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郎骑竹马来 > 浮白(第1页)

浮白(第1页)

浮白

冯太後病愈,我见势退回东海湖投食喂鱼……

兴庆宫病中,太极宫不生事端,长安城未成祸事,益州安定,平卢大捷,太後多重喜气在身,病气全消。

华阳的皇後花树冠,给宗室女子加封食邑,许平王妃英亲王嫁娶,无功赐阿湘为正二品郡君,无故追封善华做了黔国夫人……我胡作非为,险些搬空太极宫。

我所有的任性妄为,越权不安分,冯太後不做处置,更不曾追究,太後处处由我任意胡来。

冯太後不崇道不信佛,更不信巫蛊厌胜之术,能治人生死,衍化是非,主宰成败。

薛太妃,怪力乱神非真,意图谋反阴谋诡计,非假。

罪妇人以巫蛊之术诅咒当今圣人,就是诅咒毁坏冯太後的毕生心血。

其心可诛,其人该杀。

薛太妃一条人命,纵死千万次,也抵不过鹤奴一根指头,皇太後如此说与六宫。

“毒妇,罪大恶极的毒妇!我的儿女……你们兄妹不和,原是这毒妇暗中作祟。”太後言,“先帝去时,予见她儿女年幼,各个无知,竟生了善心留她一命,不让这毒妇为先帝殉葬。”

我与圣人不和,互相刁难,相看两厌,多年积怨,由来已久。

鹤奴性情不定,太後以为,是巫蛊之错,狸奴恍恍惚惚,太後心想,是厌胜之错。

冯太後舍不得责备大儿,也不愿责难养女。

她便将所有过错一齐推给薛太妃,想借巫蛊祸乱之名,以解圣人和洛阳侯之怨仇,让亲子与养女重归于好。

我尚未开口挑拨,太後早将万般错全归于薛太妃一人之身。

冯太後,一条白绫赐死薛太妃。

行刑之人,自然还是我。

郭贵妃,薛贵妃,前朝贵妃,凡是贵妃,都死于我手。

荣王丶梁王丶瑞王丶兄弟三人被囚于太液池的蓬莱岛。

至于齐王,宁王各自囚禁在王宅,无诏不许迈出宅门一步。

金阳,淮阳两位长公主,依旧是公主,韦驸马遭贬谪,淮阳公主被太後当面训斥……我心大笑。

圣人宠爱薛淑妃,太後心有顾忌,暂饶了薛淑妃之母。

薛氏一族羁押刑部,全族秋後流放,在太极宫为非作歹,纵是宠妃母族,依旧没有半分回转的馀地。

陛下偏爱薛淑妃,太後便轻饶薛氏,圣人不赦免如荻,太後也不放行。

太极宫母子之争,从那时起,子赢了母,也是从那时起,我的败局已定,我的生死早就有了数目。

颜家主母患病,我想回颜家照料看望,我违着心同太後请求。

太後,准许我出宫。

我真正的离开太极宫的那一天,无人相送。

人人只当我出宫小住几日,十天半月便回。

当然,除了祝贵人,他手脚懒惰,心眼却活。

祝公公拦着我的去路,他仗着圣人的势无法无天,甚至于越矩,拽着我的衣袖。

他又哭又闹,他又跪又拜,不愿让我回长安为嫡母“敬孝”。

他大喊大叫,以性命要挟,“娘子今日若是走出太极宫,奴婢他日何来性命?”

圣人派他时时窥探我,我反客为主,我便是死也不能无声无息悄然而死。

这些时日,万事皆为我指使,事事全经祝贵人之手,圣人若要惩处我,他的权臣宦臣照样逃脱不了干系。

祝贵人不是我的身边人,他的性命与我何干?

这一春半夏,我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一笔一笔,罄竹难书。

此时若再不走,等圣人回了长安,祝贵人性命保与不保,我不知晓。

我该在掖庭里住多少年月,我心知肚明,我算得一清二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