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升官发财死后官格格党 > 盐务(第2页)

盐务(第2页)

宝玉也只有每日来请安的时候能见着一面,孩子们大了,家里愈发困不住了。

一时想起保龄侯夫人听她提起宝玉时的神色,贾母心里不自在极了。她人老成精,哪里看不出她眼里的不屑?贾母老眼半阖,哼道:“保龄侯家的也太迂了,我们宝玉对姐姐妹妹心思单纯,只一腔爱护之心罢了,偏她要做出一副划清界限的样子,有什么意思。”

鸳鸯不好说的,总不能不许别人家爱惜羽毛罢?况宝玉袭人行事也太过心急,哪怕再过一两年呢?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有什么好?

她现在对袭人的看法也微妙起来。

“家里还是热热闹闹的才好,”贾母想了想说:“你打发紫鹃带两个婆子去林家,就说我老婆子想外孙女了,把黛玉接来住几天。”

紫鹃原本就是贾母给黛玉的丫头,现在黛玉回林家了,紫鹃便又回到贾母身边当差。

鸳鸯心里发苦,眼下家里这个情形保龄侯夫人都忙不迭的把云小姐接走了,不知林家肯不肯放林小姐来?

只贾母吩咐了只得照做,当即找到紫鹃让她去林府接黛玉。

对此鸳鸯是不抱希望的。

果然紫鹃她们没接到人。

紫鹃与贾母说:“我们去也没见着玉小姐,听林家人说林少夫人带着玉小姐去皇庄玩了。”

贾母听到这话怔愣好一会儿才摆手让紫鹃下去,半晌笑道:

“看来玉儿在林家过得不错,去见识见识也好。”贺秋能带黛玉去皇庄玩,想必是得了太后青眼,他们这些京中的老人想与上皇夫妻打交道都不得其门,这林家哥儿还真是了不得啊。

“你拿钥匙把那边的箱子开了,把我以前收着的一套红宝石的头面找出来。”贾母指挥鸳鸯道。

鸳鸯不解其意,取出头面后贾母轻轻抚摸着上面昂贵的红宝石:“这样的成色现在也难找了。”

“是呢,这红看着也太正了,还是老太太手里的好东西多。”鸳鸯奉承道:“真好看。”

这本是留着以后给宝玉媳妇的,贾母叹了一声,吩咐鸳鸯:“给凤姐儿送去罢,就说是我赏给她的。她与琏儿管家也辛苦了,往后家里还要多靠她,让琏儿把心思放在差事上要紧。”

鸳鸯揣摩她话里的意思,再结合紫鹃带回来的消息一看,有些明了了:家里也就琏二爷在上皇跟前办差,受林家人刺激,老太太这是要笼络那两口子了。

王熙凤接到这套头面是何心情且不说,林家这边贺秋确实是受太后之邀带着两个妹妹过来放风的。林隽与上皇亲近,之前他成亲时太上皇夫妻还赐了礼物。太后对林隽的妻子好奇得很,见过贺秋一面后对其大方的性格喜欢得不行,时不时的叫她到皇庄陪着解闷。

上皇还特意在皇庄给林隽留了院子呢。

贾宝玉的事在京中流传开来后林隽自然也

听说了。

贾府里流出来的权贵子弟后院秘事,好事者还不得一窝蜂的争相传播?

林隽好心的给贾琏提过后便嘱咐德福留意着,要是有人敢牵扯到无辜人的身上,一律报官了事。

为防贾母心血来潮接黛玉去贾家,在太后再次叫贺秋陪伴时,林隽干脆求了上皇,夫妻俩领着两个妹妹住到皇庄去了。正好第二届足球联赛选拔赛就要开始,他这个挂名顾问也能做一些事。

得知贾母果然派人来接黛玉,他也不禁为自己的先见之明点了个赞。

第一届足球联赛捧出了好几个球星,贺时自不必说,老虎队才是最大赢家。她们虽然在决赛中败给贺时所在的外西队,但作为唯一一支女子球队,面对众人的不解与批判,她们通过一场场赛事拼力打进决赛,向所有人证明了女子球员也有问鼎冠军的实力。

有吴大嫂她们的老虎队做榜样,今年统计的球队名单中出现了好几支女子球队呢。可以说老虎队为所有想要踢球的女性创造了舒适的环境,虽然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女子踢球、成为球星已经不是异想天开的事。

且决赛后她们不仅名气大增,连荷包也挣得鼓鼓的,属实是名利双收。

球迷们支持球队的方式除了追球赛就是买买买,但凡是印在著名球队球衣上的商家都凭借球队的名气赚了个盆满钵满。足协也借此吃得膀大腰圆,太上皇且不说,连

贾琏都分了不少银子呢。

所以第二届联赛便在大家双手双脚的赞成中缓缓拉开序幕,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不论是赛制、商业活动都明显更加成熟了。

不止贾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连太上皇也仿佛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兴致勃勃的参与到协会事务中,每日精精神神的,文烁看了羡慕不已。

随着协会良好运转,将架子搭好的林隽便没再过多参与其中。

他被文烁指派了更重要的事。

原来之前林如海上报的盐引问题引起了文烁的高度重视,他上位两年来总算坐稳位置,有了自己的势力。雄心勃勃的着手准备大干一场——肃清官场、整顿朝政。

盐务问题就是一个切入点,之前特意派遣心腹易修武去江南查探盐政,没想到查出来的结果令他心惊。

文朝立国之初边境始终遭受外族威胁,太祖将边饷与食盐绑到一起而实行开中法,即商人通过将粮草运输到边镇来获取食盐的专卖权,如此戍边的饷银有了,商人也能通过卖盐获取利润。

开中法启用之初自然是达到预期的,只是随着时间拉长,几代人后开中法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尤其是上皇年轻时多次征战花费巨大,为了实现他心中的事业蓝图,太上皇通过多印盐引、开中无度来间接的向商人支款——如此便引发了守支问题,到文烁登基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地步了。

按易

修武查到的情况来看,盐商在边镇纳粮获取盐引后并不能马上支取食盐,等待时间从几月甚至到几年不等!朝廷下发的盐引总数与当年的盐产量根本不匹配,许多盐商根本无盐可支!再加上有靠山的大盐商通过特权支盐无度,中小盐商在盐场等待的支取时间拉得更长。

守支时间延长,盐商资金无法迅速回流,利润随之降低,商人中盐的热情就会大幅下降,盐引便愈发壅滞,逐渐走向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导致一个结果——盐税流失。

朝廷再不出手整顿,开中法便会走向崩溃,无法延续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