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惊华 剧本 > 第257章 她不进宫那晚反把皇帝请到了医堂(第2页)

第257章 她不进宫那晚反把皇帝请到了医堂(第2页)

医堂里,百余名学子正围坐在草席上。

小蝉站在土堆的“讲台”前,举着株开紫花的药草:“这是钩吻,剧毒,但用黄酒浸泡七日,取汁外敷,能治风湿痹痛——记住,毒药和良药,只隔一层火候。”

皇帝在角落的草席坐下。

他的膝盖碰倒了个粗陶茶碗,“当啷”一声,所有人都转头看他。

小蝉笑了笑:“这位新同窗,来摸摸这株钩吻。”

皇帝的手指悬在叶片上,迟迟不敢落。

“别怕。”小蝉把叶片按在他掌心,“你怕它毒,它就真成了毒;你懂它性,它就是药。”

叶片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

皇帝忽然想起,自己从前喝顺意散时,总觉得那苦涩里带着甜——原来不是药甜,是他被毒麻了味觉。

第三日结业考核,皇帝领了个咳血的老兵。

他握着银针的手直抖,想起昨日苏锦言的话:“施针时,要先看患者的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兵的眼睛浑浊,却亮着:“小友,我儿子从前也给我扎过针,他是个走方郎中后来染了时疫没了。”

皇帝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自己的三皇子,去年在江南赈灾染病,太医院说“皇子金贵,需用百年老山参”,可等参送到,孩子已经凉了。

银针落下。

第一针“肺俞”,第二针“膏肓”,第三针“定喘”。

老兵的咳嗽渐渐轻了,忽然抓住他的手:“这针气暖乎乎的,像我儿子。”

皇帝的眼眶热了。

他这才现,自己当皇帝这些年,竟从未这样仔细看过一个人的眼睛——三皇子咽气前,他在批太医院的折子;皇后病逝那晚,他在喝顺意散“提神”;就连赵德昭被言官弹劾时,他也只当是老臣闹脾气。

“醒了!”旁边的学子喊。

老兵坐起来,咳了两声,从怀里摸出个布包:“这是我儿子留下的《民间验方》,送你吧。”

皇帝接过布包,手指触到布面上的补丁——和他小时候穿的旧棉衣一样的针脚。

苏锦言这时走过来,手里托着银盘,盘上是七根金针。

“这针,我只扎一次。”她盯着皇帝的眼睛,“扎完,你体内的毒能去七分,但剩下的三分要看你往后信谁。”

皇帝点头。

金针刺入“风池”“百会”“太冲”的瞬间,他忽然听见了鸟叫——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清宫墙外的鸟叫。

离堂时,皇帝把蓝衫叠得整整齐齐。

蓝布巾上还沾着草屑,他却珍而重之地收进袖中。

“朕明白了。”他对苏锦言说,“真正的尊贵,不是万人跪你,是你能让万人站起来。”

三日后,诏书颁下:“太医院改制为大夏医政院,隶属千医令统辖;皇室用药须三人联审,公示七日。”

当晚,济世庐的屋顶升起一盏琉璃灯,红烛在灯里明明灭灭——是从前在御药房当差的红烛姑姑送来的,她在灯座下贴了张纸条:“太医院的印信匣子,锁在东配殿第三个樟木柜里。”

苏锦言望着那盏灯,想起皇帝扎针时说的话:“朕要让天下医者,都能像你这样,抬头看病,不必抬头看天。”

可她知道,太医院的老医正们不会轻易交印。

此刻,那座红墙黄瓦的院子里,刘院正正攥着祖传的“医道唯嫡”木牌,对着月光冷笑:“一个庶女也想管太医院?

除非从老夫尸体上踏过去。“

风从药田那边吹过来,带着若有若无的药香。

苏锦言摸了摸袖中萧无衍的信——他说已拔营回京,三日后到城下。

她望着琉璃灯的光,轻声道:“有些旧骨头,该换了。”

喜欢惊华传奇请大家收藏:dududu惊华传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