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赚钱传奇 > 第19章 鲁迅搞钱经 公职当靠山稿费做退路3500块买四合院(第2页)

第19章 鲁迅搞钱经 公职当靠山稿费做退路3500块买四合院(第2页)

“利息?”钱紧愣了,他只知道把钱藏在床板下,从没想过存钱还能生钱,“存钱还能生钱?”

“怎么不能?”周树人笑了,指了指院角的石榴树,“就像这树,你种下去,浇水施肥,它就会结果。我把钱存在中国银行,年息五厘,oo块存一年,能拿块利息。积少成多,也是笔收入。”

钱紧心里头又活络起来。他回去就把那o块大洋存进了钱庄,年息三厘,虽比中国银行少,可也比放在家里强。可等他听说周树人买房不是自住,还要出租时,又糊涂了:“您买了房自己住多好,租给别人多麻烦?万一租客弄坏了家具,还得赔钱。”

周树人没直接回答,只让他搬完书跟着去八道湾看看。那四合院确实气派,三进院落,青砖铺地,东厢房还带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两棵海棠树。周树人指着东厢房:“这两间空着,租给北大学生,每月能收o块租金。我之前在砖塔胡同租房,每月o块,现在用租金抵租金,等于白住院子,划算得很。”

钱紧在心里飞快算账:oo块买的房,每月收o块租金,一年o块,年多就能回本,之后就是纯赚——这账算得比绸缎庄的掌柜还精!可他还是觉得冒险,拉着周树人的袖子追问:“万一学生不租了咋办?万一房价跌了咋办?”

“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周树人蹲在院里的石榴树下,捡起片刚冒芽的嫩叶,语气平静却透着笃定,“就算学生不租,还能租给商户;就算房价跌,这院子也能住人,总不会亏。不像你之前投的肥皂作坊,一亏就啥都没了。”

钱紧没话说了。他承认周树人说得对,可真要让他拿攒了半辈子的钱买房,他又舍不得——总觉得手里攥着现大洋才踏实。最后还是没勇气买房,只敢把攒的钱存进钱庄,偶尔跟周树人打听“怎么选靠谱的钱庄”。周树人总劝他:“别只看利息,得看钱庄的信誉。就像写稿子,别只看稿费高低,得看刊物是不是正经。”钱紧嘴上应着,心里却想:能多生点利息才是真的。

年夏天,钱紧的日子刚有点起色,就遇上了麻烦。他儿子得了急病,郎中说要花o块看西医才能救,可他刚把攒的块存进钱庄,取不出来——钱庄有规矩,存期不到不能取,取了就没利息。他急得团团转,在胡同里来回踱步,最后实在没辙,只能厚着脸皮去找周树人借钱。

敲开周家门时,却见院里气氛不对。周树人的弟弟周作人正站在廊下,脸色铁青,手里攥着个茶碗,指节都白了。周树人背对着他,手里攥着张纸,肩膀绷得笔直。“哥,这房子我也有份,你不能说卖就卖!”周作人的声音带着怒气,茶碗在手里晃得厉害,差点摔在地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紧吓得不敢进门,转身要走,却被周树人叫住了:“钱紧,有事?”

他吞吞吐吐说了借钱的事,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兄弟俩的脸色。没承想周树人没犹豫,转身就进了屋,从抽屉里拿了o块大洋给他:“先拿去给孩子看病,不急着还。”

后来钱紧才知道,周树人和周作人兄弟失和,闹到了要分家的地步,所以要把八道湾的房子卖掉,另买西三条胡同的小院。他心里犯嘀咕:刚买四年的房就卖,不是亏了?可等周树人以ooo块的价钱把房子卖掉时,他才惊得下巴都掉了——四年涨了oo块!这oo块,抵得上他送五个月货的收入。

“这就是房产的好处。”周树人搬去西三条那天,钱紧来帮忙搬书,看着一箱箱整齐的书籍,周树人突然开口,“你看,就算遇到急事要卖,也能赚点差价。要是存着现金,遇到通胀,钱就贬值了——去年能买一百斤米的钱,今年说不定只能买八十斤。”

钱紧拿着那o块大洋,给儿子看好了病,心里对周树人又敬又佩。可他那点投机的心思还是没断,没过多久,就听说城南的布料涨价,说是南方打仗,布料运不过来。他眼睛一亮,觉得机会来了,凑了oo块——有借周树人的o块,还有刚结算的工钱——买了批棉布囤着,想等涨价了再卖,赚笔快钱。

他把棉布藏在杂货铺的后院,每天都去翻一翻,盼着布料涨价。可没等涨价,就遇上了暴雨,后院漏雨,棉布受潮霉,黑一块白一块,根本卖不出去。最后只能低价处理,亏了o块,连周树人的o块都没还清。

他再次蹲在周家门口哭时,周树人递给了他一本刚出版的书,封面印着“呐喊”两个字。“这是我的新书,印ooo册,版税。”周树人坐在他旁边的石阶上,声音温和,“你看,一本书卖块,我能拿块,重印一次又能拿oo多。这钱挣得慢,可只要书有人看,就一直能拿。”

钱紧翻着书,看见扉页上印着“鲁迅”两个字,不是周树人的名字。“周先生,这是您的笔名?”

“是。”周树人点头,指尖划过扉页上的笔名,“写文章要用笔名,一来保护自己,二来不同的笔名能尝试不同风格。就像你送货,换条路线可能更快,可不能偏离正道——要是为了快,走那种偏僻小路,说不定会遇上劫匪。”

那天晚上,钱紧把《呐喊》带回家,就着油灯读。读到《孔乙己》里“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囤棉布亏掉的o块——孔乙己知道“茴”字四种写法,却不知道怎么踏实过日子;自己知道投机能赚钱,却不知道“踏实”才是最稳的路。他合上书,摸了摸封面上的“呐喊”二字,突然觉得脸上烫,第二天一早就去钱庄取了钱,把欠周树人的o块还上了。

年,北京的局势乱了。教育部的薪资开始拖欠,听说很多公职人员都没了收入,天天去教育部门口闹。钱紧心里慌,怕周树人也没了收入,毕竟周先生一家子还等着钱过日子。他跑去西三条看周树人,推开院门,却见周树人正坐在石榴树下写稿,阳光洒在稿纸上,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字迹。桌上摆着张《申报·自由谈》的约稿信,信封上印着鲜红的报社印章。

“周先生,薪资拖了仨月,您不愁?”钱紧走到石榴树下,看着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心里的慌劲儿消了些。

周树人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笑着递给他一杯凉茶:“不愁。《自由谈》给的稿费高,千字块,一篇稿子抵得上之前半个月薪资。我早就说过,公职是靠山,稿费是退路,两条腿走路才稳。”他指了指院里的菜畦,“就像我种的这些菜,就算外头买不到菜,院里的菜也够吃一阵子。”

钱紧看着桌上的稿纸,字迹工整,没有一个涂改的痕迹。他突然明白,周树人的“退路”不是凭空来的,是靠一篇篇稿子攒出来的,就像他的存款,是靠每月的结余存出来的——没有一步是投机,没有一步是侥幸。可他还是没忍住,问了句:“那要是报社也不稿费了咋办?”

周树人笑了,指了指屋里的书架:“我还有书。《呐喊》在重印,《彷徨》也快出版了,版税是固定的收入。就像你开杂货铺,就算某天没人买酱油

喜欢搞钱传奇请大家收藏:dududu搞钱传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