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赚钱传奇 > 第24章 算命先生成汴京上层有钱人金门的玄学生意经(第3页)

第24章 算命先生成汴京上层有钱人金门的玄学生意经(第3页)

果然,合作的第一天,赵先生就介绍来了个客人。客人是个中年男人,穿件粗布长衫,手里却攥着个沉甸甸的布包,一看就是藏了钱。赵先生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他就跟着钱紧走进了后堂。

“水镜先生,”男人坐下就开门见山,“我是个粮商,最近想囤一批粮食,可不知道今年会不会闹饥荒,您帮我算算,要是囤粮能赚钱吗?”

水镜先生心里有数了——粮商囤粮,最怕的就是天气,要是丰收,粮食降价,就会亏本;要是歉收,粮食涨价,就能大赚。他拿起龟壳晃了晃,倒出铜钱:“您这卦是‘丰泽中孚’,丰者,丰收也;孚者,诚信也。今年会是丰收年,但秋收后会有场大雨,道路泥泞,粮食运不出去,城里的粮价会涨。您现在囤粮,秋收后高价卖出,定能大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粮商眼睛一亮:“真的?那我囤多少粮食合适?”

“这就得用‘八字推演’了。”水镜先生说,“推演需要耗费心神,还得用‘五谷卦’——把五种粮食混在一起,根据粮食的排列算吉凶。这五谷卦是我祖传的法子,收您二十两银子。”

粮商毫不犹豫地掏出银子:“只要能赚钱,二十两不算什么!您赶紧帮我推演!”

水镜先生让钱紧去买五种粮食,自己则开始准备推演的道具。等钱紧买回来小米、大米、麦子、豆子、高粱,水镜先生把它们混在一个木盘里,用手搅拌均匀,然后慢慢摊开。

“您看,”水镜先生指着粮食的排列,“小米在东,大米在西,麦子在南,豆子在北,高粱在中——这是‘五谷丰登’之象,说明您囤粮的数量,要在五千石到八千石之间,多了会积压,少了赚不到大钱。而且您要囤在城西的仓库,那里地势高,不怕下雨。”

粮商听得连连点头,把粮食的排列记在心里,高高兴兴地走了。等他走了,钱紧才问:“先生,您怎么知道秋收后会下雨?还有城西的仓库,您怎么知道地势高?”

“傻小子,这些不是算出来的,是观察出来的。”水镜先生笑着说,“我昨天听茶馆里的老农民说,今年春天雨水多,秋收后大概率会有秋雨;至于城西的仓库,是因为刘掌柜的丝绸仓库就在城西,他说过那里地势高,不怕水淹。我把这些消息结合起来,再用五谷卦包装一下,就成了‘祖传法子’。”

他指了指账簿上的“信息来源”栏:“做生意,信息最重要。咱们每天在茶馆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有农民说天气,有商人说行情,有秀才说官场——这些消息就是咱们的‘财富密码’,只要把它们用好了,就能算得比别人‘准’,赚更多的钱。”

钱紧恍然大悟,赶紧在账簿上写下“多听茶馆客人聊天,收集信息”。

可没过几天,赵先生却找来了,脸色不太好看:“水镜,你是不是骗我?我介绍来的客人,你说收了二十两银子,可三成利应该是六两,你怎么只给我五两?”

水镜先生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让钱紧把账簿拿过来。翻到那天的记录,钱紧脸红了:“先生,我……我记错了,把二十两写成了十八两,所以算三成利的时候,就少算了六钱。”

水镜先生赶紧掏出六钱银子,递给赵先生:“赵兄抱歉,是我这书童记错了账。这六钱银子您拿着,以后我会亲自对账,保证不会再出错。”

赵先生接过银子,脸色才缓和下来:“算了,这次就饶过你们。下次要是再出错,咱们的合作就黄了。”

等赵先生走了,水镜先生严肃地对钱紧说:“记账是生意的根本,不能出一点错。咱们跟赵先生合作,靠的是信任,要是账算错了,信任就没了,生意也做不成了。以后每次收了钱,你都要跟我核对三遍,绝对不能再出错。”

钱紧低下头:“先生,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这件事之后,水镜先生更加注重账目管理,还教会了钱紧怎么算利润、怎么分利。而赵先生也因为合作赚了不少钱,介绍的客人越来越多,水镜先生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这天晚上,水镜先生和钱紧对账,现这个月已经赚了两百多两银子。钱紧高兴地说:“先生,咱们现在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可以开个铺子了?不用再借茶馆的后堂了。”

水镜先生看着账簿,若有所思地说:“开铺子是迟早的事,但不是现在。咱们现在借茶馆的地方,不用付房租,还能靠王掌柜和赵先生吸引客人,成本低,利润高。等什么时候咱们的客人多到茶馆装不下了,再开铺子也不迟。”

他顿了顿,又说:“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长远打算。现在咱们要做的,是积累客户和口碑,等时机成熟了,再扩大生意——这叫‘稳步展’,不能急。”

钱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账簿上的银子数,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跟着水镜先生,以后肯定能赚更多的钱,而水镜先生的赚钱门道,还远不止这些。

入夏后的汴京越来越热闹,州桥附近的商铺挤满了人,茶馆里更是座无虚席。水镜先生的生意也跟着红火,每天都有赵先生介绍的客人,账簿上的银子数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可水镜先生却没那么高兴,反而经常对着账簿呆。

钱紧不解:“先生,咱们现在每天能赚十几两银子,您怎么还不开心?”

水镜先生放下账簿,叹了口气:“傻小子,咱们现在赚的都是小银子。真正的大钱,在权贵手里。你想想,普通商人一次最多花二十两银子算卦,可权贵们,随便一笔生意就是上千两,只要能让他们信咱们,赚的钱比现在多十倍。”

钱紧眼睛一亮:“那咱们怎么才能接触到权贵啊?他们都住在深宅大院里,不会来茶馆算卦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别急,会有机会的。”水镜先生指了指窗外,“你看那辆马车,车厢是紫檀木的,拉车的马是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车里坐的,肯定是权贵。”

钱紧顺着看过去,果然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茶馆门口,一个穿锦袍的管家从车上下来,径直走进茶馆,四处张望。王掌柜赶紧迎上去:“这位爷,您要点什么茶?”

管家摆摆手:“我不是来喝茶的,是来找个叫水镜的算命先生。我家大人最近遇到点烦心事,想请他去府上算一卦。”

水镜先生心里一喜,赶紧走过去:“在下就是水镜。不知府上大人是?”

管家上下打量了水镜先生一眼,傲慢地说:“我家大人是礼部侍郎李大人。你要是算得准,赏钱少不了你的;要是算不准,小心你的脑袋!”

水镜先生拱了拱手:“请管家放心,在下定不会让李大人失望。钱紧,你看好账簿,我去去就回。”

跟着管家上了马车,水镜先生心里却在盘算:礼部侍郎负责科举、礼仪,最近汴京要举行科举考试,李大人的烦心事,多半和科举有关。他得好好准备,抓住这个机会,赚权贵的银子。

马车停在一座气派的府邸前,门口挂着“李府”的匾额。水镜先生跟着管家走进客厅,见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坐在太师椅上,面色凝重,正是李侍郎。

“你就是水镜先生?”李侍郎开口了,声音低沉,“我听说你在汴京算卦很准,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算一算,这次科举考试,我的儿子能不能中举。”

水镜先生心里有数了,他早就听说李侍郎的儿子李公子学问一般,却想中举,李侍郎为此托了不少关系。他赶紧说:“大人放心,在下一定好好算。只是科举之事关系重大,不能用普通的铜钱卦,得用‘文昌卦’——用笔墨纸砚当卦具,才能算得准。而且这文昌卦需要耗费大量心神,还得用‘状元墨’来画符,成本较高,需要五十两银子。”

李侍郎毫不犹豫地说:“五十两就五十两!只要我儿子能中举,五百两我也愿意出!”

水镜先生让管家准备笔墨纸砚和状元墨,自己则开始摆卦具。他把笔墨纸砚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摆放,然后拿起状元墨,在纸上画了一道符,嘴里念念有词。

“大人,”水镜先生突然停下手,眉头皱起,“您儿子的卦象不太好啊——‘文昌星被遮蔽’,是有人在暗中作梗,怕是中举无望。”

李侍郎猛地站起来,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摔碎了:“什么?有人作梗?是谁?先生,您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