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00110(第13页)

100110(第13页)

从前几乎未闻的西南边民,也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会吃山菌和水果,会骑矮矮的马,被大太阳晒得黢黑。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宋人。就连被追杀的目标侬智高,也一直自认是位宋人。

其实西南边民对大宋的认同感,未必有说的那么强。“改土归流”才能真正增加向心力。但扶苏并不准备戳破。有的时候,美好也是谎言的组成部分,不是么?

那人一口气说完了后,扶苏没讲话,官家也只说了一个字:“好。”

但就这个字,让士兵的脸色涨得通红。并且成功收到了周遭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扶苏借势追击,奶声奶气地喊道:“所以,有海边出身之人吗?不若也来讲讲?要是讲得像刚才一样好的话,可以登载在下次《求知报》上的哦。”

官家说:“朕亦会过目。”

立刻就有靠海出生的幸运儿一跃而起:“我我我!我是!”

待到扶苏搜罗完丙十三营的所有特殊出生地士兵后,气氛已经彻底滚烫了起来。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扶苏手中的《求知报》,恨不得封面上的刊号立刻从1变成2。不难想象,这个消息今晚就会传遍整个禁军大营了。

官家亲至、三元教导、采访登报。

哪一项都是能吹几年的资本,偏偏丙十三营全遇到了。他们不被羡慕嫉妒死才怪。

“下一期的《求知报》有着落了。”扶苏笑了起来:“我不信其他营的人会不好奇内容。再不济大家都是禁军,一荣俱荣嘛。”

有了好奇心,不怕他们不读报。

至于读不读得懂的问题嘛……扶苏摸了摸下巴思索道:“要不,找国子监的监生们来支援一下?还有狄将军也该跟着一起学,刺激一下他们。”

“真是什么都被你安排明白了。”

官家既无语又好笑:“朕还以为,肃儿你打算故技重施,讲几个武侯、宣王的故事,好引他们认字呢。”

没想到,用的是这一招。

但他真心觉得这招很不错,让禁军出风头刺激阅读欲是一方面,也该让读《求知报》的人们,见识到寻常目之不及的地方。除了汴京外,苗人、渔民、盐工……他们亦是大宋的百姓。

仁宗悠悠然转过来头:“王卿,你以为如何呢?”

王安石拱手:“微臣受益良多。”

仁宗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王安石是他一力从一甲提到状元位的,他期许良多:“你便跟着肃儿好好学吧。”

这本来就是王安石打算做的。

“是。”

扶苏却突然神色慌乱,捅了下官家:诶,注意一点啊,别大庭广众的叫我“肃儿”啊。

官家哑然失笑:“王卿早有察觉了,肃儿你不知道吗。”

扶苏:“……”

他还真没看到!天啊,难道王安石会唇语,可以读别人的口型吗?

但官家先前已然下了决心,打算揭晓扶苏的身份,这下便十分松弛地说:“不必慌张,王卿早晚都要知道的。”

扶苏却摇了摇头:“可我还没够呢。”

“什么时候才算够呢?”

官家温声问道。

“至少也得等满朝文武都看我不顺眼,知道我是成王也不想让我做太子的程度……吧?”

官家&王安石&苏轼:“……”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声达到高度一致: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吗?你确定这样下去大家是真看你不爽,而不是被你虐到心服口服吗?

但扶苏却从官家的沉默里,解读出了另一层意思。他的眉眼染上了淡淡警惕之色:“官家,你难道答应我的事不算数了?”

明明两个人在奉先殿的画像前,祖宗见证之下拉过钩的:他帮官家搞改革、治盛世,至于皇位传承的事,官家自己另想办法。过继也好、立幼也好,总之与他无关。

仁宗又沉默了一会儿:“肃儿,你还是不愿意当太子吗?”

“不愿意。”扶苏说道。

只是他没有发现,这一回,他的拒绝,远远没有一年前那般斩钉截铁——

作者有话说:苏轼&王安石:你俩还真不把我俩当外人[愤怒]

第107章第107章“父皇,你可真来的是……

扶苏说完之后就别开了头,避免与仁宗对上目光。他能够理解仁宗的想法。这一定不是个能让他展颜的答案。

“抱歉,官家。”

其实,本就是提前商定好的交易,扶苏不必说抱歉。但他没办法不顾及官家的心情。满心捧上的皇位被亲子弃如敝屣,官家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

“肃儿何须道歉?”

仁宗摇头截断了扶苏的话头,眉眼间如一片广阔静谧的湖,并不因疾风泛起失望的涟漪。他一直不知道,肃儿对皇位莫名排斥的心结来源于何。但他才四岁,心性纯如一片白纸,想必是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是朕一直心存妄想。就算往远了说,也是朕不足以让肃儿有安全感。”

扶苏乍然抬头,乌莹莹的眸光闪动着震惊。原来官家竟是这样想的吗?把错处全部揽在了自己头上。

讶异、愧疚、茫然……诸多思绪令他心乱如麻。殊不知现场还有两人,比他心乱如麻得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