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第二日,衆人早起用膳。
倏地,祝娘子拍了拍祝大郎的手,示意他说话。
祝大郎自坐下来便满脸踌躇,此刻望了望祝娘子,又望了一眼祝平安。
因不爱涂抹胭脂,两人红肿着的眼睛分外明显。
祝大郎张了张嘴,他作为一家之主,总要担起责任来,终是下定决心,轻咳了两声才说道:“我与平安她娘商量过了,我们打算去府衙一趟,取个户籍。”他顿了顿,又说道,:“我有酿酒的好手艺,总能活下去。”
赵听淮似有所感,此刻并不感到意外,只静静的舀着粥喝,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
屋内静默了一瞬,杳娘最先反应过来。
她惊的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望着祝娘子。
“真的吗?真的决定留下来了吗?”
她声音颤抖着,眼眶早已酸涩的泛红。
“是真的。”祝娘子笑着拉住杳娘的手让她坐下来,瞧了一眼正用希冀的目光望着她的祝平安,点点头柔声道:“我们商量过了,留下来,开个酿酒铺子,平安就跟着赵大夫好好学医,治病救人。”
这是昨夜她与祝大郎商量了一宿的结果。
说出这个决定,两人顿觉心头的石头消失,整个人都松快了起来。
祝平安垂眸,遮住了湿润的眼眶。
——
似是怕两人反悔,杳娘急性子的就拉着祝大郎与祝娘子与看旁边的铺子。
与南山堂和段宣闻买的宅子一样,前面是铺子,後面便是自家院子。
原先的主人家被小儿接了去奉养,这处铺子便要往外卖,只是挂了一个多月都没找到合适的人家。
多数还是因为听了些有关赵听淮的闲言碎语。
由着杳娘牵头,上午看了铺子,下午赵听淮便看了地契,没问题便让祝平安签字画押,这宅子便写到了祝平安的名下。
可这银钱都是赵听淮掏的。
旁人不知,祝平安却是知道的。
赵听淮自己穷的叮当响,南山堂的生意没那麽好,多半的银钱都给杳娘做了嫁妆,少半还要养着这一堆的人。
她实在好奇怎麽一天就变出来这麽多银子,还把宅子给了她。
她也是拒绝过的,只是拗不过赵听淮。
哪知赵听淮闻言只淡淡瞥她一眼,便又低头钻研药方。
祝平安也没在意,仿若随口一问。
半晌,他道:“徐少夫人送来的谢礼,我都没动。”
是了,自给徐府的小郎君徐安接生後,徐府送了三四趟的谢礼。
她全都给赵听淮了。
毕竟……白吃白住了这麽时间,她总归还剩些脸皮。
赵听淮见她若有所思的样子,继续说道:“还剩了些,晚些时候给你,你再去跟伯父伯母商量商量,需要添置些什麽,明日我去香山寺请个好日子回来,替你们搬家暖居。”
“还要请日子暖居吗?”祝平安一怔,她不太懂这些。
原是讲究的很,只是自小在青山府长大,身边都是长久认识的人,还有些祖辈都生活在那里的人,又怎会有人暖居呢?
赵听淮放在药方,胳膊撑在膝盖上,两手交握着,他耐心说道:“挑个好的吉日,往後都会顺利些。”
随即,他起身拿起书案一次的手札。
昏黄而黯淡的绢布被卷在一起,握着很有重量,上面墨黑的字迹挤满了所有空隙,隐约还画着什麽。
“这是我阿娘的手札,今日起便是你的了。”
祝平安没缓过神,嘴唇微微张大,样子有些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