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00110(第18页)

100110(第18页)

进谗言的本人:“……”

他默默捏紧了小拳头。

说话的人见他面色不虞,一言不发,还以为是因为不知内情挂不住面子。便扭头继续找别人说话去了。

两个时辰的颠簸之后,城东五十里到了。

汴京虽然繁华,但五十里外就与都城无关,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本地的县令和乡老们聚在一处等待着圣驾的降临。

其实,早在县令收到通知的当夜,就派人摸着黑把附近翻了个遍,压根没看到什么祥瑞的痕迹。师爷就提出,要么仿个石人、石碑什么的祥瑞埋进去充数?

幸好县令是个唯物主义者,对神鬼之说一向不感冒:“不必,若是官家扑了个空,以后能不再被蒙骗也好。”

这也是因为官家仁厚的名声在外,不会轻易迁怒处罚他人。要是一位昏君、暴君坐在龙椅上,他们才不敢这么干呢。连夜赶工也要做个像样的祥瑞出来交差。

浩浩荡荡的长龙站定,为首的官家从轿辇中走出。县令立刻上前一步,就听到他和煦的嗓音问道:“林卿辖领京畿之地,近来可曾声闻什么异动?”

“微臣连夜派人勘察,未曾发现什么。”

官家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倒也不着恼。他心想道:肃儿明确说是“三日后”,或许在时间上有什么严格限制?

便说:“你带着朕与诸卿再看一遍吧。”

林县令无奈,知晓这一遭是非走不可了。官家只有亲自看见才能死心。好在京畿之地多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有没有什么异一眼便知,不至于兴师动众。

他的目光掠过附近的景色,忽地停顿了一下。而他身后的一位乡老,更是“咦”了声。

官家精神一振:“怎么了?”

县令的嘴唇动了动,出于谨慎不敢胡说。但对土地本就无比熟悉的乡老就没那么多顾忌。他抬臂一指,声音颤抖:“那片田、那片田,我昨天看到的时候分明是荒的!”

官家循声望去,只见那乡老所指的地方,俱是一片错落有致的郁郁葱葱。

一夜之间,荒地变良田,这可能吗?

官家的心头兀自一跳,当即决断:“走,去看看!”

他抬脚就走,后面浩浩荡荡的百官也只能跟着。刚下过雨的乡间小道的泥土湿软,黄泥点子蹭在了官家的鞋面上,他却毫不在意。

一行人步行到跟前,乡老们亲眼见到后,愈发笃定了:“这里千真万确是块荒地,十几年没人种的,里长家有鱼鳞册,上面记着有。”

荒地一夜变良田。祥瑞得千真万确!

乡老们立刻激动了起来。至于良田种的是他们没见过的作物,这一点就无人提及了。肯定也是上天旨意的一部分咯。

但官家反而生出一丝狐疑。

荒地变良田,肃儿梦中得天所授之物,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他有心想把肃儿叫来,但呼吸之间,肃儿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挤进了官家的身边,看着陇上郁郁葱葱的一片,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早在周围人传言“荒地变良田”时,他就若有所感。结合父皇梦中问他粮食的情况,一个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的猜测浮现在脑中。

他抬起脚,踏入无人的田地里去。

“哎——”

有人原想阻拦,但见官家都默许了,只好悻悻放下手。

扶苏走了几步,蹲下身子。也幸好他上辈子有点厨房经验,不然就身怀宝藏而不能辨识。

“这是土豆。”他说道。

是他一度昼思夜想,却远隔重洋,难以相见,却在父皇的帮助下意外降临大宋,可亩产千斤的土豆。

第110章第110章这场宴会的成功,他已……

饶是扶苏也没有料到,他父皇会有这么大的手笔。他最多以为会天降几百斤粮食。

他俯身蹲了下来,用小手摸了摸马铃薯的叶子,指尖立刻覆上淡淡潮气。垂目细看,还能偶有虫子从茎间爬过。

未免太新鲜了点。

就好像从哪片土地移植过来。

扶苏忽然心虚目移:坏了,不会真是从地球其他地方移植过来吧?很符合父皇他的作风。

但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包括官家在内的众人都齐齐望着他,眼巴巴等着讲解呢。扶苏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力拔起一丛马铃薯,露出根部黑乎乎的一片。用手拨开粘连的泥土,果实暴露在空气中。

“就是他了。”扶苏说。

官家的声音微微颤抖:“莫非这就是……天降祥瑞?”

扶苏无比肯定地点头:“嗯。就是它。”

继五谷以外的又一种新主粮,怎么不算是祥瑞呢?

他信誓旦旦着,群臣们却已经看呆了:“官家,赵小郎,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句话代表了此刻所有人的心声。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官家梦中得天所授吗?为什么看起来对祥瑞半生不熟?赵小郎却像是进了自家田地一样,还能说出祥瑞的名字,莫非……

官家回望了一眼百官,轻描淡写道:“自然是赵小三元梦中所见耳。”

“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