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当前新书 > 民间故事青蛇渡(第1页)

民间故事青蛇渡(第1页)

第一章柳溪渡

柳溪渡的老人们总说,那条青蛇是有灵性的。

民国二十三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惊蛰刚过,溪畔的垂柳就抽出了嫩黄的芽。摆渡的老艄公陈老爹蹲在船头抽烟,烟杆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对岸山坡上,沈家大小姐的坟头又冒出了几丛新草,绿得晃眼。

陈老爹,摆一渡。

岸上有人唤。陈老爹抬头,见是镇上药铺的伙计阿福,怀里揣着个油纸包,跑得气喘吁吁。他慢悠悠撑起竹篙,木船咿咿呀呀划过碧绿的溪水,惊起几只白鹭。

这是给沈家奶奶抓的药。阿福把油纸包递过来,说起来,大小姐走了快三年了吧?

陈老爹点点头,望着对岸那座青砖瓦房。沈家曾是镇上的大户,可惜三年前一场瘟疫,沈老爷和沈夫人都去了,只留下独女沈青婉和年迈的奶奶。谁料没过半年,青婉竟在溪边洗衣时失足落水,捞上来时早已没了气息。

怪可惜的。阿福叹了口气,听说大小姐生得极美,还会唱小曲儿呢。

船到岸边,阿福刚要下船,忽然瞥见草丛里有什么东西在动。他定睛一看,竟是一条通体碧绿的青蛇,正盘在一块青石上晒太阳。

嚯,这么大的蛇!阿福吓了一跳。

陈老爹却不慌不忙:别怕,这蛇在这儿好些年了,从不伤人。他望着那条青蛇,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说不定,是来给大小姐守着的呢。

阿福没听懂这话里的深意,匆匆往沈家去了。陈老爹坐在船头,看着那条青蛇慢慢滑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涟漪。他想起三年前那个月夜,青婉也是这样,穿着一身青衣,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溪里。

第二章青衣女

沈奶奶近来总做同一个梦。梦里,青婉穿着那件她最爱的青衣,坐在窗前梳头,梳着梳着,头就变成了绿色的水草,缠住了她的手指。

奶奶,我冷。梦里的青婉总这样说,声音像溪水流过卵石。

沈奶奶醒过来,摸着枕边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青衣,老泪纵横。这件衣服是青婉落水那天穿的,捞上来时还带着水草的腥气。

青婉啊,是奶奶没用,没看好你。她对着衣服喃喃自语。

这天午后,沈奶奶坐在门口晒太阳,忽然看见一个穿青衣的姑娘从溪边走过。那姑娘的背影,像极了青婉。

青婉?沈奶奶颤巍巍地喊了一声。

那姑娘回过头来,眉眼弯弯,竟和青婉生得一般无二。只是她的眼睛格外亮,像浸在水里的墨石。

奶奶,您认错人了。姑娘笑着说,声音清清脆脆的。

沈奶奶愣住了,揉揉眼睛再看,姑娘已经走远了。她心里纳闷,这镇上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个姑娘?

傍晚时分,阿福送药来,沈奶奶把这事跟他说了。阿福想了想说:会不会是邻村的?最近镇上在办庙会,来的外乡人多。

沈奶奶摇摇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夜里,沈奶奶又做了那个梦。这次,青婉没有梳头,而是站在水里,对她说:奶奶,我回来了。

沈奶奶惊醒时,听见窗外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披衣下床,推开窗户一看,月光下,那条常来的青蛇正盘在窗台上,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

是你吗,青婉?沈奶奶轻声问。

青蛇没有动,只是吐了吐信子。

沈奶奶忽然明白了什么,抹了抹眼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转身回屋,拿了个小碟子,倒了些清水放在窗台上。

第二天一早,碟子里的水没了,青蛇也不见了。沈奶奶看着空荡荡的窗台,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第三章庙会

镇上的庙会办得热闹,舞龙舞狮的队伍从街头排到街尾,各种小吃的香气飘得老远。沈奶奶让阿福扶着她去赶庙会,说要给青婉烧点纸钱。

走到半路,沈奶奶又看见那个穿青衣的姑娘。姑娘正站在一个卖糖画的摊子前,看着师傅用糖稀画龙。

姑娘,又见面了。沈奶奶走上前去。

姑娘转过身,笑着说:奶奶好。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沈奶奶问。

我叫阿青,就住在溪边。姑娘说。

沈奶奶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子:姑娘,买串糖葫芦吧。青婉以前最爱吃这个。

阿青接过银子,买了两串糖葫芦,递了一串给沈奶奶:奶奶,您也吃。

沈奶奶咬了一口,酸得眯起了眼睛,眼泪却掉了下来。阿青看着她,眼神里有了几分怜悯。

两人边走边聊,沈奶奶说起青婉小时候的事,阿青听得很认真。走到一座石桥上,沈奶奶忽然指着桥下说:青婉就是在这里落水的。

阿青低头看去,溪水碧绿,水底的卵石隐约可见。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水很冷。

沈奶奶一愣,随即明白了。她拉住阿青的手,那双手冰凉,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

孩子,苦了你了。沈奶奶哽咽着说。

阿青摇摇头,忽然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孩子在溪边玩耍,其中一个小男孩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掉进水里。阿青眼疾手快,伸手一指,水面上忽然泛起一道波纹,像一只无形的手托住了小男孩。

旁边的人都没注意到这诡异的一幕,只有沈奶奶看得清清楚楚。她看着阿青,眼里没有害怕,只有心疼。

第四章蛇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镇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蛇。起初只是几条小蛇,后来竟有碗口粗的大蛇在

喜欢用户oo的新书请大家收藏:dududu用户oo的新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