆有赏赐……

圣人不记冯家危难时投敌的错处,还要给冯家高官爵位,冯後落泪阻拦,不许陛下赐赏母族冯氏。

圣人又言:“皇後的亲弟弟,太子的亲舅舅,该受赏,该有大恩赏。”

皇後啼哭,直言:“妾与那冯二郎又非一母所生,昔日,弟敢不认姐,今时,姐又何必认弟?他业已将妾从冯家除名,我乃李家娘子,又非冯家之後,哪里还有什麽亲弟弟?皇太子也不需这般贪生怕死的亲舅舅!”

後不许,帝无奈从之。

贵妃因郭氏所害流産失子,圣人怜惜,赐薛家豪宅良田,金银奴仆,薛家仍觉不够,贵妃亦是这般想。

郭氏贵妃的恶名,後宫之中谁能担当?

当天夜里,金阳公主,淮阳公主,荣王,梁王,瑞王跪于丽正殿外,为母求情。

次日一早,永福坊的齐王宁王入宫,一同为亲母求情。

贵妃多子,李家皇位如似薛家之物,圣人如何不忌惮?

李二李四入太极宫,我却入东宫。

储命召我入东宫,听训。

华阳公主一字一句,被司言司的女官记下。

公主言行不当,我与之同罪,华阳不肯入东宫听太子训导,我又非公主之身,故只馀我一人,进东宫听斥。

东宫殿下庶政忙,莫说叱责我,便是瞧也没空瞧。

不过,储君身边的祝公公实在得宠,为太子沏茶,研墨,缝衣……这些东宫内官宫娥的手边事,祝公样样心懒手脚不动,全推给了我,我不敢得罪祝公公,只能一一从办。

待我出了东宫,华阳公主问我,“大哥训斥了?”

公主若再言行无状,我还得入东宫受公公的欺辱,我不想见东宫殿下,更不想见东宫权宦。

华阳问我,我不说话,只是当着宫娥们的面,掉了两滴眼泪,公主见了我的泪珠,在那之後,谨言慎行许多年。

薛家无官无爵,便想着长长久久地当皇亲。

圣人才原宥承香殿,贵妃又想着让薛家尚公主,薛家门户低,贵妃亲生的淮阳公主且不如意,圣人更是不愿,便以功臣後人朝臣後代多如星海,皇子皇女且分赏不过来为由,搪塞过去。

皇後面前,圣人又是另一套说辞,“贵妃不容薛家女儿嫁王府做正妃,是瞧不上薛家市井门户,反拿亲生的金阳丶淮阳去充薛家的门楣,亲王是儿,公主就不是儿?只想要李家的皇位,只想添薛家的脸面,果真是舞妓出身,主不了事当不得家,是朕擡举她了!”

除了薛家,冯家也要尚公主,冯家自诩门第高,求要宫里,要麽娶长公主华阳,要麽尚嫡公主乐阳,要麽是受宠的贵妃之女金阳,要麽是有才名的贤德公主溧阳。

皇後嫌冯家卑鄙下贱,人品堪忧,唯恐奉主无状,半个宗室女亦不肯许嫁,更论说皇家公主。

冯後不许冯家尚公主,只是差了四个老公公,赏了国舅夫妇数个巴掌。

一日,丹阳公主找到我,公主支支吾吾询问她的婚事,她不想嫁去薛家,更不想嫁娶去冯家。

公主亲母早逝,更无姐妹兄弟,只由宫中太妃抚育,也不似溧阳公主身兼才气,素有贤名,深得帝後同爱。

圣人皇後千挑万选,为公主择定柳氏驸马,柳氏子孙相貌出衆,驸马既有门户也有文才人品,多说无益,我只道,圣人皇後一向圣明,公主必能如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