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润喉糖多少钱一盒 > 第 35 章(第1页)

第 35 章(第1页)

第35章

接下来的两天,金胜昔和方知有仿佛进入了一种奇特的"滞留"状态。他们没有再主动去方家,但也没有立刻离开绍兴。方知有带着金胜昔,像两个真正的游客,或者说,像两个努力重新融入这片土地的归人,穿梭在城市的记忆褶皱里。

他们去了方知有曾经就读的高中,在校门外隔着栏杆看着操场上奔跑的少年;去了他小时候常去的丶如今已显寥落的工人文化宫;还在一个阳光还算暖和的下午,逛到了八字桥直街的旧书摊。

旧书摊沿着河道摆开,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特有的丶带着点霉味的沉香。方知有在一个摊位前蹲下,手指拂过一排排泛黄的书脊,眼神专注。

金胜昔则对一堆旧杂志産生了兴趣,翻看着几十年前的《绍兴文艺》,里面那些带着时代烙印的图片和文章,对他来说是另一个维度的"田野调查"。

摊主是个戴着老花镜丶须发皆白的老爷子,正自顾自地在摊子旁的小马扎上摆弄着一副木质围棋。

方知有挑中了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绍兴风物志》,书页已经发脆,但内容详实。他拿着书起身,正准备问价,目光却被老爷子棋盘上的残局吸引了。

老爷子似乎遇到了难题,捏着个棋,举棋不定,眉头紧锁。

方知有小时候跟爷爷学过几年围棋。他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轻声提醒了一句:"老爷子,右上角做活,左下角还能争一争。"

老爷子闻言,猛地擡起头,浑浊的眼睛透过老花镜打量了方知有一眼,又低头看了看棋盘,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对对对!瞧我这老糊涂!小夥子,懂行啊!"他依言落子,局面果然豁然开朗。

老爷子心情大好,这才注意到方知有手里的书:"哟,这老黄历了,你喜欢这个?"

"嗯,做点地方文化研究,用得着。"方知有温和地回答。

"文化研究?好!好啊!"老爷子连连点头,显得很高兴,"现在年轻人,没几个乐意琢磨这些老东西了。"他看了看方知有,又瞥了一眼旁边正在翻杂志丶气质不凡的金胜昔,似乎认出了他,但眼神里没有惊讶或探究,只有一种老年人见多识广的平和。

"书你拿着看,给十块钱就行。"老爷子很是爽快。

方知有付了钱,道了谢。老爷子却似乎谈兴正浓,拉着他说:"来来,小夥子,再帮我看看这局,刚才那步走得妙。。。。。。"

金胜昔在一旁看着方知有耐心地蹲下来,和老爷子讨论棋局,侧脸在午後的阳光下显得沉静而柔和。他拿起手机,悄悄拍下了这一幕。

画面里,是古老的石桥,流淌的河水,旧书摊,对弈的一老一少,以及弥漫其间的丶缓慢而悠长的时光气息。他觉得,这比任何摆拍都更符合《归处》的精神内核。

离开旧书摊,两人沿着河岸慢慢走。方知有捧着那本旧书,像捧着什麽宝贝。

"没想到你围棋下得这麽好。"金胜昔笑着说。

"小时候我爷爷教的。"方知有语气里带着怀念,"他常说,棋如人生,取舍之间都是学问。"

金胜昔品味着这句话,若有所思。

傍晚时分,方知有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这次不是短信,是直接打来的。

"晚上。。。。。。你周叔叔一家过来吃饭,你回来一趟。"方父的声音依旧没什麽情绪,但提到了"周叔叔",这让方知有心中一动。周叔叔是他父亲的老同事,也是多年的老友,两家关系不错。

"好。"方知有应下,看了一眼金胜昔。

金胜昔对他点了点头。

这一次,当他们再次走进方家时,气氛明显不同了。周叔叔一家已经到了,客厅里多了些人气,周阿姨正和方母在厨房里忙活,传来阵阵笑声。周叔叔则和方父坐在沙发上喝茶。

看到方知有和金胜昔进来,周叔叔笑着打招呼:"知有回来了!这位就是小金吧?果然一表人才!"他的态度热情而自然,仿佛金胜昔只是方知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朋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