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夏退到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王凤英端了杯水正要送上去,现陆公子已经递了杯温水。
青山腹诽,原来叫我倒水,是给小夏姑娘准备的。
陆寒野看着张小夏擦汗的样子笑了笑:“说得挺好。方才有个老农看你的眼神,像是要立刻拉你去选地似的。”
张小夏接过杯子,抿了口,看着厅里热闹讨论红薯的模样,知道这事应该是成了。
虽说不来,杨进才还是没忍住,前面红薯的时候,他忍着没有拿。
看大家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说好吃,他在心里鄙视,真是没见过世面,不要钱的东西都是好的。
他混在人群里,本来也想混进酒楼,但衙门的人在,他不敢。
张小夏要是出丑就好了,一个丑八怪,凭什么出风头。
这些人要是吃过红薯后中毒就更好了。
杨进才恶毒的想着。
总之他见不得张小夏好,一个他不要的东西,就该腐烂枯萎,最好跳河死了。
可当他看着平时见着都要点头哈腰的贵人们,一个个笑容满面的出来,言语里尽是对红薯的赞叹之意,偶尔还有几个夸张小夏的。
杨进才慌了。
怎么可能,一个丑陋的村姑,这些人难道没有看到她的脸吗?看到了还能吃的下去东西吗?
杨进才失魂落魄的离开。
宴席结束时,许多人都过来打听了张小夏家在何处,说要过去看看她种的红薯。
尤其是粮行的王掌柜,一路跟着她,说要定下大山村秋天的红薯,让她牵个线。
张小夏都答应下来。
王凤英跟于翠翠看着张小夏的样子,骄傲的不行。
“小妹太厉害了,她刚刚在上面说话的时候,我激动的都哭了。”
“我也是,突然有种闺女大了的感觉,老二家的你说,以后小夏会不会越走越远?”
王凤英突然有些伤感。
眼前的闺女让她有些陌生。
“没关系,她走的再远,我们永远都是小妹的家人,只要小妹想家了,我们会一直在她身后。”
“对,你看我,钻牛角尖了。”
红薯宴可以说办的非常成功。
把客人都送走后,县太爷特地单独召见了张小夏。
县太爷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里带着真切的赞许:“小夏,这次红薯宴能让大家都笑着离席,你那几样红薯吃食是关键。
那道裹了芝麻的红薯丸子,连汉子都抢着要,可见你是懂得怎么让寻常东西变得可口。”
说着他抬眼,目光落在一旁的陆寒野身上,温和里添了丝敬重:“寒野,你也看见了。这丫头不仅手巧,脑子也活泛。
我先前跟你说,想借县里的地试种红薯,怕百姓嫌这东西粗,不爱种也不爱吃——如今可不就有合适的人?”
陆寒野站在一旁,身姿依旧挺拔,只是眉宇间比寻常人多了几分沉敛。
他听县太爷说完,笑着看向张小夏:“县太爷说得是,小夏姑娘能把红薯做出这般花样,实能让百姓少些抵触。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放平缓了些,“小夏姑娘若愿意,往后可否一起想想——比如红薯怎么晒了能存一冬,或是混着麦麸能不能做些耐饿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