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他的指尖温热txt全文阅读 > 第82章 春天的新芽长满枝头(第1页)

第82章 春天的新芽长满枝头(第1页)

春节的喜庆还未散去,初春的气息已悄然浸润昆明。老宅院里的香樟树在料峭春寒中顽强地萌出新芽,嫩绿的尖梢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试探着这个世界的温度。

沈砚舟的身体状况如这早春的天气,时好时坏。但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强撑,而是学会了与疾病和平共处。每天清晨,他依然会坐在廊下品茶,只是手中多了一根雕花手杖。

“爷爷,您的手杖真好看。”星澜小心地抚摸着杖身上的花纹。

沈砚舟微微一笑:“这是你爸爸小时候学雕刻时的第一件作品。”

手杖上歪歪扭扭地刻着一棵大树,树下是三个小人。虽然技艺稚嫩,却饱含着儿子对家庭的理解。如今,这件作品成了他每日的倚靠。

二月二,龙抬头。沈家的庭院里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庄重的仪式——沈砚舟要将记录家族故事的责任,正式传递给孙辈。

不是严肃的交接,而是一次温暖的对话。

“澜澜,源儿,泉儿,”沈砚舟将三个孩子叫到身边,手中捧着那本厚重的《织锦》,“从今天起,记录家族故事的任务,就要交给你们了。”

星澜郑重地点头:“爷爷,我会像您一样认真。”

思源拍着小胸脯:“我负责画图!”

思泉轻声说:“我我会好好观察。”

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沈砚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新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还能陪伴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阳光和雨露。

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很快就展现了各自的特色。

星澜继承了爷爷的细腻文笔,开始用诗意的语言记录生活。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日春雨绵绵,爷爷的手杖靠在门边,像在等待下一次出行。思源在搭一座‘记忆桥’,说要连接过去和未来。思泉在观察新芽,他说每片嫩叶都在讲述春天的故事。”

思源则用他充满想象力的画作,为家族故事增添色彩。他画了一棵“故事树”,每一片叶子都代表一个家族故事,树根深深扎入土地,树枝伸向天空。

“根是太爷爷和太奶奶,”他指着画解释,“粗壮的树枝是爷爷和奶奶,这些新长出的枝条是爸爸姑姑和我们。”

最让人意外的是思泉。这个平时安静的孩子,开始用镜头记录生活。沈玥送他的旧相机成了他最珍爱的宝贝,他捕捉爷爷读书时的专注,姐姐写字时的认真,哥哥创作时的热情。

“相机会说话,”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它能把现在的时光留给以后看。”

看着孙辈们以各自的方式接过了传承的使命,沈砚舟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他知道,家族的记忆不会因他的老去而中断,反而会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而更加丰富多彩。

三月初,沈砚舟的体力明显不如从前。但他拒绝整天卧床,而是选择以更温和的方式参与生活。

每天上午精神好的时候,他会给孩子们上一堂“人生课”。不是正襟危坐的讲授,而是随性的聊天。

有一次,他们谈到“变化”。星澜担心地问:“爷爷,如果一切都变了,我们该怎么办?”

沈砚舟指着院中那棵香樟树:“你看这棵树,春天长新叶,秋天落旧叶,年年都在变。但它的根始终在那里,树干始终挺立。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本质。”

这番话深深印在孩子们心中。后来当星澜面对班级调整时,她想起爷爷的话,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当思源的手工作品失败时,他不再气馁,而是像大树一样“重新生长”;当思泉因转学而难过时,他明白“根还在,就能在新地方芽”。

除了言传,沈砚舟更注重身教。即使身体不适,他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即使行动不便,他依然每天整理仪容;即使精力有限,他依然关心着每个家人的近况。

“爷爷在教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星澜在日记中写道。

三月中旬,沈砚舟起了一个特别的项目——“时光胶囊”。他让每个家庭成员选择一样代表当下生活的物品,连同写给未来自己的信,一起埋入院中的香樟树下。

星澜放入了她的第一本诗集手稿;

思源选择了他最满意的木工作品;

思泉放入了他的摄影作品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