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惊华 剧本 > 第257章 她不进宫那晚反把皇帝请到了医堂(第1页)

第257章 她不进宫那晚反把皇帝请到了医堂(第1页)

春汛的雨丝刚收,济世庐后园的药苗正抽着新叶。

苏锦言蹲在断渊草前,指尖沾了点晨露抹在叶片上,看那抹青碧愈透亮——这是千医令推行的第三十七天,江南传来疫病死亡率降了六成的捷报,可她案头的密报里,太医院的折子仍堆成小山,每封都盖着“医道不可废嫡”的朱印。

“阿姐!”小蝉的声音带着急喘,蓝布裙角沾着泥点冲进药田,“宫里的人来了!

秦统领说说陛下昏过去了!“

苏锦言的手顿在半空。断渊草的叶片上,晨露“啪”地坠进泥土里。

“怎么回事?”她直起腰,指尖还沾着草汁的清苦。

小蝉递过张皱巴巴的纸条,是秦九的字迹:“御医诊为肝阳暴亢,三剂镇肝熄风汤无效,今晨右半身麻木。”

苏锦言的瞳孔缩了缩。

她记得前世皇帝也是这样,先是眩晕,接着半身不遂,最后暴毙在龙床上——那时太医院说是中风,可后来她在御药房残档里现,近十年皇帝每日都要饮一盏“顺意散”,说是提神补气,实则是用马钱子、乌头磨成的细粉,慢性毒。

“赵尚书来过?”她问。

小蝉点头:“他在前厅候着,说陛下不肯宣您进宫,还摔了茶盏。”

前厅的竹帘被风掀起一角,赵德昭的灰袍下摆露出半截。

老尚书的背比半月前更驼了,手里攥着块帕子,指节白——那是他当年在太医院当值时,因坚持给庶女看病被掌嘴留下的旧伤。

“苏姑娘。”赵德昭见她进来,颤巍巍要跪,被苏锦言扶住胳膊,“老臣斗胆只有您能救陛下。

可他说,’岂能让一个不愿戴凤冠的女人主宰朕的生死‘。“

凤冠?

苏锦言想起三个月前皇帝下的赐婚诏——要封她为一品医妃,被她婉拒。

那时皇帝笑着说“医道无冕亦尊”,如今倒成了刺。

“他现在如何?”她问。

“咳血了。”赵德昭抹了把脸,“太医院的刘院正偷偷跟老臣说,陛下体内的毒比上个月又深了三分。”

苏锦言转身走向药柜,指尖划过“紫雪丹”“至宝丹”的标签,最终停在“醒神散”前。

她捏了撮药粉在掌心,看那雪色在指缝间流转:“去回赵尚书,我救,但有条件。”

赵德昭的眼睛亮了:“什么条件?”

“让陛下亲自来济世庐,听三日课。”苏锦言将药粉收进瓷瓶,“他不是嫌我不愿戴凤冠么?

这三日,他得穿蓝衫,戴蓝巾,和所有学子一样席地而坐。“

消息传进皇宫时,皇帝正攥着龙案边缘喘气。

案上的参汤凉了,泛着油星。

“荒唐!”他拍案,震得茶盏叮当响,“朕乃九五之尊,岂能屈身于庶女的医堂?”

“陛下。”大太监李全跪得膝盖生疼,“刘院正说再拖两日,怕是要”他没敢说“瘫”字。

皇帝的手垂下来,按在右半边麻木的大腿上。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他忽然想起昨日早朝,户部尚书递来的千医令成效折子——江南十七县,疫病死亡率从七成降到一成三。

而太医院呈的《医道嫡庶论》,他连看都没看就批了“留中”。

“传旨。”他闭了闭眼,“明日寅时三刻,銮驾微服出宫。”

次晨,济世庐的青石板路还沾着露水。

秦九抱剑立在门口,玄甲军的甲叶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无关人等不得入内。”他盯着那顶朴素的青呢小轿,“今日医堂有课。”

轿帘掀开一角,李全探出头:“秦统领,这是”

“秦九。”苏锦言的声音从门内传来,清泠泠的,“让他步行进来,穿蓝衫,戴蓝巾。”

轿里静了片刻。

再掀开时,走出来的是个穿月白蓝边衫子的中年男子,头上系着蓝布巾,腰间没佩玉,只别了支竹笔。

他的脚步有些虚浮,右半边身子微微僵,却硬是挺直了背,一步步踏上青石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