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从四德by > 异兆(第3页)

异兆(第3页)

三姑婆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透着光,依着陈谷雨事先的吩咐,既不卑也不亢,说着“契主心领了”的客气话,将备好的丶印着福字的家常年糕和几包契地自産的干果菌菇作为回礼,稳稳递到对方手中。

而陈谷雨自己,却在这份喧闹之外,静静备下了一份截然不同的心意。

她亲自检视了那几口沉甸甸的樟木箱子——里面是上好的细粮丶整匹的细棉布和素锦丶罕见的药材以及一封金锭和些许纯净的青白晶碎片。

次日清晨,三姑婆的夫郎和村中两位有头脸的稳重妇人,沐浴更衣,赶着骡车,将这份足以让沿途所见之人皆屏息凝神的厚礼,一路郑重地送到了镇上的神殿。

消息传开,衆人对这位年轻契主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她不仅样貌能力出衆丶仁心慷慨,更难得的是如此敬神知礼,不忘根本。

大年初一早上。

念安穿着传说中的新袍子站在院里,就像颗珍珠掉进了沙堆里,晃得来拜年的邻居眼花。

里正娘子带着自家男人来贺年,一看就倒抽一口气:“这…这真是陈娘子自己做的?!”

男人们围着念安,摸着精致的绣花,啧啧称赞,再偷偷看向安静站在屋檐下的陈谷雨时,眼神都热切起来——这样有本事丶有相貌丶又仁厚能持家的女人,还能把孩子带得这麽好!就算有正君,又算什麽?

陈谷雨却只是客气地点点头,递过红封,就转身回了院子。

外头爆竹噼里啪啦响得热闹,欢声笑语不断——

她自家门一关,不是在屋里看书,就是俯身看着契地的图纸,谋划开荒修渠的事。

偶尔有胆大的小夥子借口送年礼来敲门,都被三姑婆拦了:“契主正忙呢,你的心意她知道了。”

到了晚上,村里社火闹得欢,年轻男女唱着歌嬉笑。

小院里安安静静,只亮着一盏灯。

念安抱着新衣服睡得正香,小脸上带着笑。

陈谷雨推开窗,望着远处流动的火光,喧闹声随风一阵阵传来。

她低下头,手指轻轻摸着晶簇上流动的微光。

“晚舟,”轻声的低语散进风里,“又一年了……念安很好,衣服也合身……你要是能看见……”话哽在喉咙里。

半晌,她关上窗,把外面的热闹都隔开了。

晶石的光静静照着她孤单的身影,像披了一层霜,也像穿上了一身银色的铠甲。

三姑婆叹了口气,轻轻推开门,“谷雨丫头,你说的流水席答谢乡里——”

“交给里正去操持吧,东西咱家出。”没有晚舟在家,她没兴致做这些。

大年初五,李家坳比过大年还热闹。

陈谷雨做东,在村中祠堂前的空地上开了流水席,答谢乡邻平日帮衬,也酬谢各方送来年礼的情谊。欢迎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庆祝。

李里正得了这般脸面,干劲十足。

指挥着村中妇男们搬桌摆凳,杀猪宰羊,蒸馍煮肉,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红光满面。

到了正日子,朱县令竟也轻车简从来了,笑着说了些“契主仁德,惠泽乡里”的场面话。柳青跟在她身侧,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的席面和陈谷雨沉静的身影,眼中赞赏更深。

最让人意外的是,神殿竟也派了一位身着青袍的低阶执事前来,虽未多言,只安静用了些素斋,但其本身到场,就已是一种无声却重量十足的认可。

流水席从晌午一直开到日头西斜,肉香馍甜,笑语喧天。

李家坳的村民个个挺直了腰杆,面上有光。周遭村落来赴席的人,吃着喝着,看着这场面,再想想那位年纪轻轻却手段了得丶连官府和神殿都给面子的晶契主就在眼前,心里那点敬畏又添了十分。

经此一事,李家坳和陈谷雨的名声,算是真正立了起来。

再无人敢小觑这个藏在山坳里丶曾穷得叮当响的小村子。

都来找李里长商议一起方便车马通行的大道。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