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润喉糖多少钱一盒 > 第 34 章(第1页)

第 34 章(第1页)

第34章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方知有就醒了。身侧的金胜昔还在熟睡,呼吸均匀,手臂占有性地环在他的腰上。看着近在咫尺的丶卸下所有防备的睡颜,方知有心头的阴霾被驱散了不少。

他小心翼翼地挪开金胜昔的手臂,起身洗漱。既然回来了,他打算去小时候常跟奶奶去的那个早市逛逛,买点新鲜的食材。或许,可以做顿早饭。

清晨的早市已经人声鼎沸,沿着河道摆开的摊位挤得满满当当。方知有穿梭在熟悉的摊位间,听着软糯的吴语吆喝,空气中弥漫着活鱼的腥气丶炸油条的香气和雨後青石板的湿润味道。他买了嫩豆腐丶小油菜,又称了点新鲜的河虾和猪肉馅,打算包点馄饨。

就在他低头挑拣小葱时,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请问……是方知有同志吗?"

方知有擡起头,看到一个穿着朴素丶面容憨厚的中年男人,手里也拎着个菜篮子,正有些局促地看着他。

"我是,您是……?"方知有觉得对方有些面熟,一时却想不起来。

"哎呀!真是方同志!"男人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带着几分激动,"我是老周,周建国!就住在前面丝绸厂宿舍!去年,多亏了你啊!"

方知有愣了一下,随即想起来了。这是他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时,走访记录"绍兴传统丝绸技艺"口述历史时遇到的一位老工人。

当时老周所在的老厂房面临拆迁,一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织机和技术档案面临毁弃,是方知有多次奔走,整理材料,向上级反映,最终促成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设备和档案得以保留。对老周这些把大半辈子献给丝绸厂的老工人来说,那些不仅仅是机器,更是他们的青春和记忆。

"周师傅,是您啊!您好您好!"方知有连忙打招呼。

"好好好!"老周连连点头,看着方知有的眼神充满了感激,"方同志,你可是为我们这些老家夥做了件大好事!要不是你,咱们厂那些老织机和老手艺,可就真没人记得了!"他嗓门大,这一嚷嚷,周围不少买菜的老街坊都看了过来。

"是啊,这小方同志,是干实事的!"

"我听说他为了咱们厂档案的事,跑前跑後,磨破了嘴皮子!"

"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见喽!"

周围响起了一片附和声和赞扬声。这些朴实的话语,比任何奖状都更有分量。方知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周师傅,各位叔叔阿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分内事,分内事。"

老周看着他,又看了看他手里的菜篮子,像是想起了什麽,压低了些声音,但依旧足以让旁边的人听见:"方同志,我听说……你昨天回来了?还带了……朋友?"他眼神里带着关切,却没有丝毫的异样和审视。

方知有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真诚:"方同志,你是好样的!有文化,有担当!你交的朋友,肯定也差不了!别管别人瞎咧咧,咱自己问心无愧就行!日子是自己过的,舒心最重要!"

"对!小方,别听那些闲话!"

"就是!咱这老城区,谁不知道方家小子是老实能干的好孩子!"

周围几个阿公阿婆也纷纷出声支持,话语里充满了护犊子般的维护。

方知有看着这一张张真诚而朴实的脸,听着这些毫无功利心的维护之词,感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鼻腔有些发酸。他深深鞠了一躬:"谢谢,谢谢大家!"

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他所做的工作,他所坚持的意义,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是有人看见的,是被人珍视的。这种来自民间的认可,像一股坚实的力量,支撑着他。

与此同时,酒店里,金胜昔也刚醒来。他摸过手机,习惯性地浏览了一下信息。经纪人王哥发来几条链接,附带一连串的感叹号。

他点开一看,是几个本地生活博主和论坛的帖子。内容不再是捕风捉影的八卦,而是聚焦在了他昨天在沈师傅店里维护方知有丶以及後来在乌篷船上被拍到的几张氛围感很好的照片上。

配文的基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偶遇金胜昔後续:近距离观察,真人超有礼貌,维护朋友时气场两米八!】

【褪去明星光环,沉浸水乡生活,这才是"归处"真正的意义吧?】

【有一说一,这组乌篷船雨景图,氛围感绝了!感觉他整个人都沉淀下来了。】

【看来之前的爆料有偏差,人家就是正常朋友交往,私人行程,某些人别加戏了。】

【只有我觉得……他和那个"神秘朋友"站在一起,有种莫名的和谐感吗?理智告诉我别瞎磕,但眼睛它不听使唤啊!】

舆论的风向,在有心人(或许是王哥团队引导,或许是自来水)的推动下,开始从单纯的猎奇窥探,转向了对金胜昔转型後状态的欣赏,甚至隐隐出现了一些对他和方知有关系的"美学认同"。虽然仍有杂音,但整体环境友好了许多。

金胜昔看着这些,笑了笑,给王哥回了条信息:"顺其自然,不用过度干预。"

他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水乡古城。他知道,外界的舆论压力暂时缓解了,但真正的难关,依旧在方家内部。

就在这时,房间门开了,方知有拎着新鲜的食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丶轻松甚至有些明亮的神情。

"醒了?我去早市买了点东西,给你煮碗馄饨吃。"方知有说着,晃了晃手里的袋子。

金胜昔看着他与昨天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有些惊讶,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东西,顺势在他唇上亲了一下:"遇到什麽好事了?心情这麽好?"

方知有把早市上遇到老周和街坊们的事情说了一遍,眼神亮晶晶的:"就是觉得……好像也没那麽难了。至少,在这里,还有人认可我,支持我。"

金胜昔听着,心里也为他高兴。他明白,这种来自"根"的认同感,对此刻的方知有来说,是何等重要。

"看来,"金胜昔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我们方编研员,群衆基础很扎实嘛。"

两人一起在酒店的小厨房里忙活起来,一个和馅,一个准备汤底,配合默契。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将小小的空间映得温馨明亮。

小馄饨下锅,热气蒸腾,香气弥漫。

方知有看着在竈台前忙碌的金胜昔,又想起早市上那些温暖的话语,心中充满了力量。

也许,通往理解和接纳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微光。家的壁垒并非铁板一块,而舆论的潮水,也并非总是充满恶意。

他盛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递给金胜昔。

"吃饭。"他说,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安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