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00110(第12页)

100110(第12页)

他没有立刻说出口,打算看看丙十三营接下来的表现。但底下沸腾的声音渐渐散去后,不少人都对台上的中年人发出了疑惑:“这谁啊?”

“不是三元站上来干嘛?”

听起来实在不够友好。不过没办法,士兵们对读书人有种又卑又亢的情结。仁宗今日打扮得像个体面的文士,又居高临下地站在上首扫视着人群,予人的初印象十分糟糕。

扶苏淡定地拉了下仁宗的袖子:“哦,这位是官家。”

“官家也是特意来视察你们读《求知报》情况的。”

人群忽然安静了一瞬。

丙十三营的禁军们面面相觑。

“我没听错吧?刚才疑似听到了小三元说‘官家’,他还说了两次?”

“我也听到了。”

“我也……”

他们纷纷不可置信地抬头,越看,那人身上前呼后拥的气度似乎越明显……

但官家的面色一贯如常,丝毫未变。他连被臣子当面喷一脸口水都不生气。自然不会计较禁军小小的失礼。接收到几道震惊的目光时,他甚至微微颔首报以一笑。

呃,不会吧?

不会是真的官家吧?

真正让丙十三营确认的,是不远处那张焦急又恨铁不成钢的脸。禁军兵士们认不得皇帝,难道还认不出他们的陈总管嘛!总管他为什么只远远站着不敢上前,又为什么钉着他们满面愤怒?答案只有一个。

与方才知晓扶苏的身份不同,这一次,丙十三营的士兵们一个个都不敢欢呼,只想跪下了。他们刚才都做了什么?对官家出言不逊不说,还和三元唱起了若有若无的反调,官家肯定对他们很失望吧?

哦豁。

怎么起了反作用?

扶苏还以为他点出官家在场能再鼓舞一波士气的,就像他问官家要的题头和序文一般。“御制”“皇家珍藏”在后代都是天大的噱头,遑论当代呢?

但这一法门却在禁军里失效了。

怎么回事?

扶苏一头雾水着,官家却一点不见慌:“诸位莫紧张。”

“你们皆是朕的子民,亦是保家卫国的好士兵、好男儿。何故如此作态?”

听了他的话,丙十三营稍稍振作了起来。不少人眼神发亮:听到了吗?官家夸他们了诶。而且是别的营都没有的待遇。

“难道真的是被《求知报》难倒了?”

“……”

丙十三营又不说话了。他们不仅是被难倒了,他们还一字未看呢。

“就连三元郎亲自教授,你们亦没有一点信心学会么?”

什么!?三元亲自教?

士兵们的透露,就好像被安了开关似的低下又抬起来。讲道理,在官家讲出这句话之前,他们都觉得三元是来宣传、又或是兴师问罪的。

所以说……他们能当上三元郎的一日学生,官家还会旁观全程了?这不学是人!?

于是,交到扶苏手里的,就是被哄得听话异常、斗志满满的数百名将士。扶苏面色十分复杂,官家却得意地轻抬了下巴。

该怎么哄大臣们好好干活,他当皇帝十余年的时间,也总结出完整经验了。对上心思单纯的士兵们,效果更是好得出奇。

所以,接下来,就看你发挥了。

扶苏踏着小步子,走上官家让出的位置。他之前在饮子店讲过一次,算得上驾轻就熟。不过这次他想了想,没用上那些套词。

他把《求知报》翻到最后的地理部分,关于大宋的东南西北。无尽的海面、漫长的夏日、覆雪的群山,以及充斥着传闻中瘴疠、毒虫、山菌和绵延无尽树丛的西南端。

“有人随狄将军去过那处吗?”

多数人一脸茫然,他们只知道前段时间又打仗了。但是开战在哪,敌人是谁、战争因何而起,他们都一无所知。

只有一个人,迟疑着举起了手,又差点想放了下来。他年龄不大,是随狄青出征广源州之后,重新被打散编入禁军营的。

扶苏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那你说说吧,你的所见所闻和我说的一样吗?”

被点起来的人只觉千百道目光落在身上,话都险些说不利索,支支吾吾了起来。

“没关系,或者说你见到的场景也好。”

或许扶苏的鼓励起了作用,又或许官家的存在刺激了他:“不,是不一样的。”

毒虫可以被艾草熏走。

野菌会中毒,但也很好吃。

在树林里行军十分困难且危险,但有与士兵同吃同住的狄将军在,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保卫宋土的决心。

此人越讲越顺畅,在扶苏和官家接连不断的点头之下,甚至谈兴大发,讲起了他们千里追杀侬智高的细节。数百人都听得聚精会神,包括方才一脸懊丧的王安石。

原来在他们几乎不曾了解过的土地上,还有这么一场惊心动魄之战。将士们为了宋土浴血奋战、寸土不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