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局势危矣!"叶孤白焦急地呈上奏折,"达利特人起义已席卷全国,高种姓溃逃,地方秩序崩溃!"
叶孤白补充道:"阿格拉织工占领纺织行会,铜矿矿工控制矿区,沿海渔村自立武装,帝国统治名存实亡!"
明白道人却若有所思:"陛下,危机亦是转机"
王十三缓缓起身,走到巨大的印度地图前:"传朕旨意:立即启动和平收复计划。"
王十三的第一招是"怀柔招安"。他派明白道人前往起义地区,带着丰厚的招安条件。
在阿格拉,明白道人找到老织工钱德拉:"老人家,帝国钦佩你们的勇气。若愿归顺,陛下将正式授予纺织行会自治权,并任命您为会长。"
钱德拉警惕地问:"我们如何相信帝国?"
"陛下有旨:"明白道人展开圣旨,"既往不咎,承认既得权益,保障自治权利。"
同时,帝国运来大批粮食和物资,分给了起义民众。
王十三的第二招是"分化解盟"。他派人暗中接触起义军中的不同派系,许以不同利益。
在铜矿区,叶孤白找到矿工领袖拉吉:"陛下赏识你的才能,若愿归顺,可封为矿务督办,享朝廷俸禄。"
而对较温和的派系,则承诺:"保持现有秩序,帝国只派驻象征性官员。"
渐渐地,起义联盟出现裂痕。有人主张接受招安,有人坚持独立。
王十三的第三招是"武力威慑"。他调集精锐部队,在起义地区周边举行"军事演习"。
战象奔腾,铁甲森森,帝国军展示着强大武力。
"这不是威胁,"使者对起义领袖说,"只是展示帝国维护秩序的决心。"
同时散布消息:"负隅顽抗者,将面临雷霆打击。"
许多起义军开始动摇。
王十三选择阿格拉作为突破点。他亲自召见钱德拉:"老人家,朕知你为正义而起。但长久混乱,苦的是百姓。"
他出示证据:"已有高种姓集结反扑,若无帝国保护,起义成果将毁于一旦。"
钱德拉沉思良久,终于跪地:"愿接受陛下招安。"
阿格拉的归顺产生连锁反应,许多地区纷纷效仿。
对归顺地区,王十三设计精巧的制度安排:
保留起义获得的权益,但纳入帝国法律框架。
起义领袖授予官职,但受帝国节度。
帝国驻军象征性存在,主要靠当地自治。
"给足面子,保实权。"王十三对心腹说,"暂时让步,是为长久控制。"
面对王十三的招安,卡维塔陷入深深矛盾。
明白道人亲自拜访:"女英雄,陛下敬重你的勇气。若愿归顺,可封为达利特事务总管,享侯爵待遇。"
卡维塔冷笑:"然后让起义成果付诸东流?"
"非也,"明白道人摇头,"陛下愿签署《达利特权益书》,以法律保障你们的权利。"
卡维塔犹豫不决。她既不相信帝国,又担心起义军内部分裂。
正如卡维塔所虑,起义军内部出现严重分裂。年轻激进派主张继续反抗,温和派倾向接受招安。
王十三趁机煽风点火:暗中支持激进派,使其更极端;同时拉拢温和派,许以重利。
起义军内部争斗愈烈,甚至生火并。
当起义军内耗严重时,王十三突然出手。以"调解内乱"为名,派兵进驻关键地区。
"帝国来帮你们恢复秩序。"指挥官宣布,"放下武器,接受整编。"
大部分起义军已无力抵抗,只得接受整编。
卡维塔被"请"到德里行宫。王十三亲自接见:"女英雄,朕钦佩你的勇气。但为苍生计,请接受现实。"
他出示情报:"高种姓正在集结,若无帝国保护,达利特人将遭血腥报复。"
卡维塔长叹一声,单膝跪地:"愿为陛下效劳。"
但她心中暗誓:"这只是权宜之计"
在回京的半路上王十三收到急报。
王十三指尖划过地图上接连失守的城池——拉合尔、海得拉巴、艾哈迈达巴德,昔日帝国疆土正被三国叛军蚕食。殿内烛火摇曳,映着他深锁的眉宇。
“陛下,穆罕默德·沙已控制恒河粮道,巴赫曼尼围困海得拉巴,艾哈迈德·沙更是里应外合取了艾哈迈达巴德……”叶孤白嗓音沙哑,指尖重重戳向地图,“三国叛军合兵一处,正朝德里逼近。我军粮草断绝,外围据点尽失,退守孤城的将士恐撑不过十日。”
王十三沉默良久,忽一掌击案,震得茶盏铿然作响:“好一个‘先断补给、再围孤城’!穆罕默德·沙倒是将朕的战术学了个透彻!”他冷笑一声,“可惜,朕最擅长的,正是绝境翻盘。”
“陛下欲调陇右铁骑驰援?”薛城急问,“然西域至印度山高路远,恐远水难救近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