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篱笆好文学 > 第785章 不成文的规矩(第1页)

第785章 不成文的规矩(第1页)

第785章不成文的规矩

今天是张大山大喜的日子,可新妇即将进门,他脸上却没有什么欢喜。身上是父亲几天前就为他借来的窄袖绛#

袍。

这是流外吏的公服,民间平头百姓,结婚之时可以借服。平时是不能乱穿的,也只有在这人生大喜事时,才允许往上借一阶级。

这件绛公服穿在大山身上略显肥大,二十多岁的大山偏瘦,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他身上没有什么肉,撑不起这衣袍。

「娶新妇了,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大山的父亲看到儿子蹲在为他收拾好的新房门外,便训道。

「阿耶,我打听过了,于家姑娘,她,她。」

大山父亲在儿子旁边蹲下,「她怎么了?」

「她被庄田司的和尚睡过。」

「那又怎样?」张老汉瞪著儿子,「你都二十五了,能娶到个新妇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老话说的好,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穷不择妻,你看看咱们家这光景,几代的佃农,有什么资格让你挑?

要不是这两年战乱结束了,你还想娶妻?「

可张大山觉得憋屈,他是二十五了没错,可也不想娶个被和尚睡过的女子。

老汉苦口婆心的劝说儿子,「孩啊,能娶到个女子过门,到时生儿育女,传祖接代就不错了,管她以前做甚呢,她过了门会给你洗衣做饭,会给你生孩子,足够了。」

「多少人光棍一辈子都娶不上一个媳妇呢,遇那兵荒马乱的时候,有些人只能去灾民里寻,几斗粮食换一个女人回来过日子,或是去那寡妇家撑门户,帮人家养孩子··。」

张大山抱著脑袋蹲在地上,把头埋在膝盖上。

「娃啊,咱柏谷坞这块地,这一百多年来都是寺里的佃户,人家说咱啥?庙奴!「

「咱世代种著庙里的地,庙里就是咱的天。这百来年,谁不知道这里的不成文的规矩,咱这些庙里的佃户,有闺女的种水浇地,有好媳妇的种好地,有烂媳妇的种烂地,没有女人的种开荒地,咱这些寺里佃户,谁保的住自家妻女?

敢不答应,寺里随时就抽佃,没有了地种,怎么活下去?」

老汉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多少愤怒,更多的是麻木。

他也是这样过来的,当年他二十好几,也还没有娶妻,他父亲带著他求到寺里庄田司的执事僧,想要借钱为儿娶妻,可他还欠著寺里不少旧债没还清。

那和尚当时说,「不要愁,我来替你们想办法,但你们得应我一件事。」

当时他父亲问什么事,那和尚说,「给这小子娶亲的钱,我借给你们,利息也好说,但等新妇娶进门,头一晚上我去。「

那时老张还是小张,听到这话也很愤怒,可脸涨红了也最终被父亲拉住了。

后来父子俩按了手印,借到了钱,回去就谈成了门亲事。

「咱们这些寺里佃户的闺女没人家愿娶,小伙子没有人愿嫁,哎,代代如此了。」

张大山也知道这些,可真到了此时,还是难以接受。

「你就当娶了个年轻寡妇好了,今晚你就睡柴房。」

大山抱著脑袋憋屈的无处发泄。

老张还在絮絮叨叨交待,「千万别犯浑,娶这新妇也是找寺里借的钱,你就忍忍,今晚过后,先不要跟新妇同房,待她月事来了后,身子干净了你再跟她圆房。「

大山抬头,不解望向父亲。

「浑小子,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是咱家的种。」

「赶紧去河边码头迎亲去,打起笑脸来,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呢。」

张大山笑不出来。

他总觉得大家在嘲笑他。

「咱这十里八乡都是这般过的,谁嘲笑谁啊。」

老张是这样过来的,老张的父亲也是这样过来的,他的祖父也是这样过来的。

当年他祖父是从外地逃荒来的,因做事勤快,后来就佃了寺里一块地,那寺里有个和尚看他老实,便出钱为他娶了个女子,但新婚头一个月,却都是这和尚来睡。

一个月后,这新妇才归了他,但和尚也还是经常来。

老张父亲娶妻借的寺里和尚钱,新婚头晚和尚来睡的。到老张自己结婚,也是这般。

现在到他儿子了,还是如此,老张都习惯了,甚至这里的佃户也都习惯了。

一百多年来,都是如此。

外乡人骂他们,他们这的姑娘嫁不出去,这里的小伙子也娶不到外乡女子,大家也麻木了。

生活,还得继续,只能苛且。

老张在那盘算著,儿子娶了新媳妇,那庄田司的执事和尚已经答应,明年就给他们换上好的水浇地,还不用增加租押。

「要是能租到那块好的水浇地,咱家辛苦些,也能多留下些粮食。辛苦上几年,能把欠的债还上,以后日子就慢慢轻松些了。「

虽然换租水浇地,那得是即将过门的儿媳妇清白换的。

为了给儿子娶妻,也是花费不少。

因家中没钱,再加上都知道他们这边佃户的规矩,所以外乡姑娘也没人愿嫁这边来,老张最后给儿子寻的是河对岸一个庄子的老于家的女子。

那个庄子也都是种寺里田的佃户,故此那庄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也大多数被祸祸过了。

老张没在意,或者说老于家的能少要些娉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