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青城mountain > 归途十(第1页)

归途十(第1页)

归途(十)

策马赶到燕子坪,柳行简正拿把剪子,独自坐在案前绞窗花。

我于窗前探首:“柳先生!”

韦济执手:“柳先生。”

“青城丶济周!快,快进来坐。”

柳行简搁下手中活计,去到一旁,端了两盏煎茶过来。

我道谢接过:“柳先生好雅兴,一个人呆在屋里剪纸,王娘子呢?”

“刘玉和徐山他们搞什麽投壶比赛,她也去了。”

“有意思!”我抿一口茶水,好奇道,“那你为何不去?”

柳行简摆手失笑:“好久没摸过箭了,三投不中,她嫌我在那给她丢人,打发我回来剪窗花。”

我“噗嗤”笑出声,韦济握拳抵在鼻尖,皴着眉,袖摆微动。

柳行简拨弄着窗花,叹道:“剪了多半个时辰,才剪了这几例,等会回来,指定又要被说。”

我笑着拿起剪刀:“我帮你!”

韦济亦取过红纸,捋平对折,叠成多角底样,推到我手边。

他叠四角,我就剪竹报平安;若是六角,便绞作富贵牡丹。

他折我剪,柳行简再将纸样摊开抹平,不多时,案上已撂了一沓。

柳行简连声道:“够了,够了!这也太利索了!”盯看我与韦济,又道,“你俩到燕子坪来,该不会只是为了帮我绞窗花吧?”

我睨向韦济:“我是,他就不知道了。”

韦济略作沉吟:“我来是想告诉你们——年後,韦某将去泸州赴任。”

“升官了?”

“升官了!”

话音未落,我与柳行简相视而笑。

我双手执起茶盏:“恭喜韦大人,贺喜韦大人!青城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柳行简亦道:“同贺同贺!”

韦济起身:“该我敬二位。”

柳行简提壶续水,笑问:“此去泸州,可是就任泸州知府,兼知长宁军?”

韦济颔首:“正是。”

我饮了口茶,顺嘴一问:“既然你接了熊伯通的差事,那他去哪儿了?”

“伯通他……”韦济瞥了我一眼,“即将调任戎州,兼知富顺监。”

柳行简又问:“原来的戎州府官呢?”

“王大人升任梓州路转运使。”

柳行简凝思片刻,骤然起身:“那原梓州路转运使——现在石门蕃承担朝廷宣抚之责的傅求大人,可是要入京宰执?”

“听王大人口风,合该如此。”

柳行简面露激动之色,返身去到书架,取来舆图,我接过一侧轴头,缓缓展开,铺于案上。

“你们看!”柳行简点着卷轴上的罗氏国,“僰道三路夷先後纳土归宋,如今的罗氏国北接泸州,东为夔州路,西邻石门蕃,三面宋地环绕,仅存西南一角,尚与大理相连。

“罗氏国鬼主受封于前朝,後降大理,近年来,与主国交恶,拒绝朝贡,图谋自立。至于大理,于它而言,罗氏悬足之势已成,凭其国力,能抵住北部吐蕃侵扰,已然不易,再无馀力,控遏罗氏。”

韦济道:“此番罗氏推动晏乱,拉拢石门蕃谋独失败,想来会再度与大理议盟。以大理现在的处境,定然希望罗氏维持原状,继续充当它与我朝之间的藩篱。”

“不错。”柳行简慨然又道,“罗氏全境千山万壑,耕地十不足一。当地贵族为了一家一姓之利,罔顾更多的族人百姓,不推教化,愚民疲民。

“大国藩篱,道道俱是边民血泪筑就。为我宋地百姓,亦为罗氏百姓,眼下图归,正当其时!”

我觑韦济神色审慎,便问向柳行简道:“如此说来,这回朝廷在西南边走马换将,即是在为招抚罗氏做准备了?”

柳行简点了点头:“伯通善剿,济周善抚。富顺监的井盐岁出三十万贯钱税,然蠹吏频出,近十年来,已有三任知监落马,就连内侍省的高阶宦人亦折在里头。

“此时调常年镇边的伯通过去,定是上面下了决心惩腐肃贪,从严治监。长宁军乃西南重器,犹擅山地作战,交于济周节制,上意旨在休战养兵。

“他俩一个有钱,一个有兵。朝廷此番布局应对罗氏,是想抚字当头,恩威并施,令其归服,整合西南全境。”

韦济执手道:“韦济豁然开朗,多谢柳先生提点。”

“济周言重了。”柳行简笑着摆手,“你与伯通若能合力促成此事,伐暴救民,拓土建功,他日定能青云直上,制诰入宰。”

韦济恳切道:“韦某此生不求仕途通达,惟愿我边地百姓能与中原百姓一样安居乐业,种麦得麦,种稷得稷。”

“夷夏一体,四海共天;六合同风,宇宙齐贯。夫复何求!”柳行简乘兴吟哦,我击掌相和。

韦济再道:“这次石门蕃犯边,若非二位筹谋得当,韦某或是早已身首异处,悦州亦要沦陷敌手。大家保住了我的命,保住了我的前程,日後倘有需要韦济效力之处,还望你们记得有我这个朋友。”

我笑道:“种麦得麦,种稷得稷。老百姓心里种什麽,就会长什麽。韦大人善心善行,自然结的是善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