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自讨苦吃?
于是,再也没有了心怀天下的宰相。
取而代之的,是褚渊丶王俭丶江总丶何敬容之流,一群热衷于清谈文藻丶丰姿雅艳丶笔墨风流丶一味退让得过且过的羁靡者。
檀道济在谢晦死後,满心怆然,交出兵权,杜门谢客。
却仍旧没有逃过刘义隆的屠刀,满门抄斩,死前长叹:“乃坏汝万里长城!”
而後,沈庆之被一杯鸩酒送上路,柳元景不仅自己遭戮,全家都连带受到清算,羊规被迫亡命江北。
沈林子因为病逝得早,侥幸逃过一劫。
儿子沈璞却被举族冤杀,满门仅有一个幼孙沈约,隐姓埋名逃了出去,後来在梁武帝时期当了宰相,也就是《宋书》的作者。
北府衆将,无一个不是忠贞铁骨的良将,却被刘义隆及其好大儿屠杀得干干净净,至此殆无孑馀。
结果呢?
名将全部死掉,元嘉北伐自然是大败。
非但丧权辱国,而且江南六州之地,惨遭鲜卑铁骑屠城,盘槊舞婴为戏。
史称,“所过郡县,赤地无馀;春燕归,巢于林木。”
史书间的一笔血泪,是天下多少百姓经久不息的哀哭。
辛弃疾想到此处,心情沉重。
谢晦见他沉默了许久,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幼安?在发什麽呆?”
辛弃疾握住那只手,心中叹息。
小玉现在还什麽都不知道呢,幸好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还来得及。
“我在想,你是不是该……”
他有心想劝小玉未来平定天下,就功成身退,但又知道,好友向来骄傲,绝不是轻易肯听劝的人。
再说,凭什麽啊。
明明是刘义隆的问题,凭什麽要毫无过错的小玉退让?
完颜构搞出一个「莫须有」来,已经得到了惩罚;
但如果,刘义隆及其子孙搞出了数十倍的「莫须有」,却还能安安稳稳坐上皇位,统治赵宋丶刘宋两个位面的话。
这世上就真的没有天理了。
可是。。。。。。
废掉刘义隆容易,只需要让陛下看一眼《宋书》就行了,必定会选择清理门户。
但是,废掉之後呢。
陛下的其他儿子,似乎比刘义隆还不靠谱。
刘义隆都已经是矮子当中选将军,废昏立明,拥立即位的那个「明君」了。
就算是最年长的皇子现在也才十岁,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陛下自己上,续命为江山再奋斗几十年呢。
辛弃疾沉思半天,谢晦发觉他不理自己,不高兴地擡起指尖戳了戳他的脸,过一会,又使劲捏了捏。
“怎麽了?”
“还问我怎麽了,你一直盯着别人的神像发呆。”
张议潮死後被封为地方神灵,至今香火不绝,似是颇为灵验。
辛弃疾并不信神,前些天,也没少惩治犯罪的寺庙。
但在此刻,他却放下灯盏,一正衣冠,面向神像拜了三拜,然後点燃了一炷香。
英杰鉴英杰,国士惜国士。
他在心中默念,如果张元帅真的在天有灵的话,就请保佑小玉这一生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善始善终吧。
辛弃疾直起身,青烟在风中飘散。
谢晦问他许了什麽愿望,他想了想,轻声说:“希望我能和我的朋友同甘共苦,希望你一生都能如此时意气风发。”
谢晦十分感动,信誓旦旦地表示:“同甘共苦是吧,那行,以後我每次搞事,一定拉你一起下水。”
辛弃疾:???
等等,他说的明明不是这回事……
……
搞事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大批的官员抵达当地,开始建设吐蕃。
吐蕃汉文化推广和汉化工程的总负责人是羊欣,一位当世着名的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