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吹面不寒 杨柳风的上一句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也有一些不怕死的,直颂昭君出塞之美德,以昭君比她李琅月,认为她甘愿效法昭君,前往西戎和亲,堪为巾帼英雄。

这是一个棘手的题目,在场辅助批阅的其他礼部官员也捉摸不透李琅月的心思,评价等第的时候也都是战战兢兢。

“各位要是再这么批卷,净挑拣一些不入流的东西到本宫面前的话,可以现在就脱下官身,三年后跟着落第的举子,一起重新考一遭了。”

李琅月将手中的卷子像丢垃圾一般地随意一扔,吓得几个老学究手中的笔都掉了。

“公……公主,您看看这些个怎么样?”

几个官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一阵,商量许久,才将手中的卷子递到李琅月的跟前。

李琅月仔仔细细地看了半晌,发出一声轻笑,看上去像是终于露出了一些兴致,将这几份卷子递给身旁的沈不寒。

“沈大人觉得如何?”

沈不寒接过一看,这些卷子行文都极为老练,文气贯通,博通经史。

最重要的是,这些卷子的观点皆是反对朝廷派遣公主和亲,认为和亲实则是对异族的委曲求全,那些野心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异族人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得寸进尺。

光看卷子上的文章,的确是珠玑锦绣,但写文章的人……

沈不寒不自觉地微微蹙眉。

在这些文章中,除了崔佑虔那满篇剑气横生的文字,一看就是他亲笔之外,其他人的文章,沈不寒不信都出自他们自己的手笔。

那些人大多是圣都内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纨绔,写些淫词浪语在秦楼楚馆中博美人一笑尚可,但绝对写不出这等鞭辟入里,能够治国理政的策问文章。

要么请了抢手代笔,要么……就是暗中替换了卷子。

作者有话说:

----------------------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句出自唐代戎昱的五律《咏史》,讽刺安史之乱以来唐代皇帝一味采用和亲政策求和,边患却愈发频繁的软弱行径。宪宗朝时,众臣建议和亲,宪宗当庭引用这一句诗,大臣们不敢再提和亲了。参见范摅《云溪友议》,计有功《唐诗纪事》

金榜名

李进甫出事之后,整个礼部几乎都被换成了吏部的人,吏部想做些动作,并不算难事。

李琅月让他帮忙查过吏部的人员变动,想来也是在这里等着吏部。这些漂亮文章背后的猫腻,沈不寒不相信李琅月看不出来。

沈不寒思忖良久,把李琅月可能会下的每一步棋都想了一遍后,才终于给出自己的评价。

“这些卷子,堪为甲等。”

李琅月沉默地望着沈不寒,在其他官员全都屏住呼吸的时候,李琅月才终于出声。

“确实堪配甲等,这几份卷子——暂且留下吧。”

其他一众官员闻言,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总算是有卷子能入得了公主殿下的眼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