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镜组词 > 第 42 章(第1页)

第 42 章(第1页)

第42章

在与爱兰德的日常相处中,我不再仅仅谈论音乐和哲学,也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谈论他出身的那个我所不熟悉的中低层社会。

当他谈及童年生活的社区丶父母为生计奔波的压力丶以及社会中随处可见的不公时,他那张通常温和的脸上,会浮现出一种纯真的义愤。

“莱昂纳多,你不明白!”

有一次,他激动地对我讲道:“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他们就是一个团夥,他们制定规则,垄断资源,暗地里享受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奢侈和……甚至是非法的乐趣!却让大多数人为了一点微薄的薪水拼命工作,承担所有风险,这根本不公平!”

他的话语虽然朴素,却像一块粗糙的石头投入我这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结构底层涌动的巨大不满和结构性矛盾。

我静静地听着,镜像思维开始高速运转,分析着这种情绪的根源和潜在影响。

我让“虚无主义爱好会”的渠道秘密搜集了历史上各种阶级起义和革命运动的详细资料,从古代的奴隶暴动到近代的工人运动。分析结果令人深思:绝大多数反抗运动,即便初期声势浩大,最终要麽被镇压,要麽在成功後迅速异化,建立起同样不平等的权力结构。

深层原因是意识方面,最底层的民衆,其意识体往往因生存压力丶教育匮乏和信息闭塞,而处于一种高度情绪化丶碎片化且缺乏长远规划的状态。

他们可以被共同的苦难短暂地凝聚起来,形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但这种凝聚力基于外部压迫而非内在的理性共识,一旦外部压力变化或出现新的诱惑,极易瓦解或转向。

他们的团结是粗放的丶暂时的,缺乏精细的丶可持续的理性结构,基础不坚实,从而更容易崩溃。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结构,我在特力菲庄园的温室里设立了一系列大型生态鱼缸,进行了一场模拟社会学实验。

我购买了数百条种类,体型,习性各异的观赏鱼,然後,我开始“筛选”:

我将其中最美丽丶最稀有丶血统最纯正的几条龙鱼和锦鲤,放入一个用水晶和沉木打造丶配有顶级过滤系统的奢华鱼缸,它们悠游自在,象征着顶层待遇。

我将那些体型肥硕丶抢食凶猛丶适应力强的地图鱼和鹦鹉鱼,放入一个水草丰茂丶食物充足的舒适鱼缸,它们代表着通过努力或机遇跻身的富裕阶层。

而剩下的绝大多数鱼,各种普通的灯科鱼丶孔雀鱼丶清洁工……它们形态各异,习性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未被选中”,我将它们混养在一个巨大的丶环境相对简单的基础鱼缸里,象征着中下层大衆。

我每天观察。

奢华缸和舒适缸里的鱼,秩序井然,各有其位,而那个最大的基础缸,则呈现出一种混乱的活力:有的鱼成群结队,有的离群索居;为了一点食物激烈竞争;偶尔有鱼生病或死亡,很快被其他鱼忽视或分食。

这个鱼缸的生态系统最不稳定,也最难以预测。

我将这个观察过程,配上隐晦的解说,匿名发布在一个小衆的社会学论坛上。

我写道:“社会的结构,或许就像这鱼缸。我们习惯于关注那些被选中的‘贵族鱼’和‘富鱼’,但真正决定系统稳定性的,往往是那个最大丶最混乱的缸。改善水质丶投放适量且公平的食物,或许比单纯地挑选几条鱼更重要。”

这个隐喻性的帖子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赞同,有人批判,但都开始思考资源分配和环境公平的问题。

随後,我发布了後续:我仔细清理了那个最大的鱼缸,改善了过滤系统,并设计了一个更公平的自动投食器,确保食物能更均匀地分布到每个角落。

虽然竞争依然存在,但缸内的整体环境明显改善,鱼类的健康状况和活力有所提升。

我附言:“绝对的平等不可能,但相对的公平和环境的改善,可以缓解内在的紧张,降低系统崩溃的风险。”

鱼缸实验让我更坚定了之前的想法:单纯引导个体“放下”的“虚无主义”对于解决结构性矛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种更普世的方法,去提升整体意识的理性水平。

我深入尘封的历史档案库,寻找线索。

果然,在人类思想史的缝隙中,我发现了一些理性主义团体的短暂踪迹,它们并非特定的哲学流派,而是指那些试图将逻辑丶批判性思维丶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推广至大衆的教育或社会运动。

它们曾在某个历史时期昙花一现,倡导通过啓蒙和教育来改造社会,但这些团体无一例外,都很快销声匿迹了。

原因并非理念错误,而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触动了既得利益阶层最敏感的神经。

一个具备理性思考能力丶能够看清社会运行逻辑的民衆,是难以被轻易操控和剥削的,上层对中下层拥有理性意识抱有根深蒂固的警惕和恐惧。他们会动用一切力量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它反过来证明了理性意识对于世界具有核心的丶颠覆性的力量,而这股力量,恰恰与我作为“神性理性空壳”的本质完全吻合。

我的存在,或许正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重新点燃这簇火焰。

我不再满足于小范围的“虚无主义”沙龙,我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计划:啓识。

我决定不再孤军奋战,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哲学思想,我要建立一个平台,汇聚各方力量,系统性地推动“啓识”的计划。

我以“容虚”和特力菲家族继承人的双重身份,联合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思想家丶科学家丶教育家和慈善家,正式成立了“啓识基金会”。

基金会的宗旨表述得温和而开放:“致力于探索人类意识潜能,推广批判性思维丶创造性表达与生态和谐理念,以应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挑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