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开元大衍历经原文 > 第130章 众武将齐聚一堂稀奇的物件(第2页)

第130章 众武将齐聚一堂稀奇的物件(第2页)

“沈老爷,沈夫人,诸位姑娘安好!”众人一进门便拱手问好,议事厅里顿时热闹起来。

沈伯山起身相迎:“周叔、程伯、严老将军、岳父,还有各位将军,一路辛苦,快请坐。”苏玉珠笑着吩咐下人添茶:“喝杯热茶暖暖身子,砚儿和月瑶刚从蜀地回来,正好和大家说说那边的见闻。”

楚昭雪一见周凌云、周凌峰,立刻起身招手:“你们来得正好!蜀地的老虎可比军营里的威风多了,回头给你们看照片!”沈玥也举着苹果手表凑过来:“还有大熊猫!圆滚滚的,只会啃竹子,可可爱了!”年轻人们瞬间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聊起了蜀地趣事。

待众人坐定,沈砚抬手示意:“来人,把给诸位准备的蜀地特产抬上来。”

仆役们应声而入,十几抬托盘整齐摆进议事厅,每盘都放着六样精致物件:一罐封装完好的蒙顶山茶、一瓶贴着手写标签的成都陈酿米酒、一卷蜀地名家字画、一盒清甜的桂花糕、一箱鼓鼓囊囊的零食大礼包,还有一整块用油纸包好的蜀地腊肉,件件都透着精心挑选的心意。

“此次蜀地之行,我和月瑶、薇儿她们一起挑了些当地特色,都是实用合口的东西,特意带给各位将军和岳父尝尝鲜。”沈砚笑着说明,“管家,按位分吧。”

“是,王爷。”管家躬身应道,指挥仆役们逐一放礼物。

周霆老爷子率先领到礼物,拔开米酒木塞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睛一亮:“好香!这酒清冽醇厚,是蜀地好酒!”又掂了掂蒙顶山茶,“早闻此茶大名,今日可得好好品鉴。”周虎、周豹、周雄三兄弟捧着礼物,脸上满是笑意,周豹拍了拍零食大礼包:“家里小子们见了这个,肯定欢喜得跳起来!”

靖安军的统领们领到礼物,个个喜形于色。李奎身材魁梧,捧着腊肉嗓门洪亮:“这腊肉看着就地道,烟熏味十足,晚上就着酒吃,痛快!”张恒笑着附和:“还有这桂花糕,看着就清甜,给家里婆娘带回去,她肯定开心。”周凯、赵玮两个年轻人对着字画格外感兴趣,轻轻展开一看是幅山水图,笔墨灵动,忍不住赞叹:“这字画雅致,挂在书房正好!”

程家一行人领到礼物,程定山抚摸着字画卷轴,连连点头:“蜀地文风鼎盛,这字画确实有风骨。”程月瑶在一旁补充:“祖父,这是蜀地名家亲笔,特意挑了幅松鹤图,寓意福寿安康。”程毅拿起茶叶罐,对沈砚道:“费心了,这蒙顶山茶适合家父饮用,多谢。”

严沧一家领到礼物,严老将军沉声道:“这腊肉咸香入味,适合海边驻防时佐餐,不易变质;茶叶能去湿,将士们正好用得上。”严望年纪最轻,迫不及待打开零食礼包,拿出一块牛肉干放进嘴里,连连点头:“好吃!比军中干粮可口多了!”楚昭雪在一旁打趣:“严小子,慢点吃,不够还有!”

苏青庚最后领到礼物,展开那卷竹石图,笔墨苍劲,意境高远,忍不住赞叹:“砚儿有心了,这字画正合我意。蒙顶山茶配桂花糕,也是闲时雅趣。”他看向苏凝雪,眼里满是欣慰:“看来你们此行颇为顺遂。”

议事厅里一派热闹景象,武将们有的把玩米酒,有的欣赏字画,有的掂量腊肉,还有的悄悄给家里人打包零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沈砚一家人坐在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幕,苏玉珠笑着给沈伯山添茶:“砚儿做事越来越周全了。”张清鸢对身边的苏凝雪道:“这些腊肉看着就香,回头问问严老将军的做法,咱们也试试。”沈薇则帮沈玥整理着手表,生怕她不小心摔了。

“这酒我先收着!”周霆把米酒揣进怀里,大声道,“等下次打了胜仗,咱们痛饮一番,也听听沈小子和月瑶丫头细说蜀地的趣事!”

“好!”众武将齐声附和,气氛愈热烈。

待众人情绪稍平,沈伯山抬手示意:“诸位将军,今日请大家来,一来是分享蜀地特产,二来也是有几项军务要商议。云州海防的巩固、襄阳城防的优化、靖安军新兵的操练,都是关乎大衍安稳的大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沈砚接过话头,目光扫过众人:“此次去蜀地,我见当地水利设施颇为精妙,或许能给城防补给带来些启。另外,新兵操练也需结合各位将军的经验,再做些调整……”

热烈的氛围渐渐沉淀为专注,武将们收起笑意,眼神变得坚毅。沈伯山、苏青庚、程定山三位长辈端坐一旁,偶尔补充几句;苏凝雪、张清鸢、程月瑶等人在一旁安静陪伴,不时给众人添茶;沈玥靠在苏玉珠怀里,乖乖地翻看手表里的照片;楚昭雪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附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每个人身上,也洒在那些来自蜀地的礼物上。议事厅里的讨论声铿锵有力,既有战友间的默契,又有长辈的期许,更有对家国安稳的坚定信念。这场因蜀地特产而起的相聚,最终落脚于共护大衍的责任,靖安王府的晨光里,满是生机与希望。

议事厅里的军务商议正酣,沈砚听着众将领讨论城墙加固的难题——应天府、襄阳城的旧城墙虽经修缮,却依旧难以抵御重型攻城器械,云州海防的城防也需增强韧性。他忽然想起现代的钢筋混凝土,那材质坚固耐用,防水抗冲击,正是加固城墙的绝佳选择。

“诸位稍候,我去取一份重要物件,关乎城防加固的关键。”沈砚起身致歉,借口回书房,快步离开了议事厅。

回到僻静的书房,沈砚确认四周无人,立刻启动空间传送。白光一闪,他已置身现代的家中。来不及歇息,他直奔电脑前,快搜索钢筋混凝土的详细资料:适合城墙加固的标号(co-co高强度混凝土)、钢筋型号(hrboo螺纹钢)、配比参数、施工工艺,以及防水、抗风化的注意事项。

他一边整理资料,一边拨通了之前合作过的建材供应商电话:“王总,我需要一批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原材料,量很大——钢筋要hrboo,直径o-毫米,按oo吨准备;水泥、砂石、外加剂按co混凝土配比,总方量按立方米备料。”

电话那头的王总有些惊讶:“沈先生,这么大的量?是哪个项目要用?”

“大型古建筑加固工程,急用,尽快安排送货到城郊的隐秘仓库,具体地址我你微信。”沈砚语气急促,又补充,“款项现在转你,务必保证质量,后续可能还要追加订单。”

挂了电话,沈砚迅转款,又将整理好的资料——包括混凝土配比表、钢筋绑扎规范、模板搭设步骤、浇筑流程、养护方法等,分门别类打印出来,足足打印了二十余份,装订成册,确保每个核心将领都能拿到一份详细说明。

刚处理完,供应商就回复确认接单,承诺两天内分批送货到指定仓库。沈砚松了口气,检查了一遍打印好的资料,确认没有遗漏关键步骤,便再次启动空间传送,带着沉甸甸的资料册,瞬间返回了靖安王府的书房。

他拿着资料册快步回到议事厅,众人的目光立刻集中过来。“沈小子,你取的是什么宝贝?”周霆好奇地问道。

沈砚将资料册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配比表和示意图,沉声道:“诸位,这是我找到的一种‘新型建材’的使用方法,名为钢筋混凝土。用它加固城墙,坚固程度远传统砖石,防水抗冲击,就算是重型攻城锤也难以撼动,还能抵御海风侵蚀,特别适合应天府、襄阳城的城防,以及云州的海防工事。”

众将领闻言,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翻看资料册。程毅指着上面的钢筋绑扎图:“这‘钢筋’是什么?与混凝土搭配,真能有这么大威力?”

“钢筋是高强度铁材,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混合而成,二者结合,能互补短板,韧性和强度都远单一材料。”沈砚耐心解释,“我已经订购了足量的原材料,两天后就能运到,到时候按资料上的方法施工,先在应天府城墙南段做一段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到襄阳和云州。”

周霆拿起一份资料册,仔细看着施工步骤,连连点头:“这方法看着虽复杂,但步骤清晰,若是真如你所说,咱们的城防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严沧也附和道:“云州海防常年受海风侵蚀,砖石易损,这钢筋混凝土若是能防水抗风化,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苏青庚看着资料上的配比参数,赞叹道:“砚儿心思缜密,连配比和养护都考虑到了,此法可行!”

沈伯山看着眼前的资料册,眼中满是欣慰:“有了这新型建材,大衍的城防就能固若金汤,砚儿立了大功!”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沈砚笑着说,“资料我印了二十份,周叔、程伯、严老将军,还有各位统领,每人一份,回去仔细研究,施工时我会亲自指导,确保万无一失。”

众将领纷纷领取资料册,脸上满是振奋与期待。议事厅里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大家不再纠结于旧城墙的修缮难题,转而讨论起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安排——谁负责组织人力,谁负责监管质量,谁负责协调原材料运输,一个个方案迅敲定。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资料册上的示意图的,也洒在众将领坚毅的脸上。沈砚看着眼前众志成城的景象,心里清楚,有了钢筋混凝土这一“利器”,再加上众将领的齐心协力,大衍的城防必将迎来质的飞跃,而这份跨越时空的智慧与努力,也将守护着家国百姓,迎来更安稳的岁月。

议事厅里,钢筋混凝土加固城防的计划刚敲定,沈砚看着众将领眼中的振奋,忽然话锋一转:“诸位,城防固若金汤是根基,但士兵的装备也需与时俱进。咱们现在的兵器盔甲,虽经能工巧匠打造,却仍有局限——刀剑易卷刃、盔甲笨重、杀伤力不足,若能用上更先进的锻铁技术,装备威力必能翻倍,士兵们在战场上也能多一层保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话一出,众将领纷纷点头。周豹性子最急,当即拍案:“沈小子说得对!上次对战北狄,我的开山斧就卷了刃,若兵器再锋利些,定能多杀几个敌人!”李奎也附和:“重骑兵的盔甲太沉,冲锋时耗力,要是能轻便些还不影响防护,战力能再提一截!”

沈砚微微一笑:“我早有准备。诸位稍候,我再去取些关键资料。”他再次以回书房取物为由,快步离开议事厅,回到僻静处启动空间传送,转瞬便抵达现代家中。

一落地,沈砚直奔电脑,指尖飞快敲击键盘,筛选适配大衍现有条件的现代锻铁核心技术:从高炉炼铁的简易建造图纸、钢材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退火),到合金配比(适量添加锰、铬提升韧性与锋利度),再到兵器锻造的精准流程(剑身弧度校准、盔甲甲片拼接工艺),无一不细致。

同时,他还搜集了寻铁矿的实用技巧——包括地表找矿的特征(赤铁矿呈红褐色、磁铁矿能吸附铁器、伴生矿物识别)、简易探测工具制作(用磁石自制罗盘找矿)、矿石品位判断方法,甚至标注了大衍境内可能存在铁矿的地质区域,确保原料供应有迹可循。

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沈砚将其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现代锻铁核心工艺》《兵器锻造规范》《盔甲轻量化改造方案》《寻铁矿实用技巧》,每类都打印了二十余份,确保每位核心将领、工坊主事都能拿到完整资料。

确认资料无遗漏,沈砚不再耽搁,带着沉甸甸的资料册,再次启动传送返回靖安王府书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