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通房丫鬟颜 > 第13章 京城拜名师(第2页)

第13章 京城拜名师(第2页)

林景衡凝神思索片刻,方谨慎答道:“学生愚见,要在于一个‘明’字。

一明实情,需深入地方,洞察民间真正疾苦与承受之限,不可凭想象或旧例苛征;

二明法度,定下清晰章程,严惩胥吏贪墨盘剥,使税赋征收有法可依,杜绝中间层层加码。”

他稍顿,继续道:“具体至盐务,学生以为当着力疏通官方运销渠道,保障官盐质优价平,同时严厉稽查私盐,如此既可保朝廷课税,亦能惠及百姓。

至于漕运,则需保障河道畅通,减少漕粮运输损耗,亦需体恤漕丁夫役之苦,妥善安置,使其无后顾之忧。

总之,开源与节流需得并重。

朝廷用度固不可缺,唯有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税源方能长久不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涸泽而渔,恐非社稷之福。”

这一番回答,条理分明,既引圣贤之道,又顾及现实情弊,显是真正思考过的,并非纸上谈兵。

李阁老听着,脸上渐露赞许之色。

他又接连问了几个经史中的疑难之处,景衡皆能引经据典,阐述己见。

虽偶有稚嫩之处,然根基之扎实、思路之清晰,已远同龄之人。

“好,好!”李阁老终于抚须而笑,转而对赵士荣道:

“赵公,您这外孙,确乃璞玉浑金,名不虚传!

假以时日,细心雕琢,必成大器。”

赵士荣闻言,心中大喜,知是火候已到。

连忙对林景衡正色道:“衡儿,李阁老学究天人,乃当今文宗,能得他老人家一言指点,胜过你苦读十年!

还不快上前行礼拜师!此乃你莫大的造化!”

林景衡即刻整肃衣冠,越席而出,至李阁老座前,撩起衣摆,端然跪下,行了隆重的顿礼。

一旁伺候的赵府仆役早已备好拜师茶盏,依礼奉上。

林景衡双手高举过顶,恭敬呈上,声音清朗而坚定:

“学生林景衡,资质愚钝,然向学之心拳拳。

久慕阁老道德文章,恳请阁老不弃,收列门墙。

学生必当恪守师训,勤勉攻读,谨言慎行,光大师门,绝不辜负老师今日栽培之恩!”

说罢,林景衡恭敬的双手奉上拜师茶。

李阁老面容和蔼,含笑接过茶盏,揭开杯盖,徐徐饮了一口,这便是正式认下了这个弟子。

他放下茶盏,温言道:“起来吧。既入我门,当以修身立德、勤勉向学为先。

日后读书有疑,可来府中寻我。”

至此,这拜师大礼方算圆满达成。

厅内气氛顿时更为热络,杜尚书、杨侍郎等人纷纷向李阁老和赵士荣道贺。

林景衡心中亦是激动万分,深知得此名师,不仅学问能得指引,未来之路亦将豁然开朗。

二老爷林正海亦是满面红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忙不迭地向李阁老和赵老爷子道谢。

事情办妥了,又在京城盘桓了几天。

二老爷和大公子去向赵老爷子辞行,又与尚书府杜家道了别。

之后,一行人便登上了返程的官船,沿着熟悉的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回扬州。

船行顺利,顺风顺水。

等他们回到扬州林府时,已经是两个半月之后了。

扬州城的春日温煦早已淡去,正值六月中旬的梅雨季。

空气像浸了水的棉絮,湿气裹着闷热往人毛孔里钻。

晾在竹竿上的衣裳总悬着半干的潮意,老槐树上的蝉倒不怯这湿,鸣声一阵高过一阵,却总被斜斜飘来的雨丝打哑半分,过会儿又裹着水汽叫起来,缠得整个城都潮潮的、闷闷的。

春芽和大公子又进入了默契的读书学习的主仆日常。

回扬州后没几天,大公子把手中的几张图交给扬州几家较大的粮铺,每家留下一串钱,叮嘱他们费心留意玉米的消息。

七月初,养父李安要跟着大老爷去江西南部巡视。

临走之前,春芽把画好的几张玉米图交到爹爹农户。

李安无奈宠溺的摸着春芽的头,连声应允。

日子一天天过去,事情的转折生在李安跟着大老爷走后的几天后,七月初七那天。

两人之间奇妙的感觉毫无征兆的来临了。

喜欢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通房,春芽初绽栖衡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