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孙子用画笔重现往事,沈砚舟的心中充满感动。
更深远的影响生在星宇和沈玥身上。
星宇在创新联盟的工作中,开始更加注重记录与传承。他起“创新者故事”项目,鼓励成员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教训。
“不是只有成功才值得记录,”他在项目启动会上说,“那些走过的弯路,那些深刻的领悟,都是宝贵的财富。”
沈玥则在艺术治疗中心开设了“生命故事工作坊”,引导患者通过书写和绘画表达自己的经历。很多参与者在记录与分享中找到了治愈的力量。
“这是受爸爸的启,”她对同事们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独特的书,值得被认真书写。”
看到自己的感悟在更广阔的领域产生回响,沈砚舟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中秋前夕,全家决定举办一次特别的“故事之夜”。每个人都要分享一个《织锦》中最打动自己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星宇分享了父亲在基层工作时,如何倾听民众心声的故事:“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沈玥讲述了母亲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往事:“妈妈教会我们,外在的困难不能摧毁内心的光芒。”
陆远航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沈砚舟在部队时的经历:“岳父的故事让我看到,纪律与温情可以完美结合。”
映真则被书中关于婆媳相处的片段深深打动:“从没想过,隔着时空还能从妈妈那里学到这么多。”
最精彩的是孩子们的分享。星澜朗读了自己根据书中故事创作的小诗;思源用积木搭建了故事中的场景;思泉则展示了他绘制的故事插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夜晚,沈家的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流淌着深沉的情感。每个人都在这场分享中,更深地理解了彼此,也更加珍惜这个大家庭。
夜深时分,沈砚舟望着围坐在一起的家人,缓缓说道:
“我曾经以为,写这本回忆录是为了留下些什么。现在才明白,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留下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懂得了彼此,更加珍惜现在。”
这番话道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中秋月圆时,全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那本《织锦》被郑重地放在石桌中央,仿佛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
“爷爷,”星澜依偎在沈砚舟身边,“等我们长大了,也要写自己的《织锦》。”
思源和思泉也凑过来:“我们也要写!”
看着孙辈们认真的小脸,沈砚舟的眼眶湿润了。他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精彩的织锦与他的相连,组成一幅更加壮丽的家族画卷。
月光下,他轻声对孩子们说: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匹织锦,有明快的色彩,也有深沉的色调。重要的是,要用心去织,用爱去绣。这样,当你们的子孙看到这匹织锦时,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温度与深情。”
夜风轻拂,带着桂花的香气。沈砚舟知道,这个夜晚将会被写入家族的记忆,成为《织锦》中崭新的一页。
而更多的故事,还在继续被书写,继续被传承。就像这天上的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但永远照亮着人间,见证着生命的织锦在不断延展,永远绚烂。
喜欢他的指尖江山请大家收藏:dududu他的指尖江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