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升官发财死后官格格党 > 成功(第1页)

成功(第1页)

“好!”

观众们不吝鼓掌,叫起好来。

这把稳了。

湘莲平定心神,更显从容,继续唱来:“冉冉素娥欲下,香街罗绮映韶华①……”

这嗓音洋洋盈耳,馆中球迷不论老少都沉迷在湘莲优雅美妙的唱词中,便是西看台一部分看不见角色身形的都能静心欣赏。

不少人心中疑惑不已:是错觉么?怎的他们觉得球场里听戏格外有一种被优美乐声包围的感觉,简直极致享受。

要叫林隽说这就是环绕声的功劳啊!声音层次感满分!临场体验感满分!

太后享受的靠在椅背上听戏,完全被小生抓住耳朵,分不出心思理会其他。

倒是上皇一向不怎么爱这个,只能听个热闹罢了。

唱完《灯影拾翠》一出,紧跟着又唱了《荣归燕喜》,叫大家大饱耳福后,角儿们都下了台子,一时场中只闻轻快的板锣之声。

观众们纷纷伸长脖子,接下来唱哪一出?

完全忘了他们来这儿的目的。

不时一阵悠扬的琴笛声起,七名旦角莲步上台,伴随着唱词:

“飘飘荡荡天河来。

要把人间看一看。②”

她们唱得活泼质朴,很容易就让人想见这是七位仙女儿正在鹊桥上悄悄拨开云朵偷看人间。

“嘶,这是什么戏?”

“我也没听过哩。”

“啊!小弟知道,这便是小弟家乡的采茶歌!”一名徽州籍的青年激动不已,没想到还能在这里听见来

自家乡的乐音,乖乖,他们黄梅调也要火起来了么?

“咦,兄台来自何处?”

“徽州!”

“是哦,你们那边产的好茶哩。”

“嘘,别吵吵,这采茶歌还怪好听。”

前来看球的普通民众是大多数,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不高,要求也不高。只知道好不好听,听不听得懂。相比官腔的诸多讲究,这种唱词直白淳朴的表演方式更叫他们容易代入理解。

官腔还是太端着了,这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嘛。

尤其是紧接着演到的“七女四赞”叫平头老百姓一瞬间便爱上了这样新戏。

只听台上七个仙女儿欣喜的对人间生活一一发出赞美:

“渔家住在水中央,

两岸芦花似围墙,

撑开船儿洒下网,

一网鱼虾一网粮。③”

芳官几个用天然直白的语言娓娓唱来,“渔、樵、耕、读”四种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在她们的歌唱中也显出不一样的魅力。她们演得活泼亲切,仿佛真有一群仙女在邈邈云雾之上夸赞人间,让观众们心里不禁升起一股自豪之感。

仙女都夸他们日子美呢。

这曲子旋律抓耳,不一会儿功夫观众们便能摇头晃脑的哼上几句了。

连太上皇都坐直了身体,竖起耳朵听了好一会儿,问林隽:“这是什么戏?朕听着不错。”别有一种欢快喜庆之感,热热闹闹的特别符合他的欣赏水平。

“听说是徽州那边流行的黄梅调,又唤作采茶戏的,

说起来源远流长,前身便是唐时盛行的黄梅采茶歌。”林隽解释道,他得知柳湘莲学了黄梅戏也讶异得紧,拿到这里表演明显是要推广黄梅戏的节奏啊。

说不得经他一番操作黄梅戏比京剧还要先广为流唱呢。

“怪道听起来有些民歌的形式。”上皇眯起眼睛点头,拉踩道:“我看比咿咿呀呀极尽矫揉之能事的官腔好听多了。”

太后闻言咻地刺过来两道视线:有毛病,夸两样戏都好听很难?

若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当心哀家拿羽毛球砸你哦。

上皇恍若未觉,眯起眼睛听戏,末了沾沾自喜:这出七女四赞夸的人间百姓一片安宁祥和气象,不就是夸他们皇室做得好么。

他抬抬手:“唱得好,有赏。”

自有小太监领命下去,听到老圣人赏,身后一群官员不论喜不喜欢黄梅调都做出爱得不得了的样子纷纷跟在后面打赏。

七女四赞后便是七仙女与董永初见的《路遇》一出,此时场上湘莲换了一身质朴的粗布衣裳上台,这副打扮叫大家更觉亲切,没等他开嗓便纷纷叫好。

薛蟠歪在准备室门口痴痴望着台上的湘莲,仿佛魂儿都被吸走了,叫贾琏没眼看。一时上皇身边的小太监下来行赏:“文龙班班主何在?上皇有赏。”

薛蟠只顾目不转睛地盯着湘莲,听他唱道:“家住丹阳姓董名永——”

“好!”他大喝一声啪啪鼓掌,活脱脱一个粉头子的

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