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开元大衍历经原文 > 第130章 众武将齐聚一堂稀奇的物件(第3页)

第130章 众武将齐聚一堂稀奇的物件(第3页)

当他捧着厚厚的资料册回到议事厅时,众将领早已翘以盼。沈砚将资料册一一分,指着封面介绍:“这是现代锻铁技术的完整资料,包括高炉建造、钢材炼制、兵器盔甲打造,还有寻铁矿的技巧,都是能立刻落地实施的法子。”

周霆拿起《现代锻铁核心工艺》,翻到高炉图纸那一页,眉头微皱:“这‘高炉’看着与咱们的铁匠炉大不相同,真能炼出更好的铁?”

“周叔放心,”沈砚上前指着图纸解释,“这高炉能提升炉温,让铁矿充分熔炼,炼出的钢材纯度更高、韧性更强,用它打造的刀剑,锋利度是现在的两倍不止,还不易卷刃;盔甲用这种钢材制作甲片,再优化拼接方式,能减重三成,防护力却丝毫不减。”

程毅翻看着《盔甲轻量化改造方案》,眼中闪过赞许:“这甲片拼接的法子很巧妙,士兵穿戴灵活,冲锋、近战都更得利。襄阳城防军若换上这种盔甲,守城效率能大大提升。”

严沧则关注着寻铁矿的资料:“云州周边多山地,按这上面说的地表特征找矿,说不定能挖出优质铁矿,往后水师的兵器、战船配件,就能就地取材,不用再从应天府转运。”

苏青庚拿起《合金配比表》,细细端详:“适量添加锰、铬,就能提升钢材性能,这法子看似简单,却蕴含大智慧,砚儿考虑得太周全了。”

沈砚补充道:“这些技术都适配咱们现有的条件,不用重建工坊,只需改造现有铁匠炉为简易高炉,再培训工匠掌握热处理和合金配比技巧即可。我已标注了寻矿区域,咱们可先派专人按资料找矿,同时改造锻铁工坊,第一批先打造百套兵器盔甲试点,效果好再全军推广。”

“好!我举双手赞成!”楚昭雪第一个响应,眼里满是期待,“要是能换上新兵器,我定能在战场上多杀几个敌人!”

周凌云、周凌峰等年轻将领也纷纷附和,恨不得立刻就启动改造。

沈伯山看着眼前的景象,朗声说道:“装备升级是强军之本,砚儿带来的技术,是靖安军之福,也是大衍之福!就按砚儿说的办,周霆、程毅、严沧,你们三人分别负责寻矿、工坊改造、工匠培训,务必尽快落地!”

“遵命!”三位老将齐声应道,眼神里满是干劲。

议事厅里的气氛愈炽热,将领们捧着资料册,或低声讨论,或仔细研读,连呼吸都带着振奋。沈砚看着这一幕,心中安定——城防有钢筋混凝土加固,士兵有现代锻铁技术打造的新装备,再加上上下一心的将士们,大衍的安稳,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阳光越明媚,透过窗棂洒在资料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纸,仿佛化作了战场上寒光闪闪的兵器、坚不可摧的盔甲,预示着靖安军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装备革新,也预示着大衍的军事实力,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台阶。

商讨了整整一个下午,议事厅里的讨论声渐渐歇了下来,武将们紧绷的神经一放松,肚子里的饥饿感便汹涌而来。周豹率先摸了摸肚子,哈哈大笑:“光顾着说正事,这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李奎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从早上到现在,就吃了点早点,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沈砚看在眼里,笑着抬手一挥:“诸位辛苦,早就备好了吃食,咱们边吃边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音刚落,原本空着的长桌瞬间被摆满——十八道杭州本帮菜热气腾腾,色泽诱人:西湖醋鱼酸甜鲜亮,龙井虾仁莹白鲜嫩,宋嫂鱼羹香气醇厚,叫花鸡外皮焦脆,还有东坡肉、杭三鲜、干炸响铃、葱包桧……道道都是地道风味;旁边摆着几瓶茅台,瓶身晶莹,酒香四溢,还有一箱冰镇啤酒,瓶身挂着水珠,看着就清爽解腻。

“我的天!这是……”周霆眼睛瞪得溜圆,看着满桌凭空出现的佳肴,惊得站起身来,“沈小子,你这是啥本事?眨眼间就变出这么多菜来!”程定山也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诧异:“这等手段,真是闻所未闻。”

沈砚笑着抬手,示意众人坐下,语气从容:“诸位不必惊讶,这是我师傅早年教我的‘袖里乾坤’法术,能将提前备好的物件藏于袖中,需用时随手便能取出,省了不少麻烦。”他这话既圆了凭空变物的合理性,又符合大衍的认知逻辑,让众将领顿时了然。

“原来如此!沈小子的师傅真是高人!”周霆恍然大悟,连连赞叹,“这法术太实用了,往后行军打仗,岂不是能随时变出粮草吃食?”

“周叔说笑了,”沈砚笑着拿起一瓶茅台,拧开瓶盖,醇香瞬间弥漫开来,“此法术虽能藏物,却也有容量限制,今日这些菜和酒,不过是提前备好的小小心意。这是茅台,烈酒,适合诸位将军;旁边是啤酒,清爽解腻,大家按需取用。这些是杭州本帮菜,口味地道,尝尝鲜。”

他一边说,一边给周霆、程定山、严沧三位老将各倒了一杯茅台,又给年轻将领们递上啤酒,朗声道:“诸位,等啥呢?开造!”

“好嘞!”众将领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拿起筷子。周霆夹了一块东坡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忍不住赞叹:“这肉炖得绝了!比府里的厨子手艺还好!”程毅尝了一口龙井虾仁,茶香与虾鲜交织,连连点头:“龙井入菜,清新别致,味道真好。”

楚昭雪拿起啤酒,“咕咚”喝了一大口,打了个爽快的嗝:“这啤酒太解腻了!配着这干炸响铃,绝了!”她夹起一块响铃,酥脆可口,瞬间就爱上了这味道。

周凌云、周凌峰两个年轻人围着西湖醋鱼,你一筷子我一筷子,酸甜的口味让他们赞不绝口:“这鱼酸酸甜甜的,太开胃了!”严望则对叫花鸡情有独钟,徒手撕了一块鸡肉,焦香扑鼻:“这鸡外皮焦脆,里面的肉却嫩得很,太香了!”

沈伯山、苏玉珠和苏青庚三位长辈慢慢品尝着,苏玉珠夹了一筷子杭三鲜,笑着说:“这‘袖里乾坤’法术真是神奇,菜做得精致,味道也好,砚儿有心了。”沈伯山喝了一口茅台,醇厚的酒香在口中散开,点头道:“这酒确实是好酒,够劲!你师傅真是教了你不少真本事。”

苏凝雪、张清鸢、程月瑶、沈薇坐在一侧,轻声聊着天,互相夹菜。张清鸢不太能吃辣,偏爱宋嫂鱼羹,程月瑶便帮她多盛了一碗:“这鱼羹温润,你多喝点。”沈薇给苏凝雪夹了块葱包桧:“这个酥脆,配着甜面酱,很好吃。”

议事厅里瞬间热闹起来,筷子碰撞碗碟的清脆声响、武将们的爽朗笑声、啤酒开盖的“嘭嘭”声交织在一起,满是烟火气。大家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聊着下午商议的事——谁负责的寻矿队明天就出,工坊改造的图纸已经在细化,第一批新装备的样式也初步定了下来,言语间满是期待与干劲。

“来,诸位,我敬大家一杯!”沈砚端起酒杯,“感谢大家为大衍操劳,相信有了新的城防、新装备,再加上师傅传授的本事,咱们靖安军定能所向披靡,守护家国安稳!”

“干杯!”众将领纷纷端起酒杯,茅台的醇厚与啤酒的清爽碰撞,杯中酒液晃动,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意与坚定。酒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议事厅里,既是对当下欢聚的庆贺,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进议事厅,给满桌佳肴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武将们吃得酣畅淋漓,聊得尽兴开怀,沈砚一家人坐在一旁,看着这和睦又热烈的景象,眼里满是欣慰。这场因军务而起的相聚,在“袖里乾坤”带来的惊喜与美食美酒的陪伴下,变得愈温馨。而这份凝聚在酒里、菜里、话语里的情谊与信念,也将支撑着他们,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守护好大衍的每一寸土地。

周霆老爷子刚踏进家门,厅里等候的老伴、儿媳和几个孙子就围了上来。“爹,沈王爷给的礼物呢?快让我们瞧瞧!”大儿媳笑着接过他手里的包裹,眼里满是期待。

周霆乐呵呵地掏出蒙顶山茶递给老伴:“你念叨好些日子的好茶,沈小子特意挑的,回头泡上尝尝。”老太太捧着茶叶罐凑近闻了闻,眉眼弯弯:“这香气真纯,比上次的龙井还清润!”又拿起那瓶成都米酒,“这酒看着就醇厚,晚上给你温一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个半大的孙子早盯着零食礼包,周霆刚一打开,就蜂拥而上抢着往兜里塞牛肉干和糖画。“爷爷,我抢到小兔子糖画啦!”“这牛肉干咸香不柴,太好吃了!”厅里闹得欢,周霆笑着骂了句“臭小子”,眼底却满是宠溺。

周虎、周豹、周雄三兄弟陆续归家,各自分礼物。周豹的儿媳拿起花鸟字画细细端详:“这蜀地字画就是雅致,挂在闺房正合适。”周虎的妻子顺手把腊肉切了几块丢进炖锅:“这腊肉烟熏味浓,炖汤肯定鲜,晚上给孩子们补补。”

程定山回到家,女眷们早已备好热茶。他把松鹤图递给老伴:“沈砚带的蜀地名家字画,寓意福寿安康,挂在书房正好。”老太太摸着卷轴连连点头:“这笔墨苍劲,真是好东西,砚儿有心了。”

程毅将茶叶和桂花糕交给妻子:“蒙顶山茶适合你喝,点心给孩子们当零嘴。”他妻子笑着接过,又拿起米酒:“晚上温一壶给你解乏,再配着腊肉炒个菜。”程武一进门就把零食礼包丢给妻子:“给你带的蜀地特产,还有这字画,你不是喜欢花鸟吗?”他妻子打开一看,眼里满是欢喜:“这画真好看,谢谢你。”程烈则拿着米酒去找兄弟们,打算晚上小酌一番,聊聊城防革新的事。

严沧刚进门,就见儿子们和孙子严望在厅里等候。他把腊肉和茶叶递给老伴:“这腊肉适合驻防时吃,不易变质,茶叶能去湿,你和儿媳们多喝点。”老太太应声收下,转身吩咐厨房:“把腊肉切一半炖菜,晚上给老爷和孩子们下酒。”

严望早就眼馋零食礼包,一把抢过打开,抓起一把牛肉干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爷爷,这牛肉干太好吃了!比军中干粮强多了!”严启山笑着拍了拍他的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严启河的妻子拿起山水图,对丈夫说:“这画挂在客厅正好,来客了也有面子。”

李奎回到家,把腊肉往桌上一放,嗓门洪亮:“老婆子,看看沈王爷给带的蜀地腊肉,晚上就着酒吃!”他妻子连忙上前接过,摸了摸腊肉质地:“这腊肉看着就地道,烟熏味足,我给你炖了,再炒两个小菜。”儿子跑过来抱着零食礼包,开心得直蹦:“爹,这里面有糖画!还有牛肉干!”

周凯、赵玮两个年轻将领回到住处,把字画挂在书房,又打开啤酒喝了起来。“这啤酒真解腻,配着桂花糕,绝了!”赵玮拿起一块桂花糕笑着说。周凯盯着山水图点头:“这字画笔墨灵动,以后练字也有个参照。”

张怀瑾回到家,把米酒和茶叶交给妻子:“这是蜀地陈酿,你给我温一壶,我和孩子们喝点。”他妻子笑着应下,又拿心盒:“这桂花糕看着就清甜,孩子们肯定喜欢。”女儿跑过来抱着零食礼包,拿出糖画对着灯光照:“爹,这糖画是小老虎,真好看!”

席散后的应天府,各家各户都弥漫着蜀地特产的香气与欢声笑语。武将们带回的不仅是茶叶、米酒、字画与点心,更是靖安王府的情谊与蜀地的烟火气。家眷们捧着礼物,或细细品鉴,或分享给孩童,或筹备着晚餐,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欢喜。这份跨越千里的心意,在一个个温馨的家庭里落地生根,化作最平凡也最珍贵的幸福,而靖安军上下一心的信念,也在这份烟火气中,愈坚定。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dududu大衍启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