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摒弃僵化的金字塔结构,推行极致的扁平化管理!就像水,放入方杯则方,放入圆瓶则圆!我们赋予每一个‘水滴’(员工)最大的自主权和创造力!我们相信,只有挣脱形式的束缚,才能释放真正的创新活力!”
“同时,我们推崇‘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长期主义!我们反对,反对透支未来的短期行为!我们追求的是健康、可持续的展节奏!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源远流长,才能汇聚成海,才能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王胖子在下面听得频频点头,觉得林小聪说得简直太好了,把闲哥那套咸鱼理论包装得如此高大上!
陈蕊则依旧冷静地观察着吴守仁的反应。
林小聪深吸一口气,准备抛出他最“硬核”、也最可能引爆全场的部分——技术愿景。
“而这一切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我们对未来科技的思考与探索!”林小聪的声音拔高了一个度,带着一种宣告般的激动,“我们认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曙光,或许并非仅仅存在于硅基芯片的迭代,而是存在于对生命系统本质,对信息与能量在生命载体(尤其是水这一生命之源)中交互方式的深刻理解!”
吴守仁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年轻助理也坐直了身体。
林闲的心跳漏了一拍。来了!要开始跳大神了!
林小聪完全没察觉到气氛的微妙变化,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未来:
“我们将其称为——‘湿件’(duap>“我们正在探索的,是环境与生命体情绪场的微观语言!是城市水脉作为信息与能量传输载体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将构建基于城市水脉神经网络的下一代智慧系统!这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与算法,而是充满生命律动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能量循环网络!这,才是科技应有的温度与方向!”
他慷慨激昂地说完了最后一句话,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吴守仁院士身上。
老院士缓缓抬起头,厚重的镜片后,目光深邃如潭,看不出丝毫情绪。
他沉默了几秒钟,这短短的几秒,对林闲而言,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吴守仁开口了,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林部长,你的阐述……很有想象力。”
一句“很有想象力”,让林闲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完了。
这是委婉的否定。
任务失败了。
然而,吴守仁的下一句话,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林小聪,“你提到的‘环境与情绪场的微观语言’,以及‘城市水脉作为信息载体’……这个概念,虽然表述上……比较文学化,但其背后指向的,是否是环境信息学与生物电磁场交叉领域的一些前沿猜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小聪:“???”
林闲:“!!!”
吴守仁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继续用他那学术化的语言说道:“如果你们的研究,是试图通过监测环境物理参数(如湿度、温度、电磁场)的细微变化,来间接推断群体情绪状态或环境异常;或者,是探索利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包括水管网络)进行低功耗、广覆盖的物联信息传输……那么,这确实是目前国内外都有学者在探索的方向,虽然挑战巨大,但并非毫无价值。”
他看着彻底懵掉的林小聪,以及一脸难以置信的林闲,微微摇了摇头:
“只是,用‘水之道’、‘湿件革命’这样……过于宏大的哲学词汇来包装具体的技术探索,容易让人误解,也不利于严谨的学术交流。”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吴守仁的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丝,“但搞科研,还是要脚踏实地,用数据和逻辑说话。那些玄之又玄的概念,留给哲学家去讨论吧。”
说完,他不再看林小聪,将目光转向了林闲。
林闲呆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这……这是什么情况?
吴院士没有拂袖而去,没有厉声斥责,反而……从林小聪那套荒诞不经的“水之道”里,解读出了……貌似正经的科研方向?
还肯定了“有想法”?
虽然批评了表述方式,但似乎……并没有完全否定核心内容?
这歪打正着……居然真的起了效果?!
【叮!检测到宿主采纳的荒谬方案,在特定对象(吴守仁)的“过度理性解读”下,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正面效果(未被直接否定,且引学术性讨论)。】
【判定为:险死还生型痛苦缓解!】
【奖励积分:+,ooo,ooo,ooo!(十亿)!】
【叮!隐藏任务【文化自信的胜利】完成度评估:o!】
【获得阶段性奖励:积分+,ooo,ooo,ooo!(三十亿)!【燧石碎片解析进度+】!】
【提示:任务尚未完全成功,请宿主把握机会,巩固成果!】
三十亿积分!燧石解析进度+!
虽然只是阶段性奖励,但这巨大的收获,如同甘霖般浇灌了林闲几乎干涸的心灵!
他看着那位依旧严肃,但似乎并非不可沟通的老院士,一个念头疯狂滋生——
机会!
天大的机会还在!
必须抓住!必须把这场“误会”……不,是这场“独特的文化交流”,进行到底!
喜欢这个大佬只想咸鱼请大家收藏:dududu这个大佬只想咸鱼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