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
她声音里自带的一点不确定的颤音,刚好贴合歌词里那种近乡情怯的微妙心情。
副歌旋律优美又有力量,徐奕几乎能“预见”沈薇能把“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唱得多么动人,有对过去的放下,也有对未来的勇敢。
尤其是后面情绪层层推进之后的那几句: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也沉醉于儿时情话…”
她声音里那种故事感和历经世事后仍保留的纯粹,正好能表达这种复杂的心情。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小时候的怀念。
她那点沙哑,这时反而成了最打动人的地方,像被风吹过的风铃,有岁月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起风了》这歌本身旋律好听又容易记住,副歌很有传播性,情感主题也容易引起共鸣。
关于成长,离开,家乡,追寻和放下。
这种情感不分时代和地域,放在蓝星也一定能打动人。
它介于流行和民谣之间,既有抓耳的调子,又有情感厚度和文艺气息,完全符合徐奕对第一歌的要求:既要能爆,也要有分量。
而且,这歌的氛围和沈薇声音里那种漂泊和讲故事的感觉,简直是绝配。
她的嗓子,就像为这歌而生。
徐奕甚至能想象到她用那种带着颗粒感的声线唱“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时,会多么震撼。
之前各种挑歌时的犹豫,在想到沈薇的声音配上《起风了》的那一刻,全都消失了。
就是这歌了,就是她了。
《起风了》——作为“回锅肉”亮相的第一弹。
沈薇——就是最适合唱这歌的人。
徐奕眼神一下子坚定了。
他在本子上重重圈出“沈薇”的名字,在旁边写下三个字:《起风了》。
之前的反复衡量,终于有了答案。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沈薇会怎么处理这歌的每个细节,她的声音特质和这歌的灵魂太搭了。
窗外天已经黑透了,琴房里只有屏幕亮着微光。
徐奕向后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什么重担,又像是终于要拉开一场大戏的幕布。
他嘴角轻轻一扬,露出属于幕后掌控者的那种笃定的微笑。
万里长征,最关键的第一步终于定了下来。
“回锅肉”的音乐之路,就要从这《起风了》,和这个叫沈薇,声音里藏着故事和风沙的女孩开始。
休息了一会儿,他又将《起风了》的曲子来回翻看,来回播放,试图将歌曲打磨的再好一些,在精细一些。
星城秋夜的凉意,仿佛也变成了歌里那阵即将刮过乐坛的风。
喜欢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请大家收藏:dududu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