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荆棘藤图片 > 第379章 陶罐里的纸鹤会飞吗(第2页)

第379章 陶罐里的纸鹤会飞吗(第2页)

江予安没答,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温热,而她指尖微凉。

夜色渐浓,白山茶的花瓣静静飘落,一片落在陶罐口沿,一片沾上画册翻开的页面。

林野低头看着那本被撕得残缺的童年画册,忽然松开蜡笔。

她伸手摸向阳台角落那堆未清理的炭灰,指尖轻轻一捻,一段烧得半焦的木条落入掌心。

黑色,脆弱,稍一用力就会断裂。

她翻开画册最后一页空白的背面,深吸一口气,将炭条缓缓贴近纸面。

笔尖落下,第一道痕迹颤抖着延伸,像不敢确认方向的足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野的笔尖在画册背面缓缓游走,炭条摩擦纸面出沙沙的轻响,像是一场迟到了二十年的低语。

她不再追求线条的完整,也不再试图还原记忆的“真实”。

那些断裂的、颤抖的痕迹,反而更贴近她心里的模样——破碎本身就是记忆的本质。

她画母亲穿着那双旧黑皮鞋的脚,踩在纸鹤翅膀上,鞋底压出深深的褶皱,仿佛要把某种轻盈的东西彻底碾进地板的缝隙里;她画钢琴盖边缘那一抹未干的红色指甲油,在“优秀学员”的奖状旁留下半截模糊的“好”字,像一句卡在喉咙里的肯定,终究没能完整说出;她画自己蜷在藤椅下的剪影,仰头望着母亲背影,眼里是六岁孩子看不懂却能感知的冷意。

那幅画里没有脸,只有光从窗帘缝漏进来的一道斜线,照在她抬高的额头上,像一道未愈的伤疤。

画到深夜,窗外的风把白山茶吹得簌簌作响。

她停下手,指尖沾满炭灰,掌心微微颤。

她没开灯,就让那些残缺的画面沉在暗处,如同沉在心底几十年的情绪,终于有了形状,却不再刺骨。

第二天清晨,阳光如常铺进客厅。

林野端着咖啡走出房间时,脚步顿住——周慧敏站在画册前,佝偻着背,手指悬在半空,目光死死黏在其中一页上:那是她画自己被罚跪琴房的场景,脸上有一道用炭条加深的泪痕,粗粝而突兀。

老妇人忽然动了。

她伸出食指,舔了一口唾液,小心翼翼地蹭向画中女孩的脸颊。

动作笨拙,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试探。

炭粉在湿润的指腹下晕开,泪痕渐渐模糊,与背景融成一片灰雾。

林野站在门口,没有上前,也没有出声。

她只是静静看着母亲重复这个动作,一遍又一遍,仿佛要擦去的不是画,而是某个深埋多年的夜晚,某个她曾听见却假装没听见的啜泣。

她任她擦。

直到整页画面都变得混沌不清,周慧敏才停下来,喉咙里咕哝了一声什么,转身慢慢走向厨房,背影像是突然矮了一截。

三天后,林野合上画册,将它锁进床头抽屉。

金属扣“咔嗒”一声闭合,像是为一段执念落了锁。

她取出十张空白拍立得相纸,一张张贴在冰箱门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雪白得刺眼。

她没装胶卷,也没按下快门。

只是每天清晨,撕下最左边的一张,折成纸鹤,轻轻放进陶罐。

“有些记忆,”某夜,她靠在阳台栏杆边,对身旁的江予安说,声音轻得几乎被晚风卷走,“不是用来保存的,是用来放生的。”

他没应答,只是将外套披在她肩上,指尖在她腕间停留片刻。

当晚,月光洒进厨房,陶罐静立原地。

不知过了多久,周慧敏摸索着走来,四下无人,她悄悄旋开陶罐盖子,伸手进去,捏住一只纸鹤,迅塞进睡衣口袋。

布料微鼓,她低头看了一眼,嘴唇抿成一条极淡的线,然后悄然退回卧室。

林野站在走廊尽头的阴影里,全程看见了。

她没点破。

只是次日清晨,在清扫阳台时,她蹲下身,用一支断掉的粉笔,在地板靠近陶罐的位置,画了一个小小的图案——歪斜的屋顶,三根波浪形围栏,中间是一只展开翅膀的纸鹤,正飞向门内。

粉笔灰落在她指尖,像一场无声的雪。

喜欢荆棘中的常春藤请大家收藏:dududu荆棘中的常春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